宫本辉《幻之光》 书中所得27
因为喜欢是枝裕和的电影《幻之光》,所以找来原作,宫本辉的同名小说来看。客观的说,电影基本上还原了小说的内容,只是在具体的音像表现上,显得更温情舒缓一些。也许这就是是枝裕和高超的用光理念和技术,以及配乐者陈明章的如娓娓道来般的音乐,所带来的效果。
当然必须承认,一些文学上的表述优势,电影还是难以完全达到。
一、宫本辉
宫本辉,日本当代作家,1947年3月6日生于兵库县神戶市。毕业于追手门学院大学文学系,1977年以《泥河》获第13届太宰治奖,翌年以《萤川》获第78届芥川龙之介奖,随即罹患肺结核,辗转疗养一年馀。病情痊愈后,更加积极写作,陆续得奖,又以1987年凭《优骏》获第21届吉川英治文学奖、JRA赏马事文化奖。2004年以《有约的冬天》获第54届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2010年以《骸骨楼的庭院》获第13届司马辽太郎奖,同年获秋季紫绶褒章。
至今已有30余部作品,多部并被改编成电影、连续剧、舞台剧,堪称日本国民作家。代表作有《星星的伤心事》、《泥河·萤川·道顿堀川》、《锦绣》、《流转之海》、《多瑙河旅人》、《幻之光》、《天之夜曲》、《月光之东》、《避暑地之猫》、《热闹的天地》、《梦见街》、《优骏》、《流转之海》、《冬日约束》、《二十岁的火影》、《命器》、《堆着书的小船》、《生物们的房间》,《与过路行人》与《主题》等。
宫本辉曾经出版过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录4部短篇小说,分别为《幻之光》、《夜樱》、《蝙蝠》和《卧铺车厢》,均以某种形式的丧失为主题。其中,标题作《幻之光》是宫本辉的著名短篇小说,出版后一再被改拍成同名影视剧,并曾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夺得金奖。
在《幻之光》里,再嫁后过着平稳生活的女主人公,内心里一直在追问已不在人世的前夫,问他究竟为什么扔下自己与幼儿自杀。那种哀痛,恰如日本海黑暗的海面,波涛一浪接一浪拍打而来……
而《夜樱》描写了不可思议的一夜,因事故猝然离世的儿子的房间盛开了艳丽的夜樱……
外界评价宫本辉是正调的日本文学家,古风抒情派作家。丧失与新生、生与死是宫本辉文学世界的一大主题,作者在描述伫立于“死亡”深渊边沿的人们那内心的摇摆的同时,追求的是从彼处返照回来的一线光。
宫本辉说过,就算再悲剧的小说,都要留下一点希望。宫本辉很喜欢写死,死就是等于再生,是一种契机,故事结局就算不圆满不幸福,他还是会留下一点点希望给读者。
宫本辉谈的就是时间的流逝,他的小说经常出现水的意像。而且他的写法很特别,是直线式叙述,但中间插入很多倒叙的部分,他对时间的运用很有趣。
二、一个关于宫本辉的对话
宫本辉小说:不圆满,也要留下希望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07日17:34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0月7日电 马来西亚《星洲日报》刊登文章《日本文坛最会说故事的人──宫本辉》,通过两人对话的方式介绍了这位作家的作品。原文摘录如下:
何宇恒(一位独立电影和广告导演)看书,是系列式的深入钻研,喜欢一个作家,就设法把全集全部啃完,彷佛不进入作家的骨髓不善罢干休。
宫本辉是近年来备受中文读者关注的日本作家,之于何宇恒,宫本辉的古典叙事、内敛美学和情感纠葛,大概跟他喜欢的黑白片一样,悠缓质调中有他关注亲子主题,以及内在深渊的暗黑探照。
何宇恒和叶剑锋(谈话主持)从日本作家的病态美学开始聊,中间插入黑白片莫扎特韩国电影,到最后岔题到国际大事宗教议题鬼故事,这是一场正题以外也异常精彩的对谈。
病态与乐观
何:我第一次接触宫本辉就是看是枝裕和改编的《幻之光》,后来就去找他的小说来看,之前看的都是已经死掉的作家,像川端康成。
叶:川端的创作意图跟宫本辉截然不同,川端在《千羽鹤》写过:“死亡等于拒绝一切理解”,但宫本辉却完全相反。
何:川端描写的都是死亡,他很迷恋死亡。而谷崎润一郎又不一样,我比较欣赏谷崎,因为他都是写性,老年时他还跟朋友换妻,是很奇怪的一个人。他跟川端的美不一样,他喜欢丑陋,他的肉欲世界好像没一回事,其实很变态,比川端还变态。川端的东西很美,但他是个很有趣的人,他不太讲究吃,我后来才知道他经常跑到朋友家吃人家剩下的饭。
叶:川端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何:三岛也认为40岁前自杀最好,40岁之后就太老了,但他四十几岁才死。
叶:我觉得日本已经往生的作家,大部分都还蛮变态的。
何:其实川端和谷崎都是病态。
叶:那你也很极端,你看川端,他的死亡观跟宫本辉完全不一样。
何:宫本辉比较乐观一点,川端比较悲观。我最近重看《萤川》,跟《流转之海》的故事很相似,感觉上《流转之海》是《萤川》的延续篇,格局更大。故事说一个50岁得子的男人,他跟自己说,要待孩子长到20岁才能死。后来我才发现,原来宫本辉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他父亲50岁生他,父亲本来出身名门,后来家道中落,变得很穷。宫本辉的母亲常常酗酒,他不觉得家庭的衰败是因为父亲,而是母亲应该要负更大的责任,母亲过世后,他终于比较能够原谅母亲了。小时候他常常换学校,饱受同学的白眼和欺负,所以他写家庭和父子写得很深刻,因为他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长大。
他是做广告出身的,我也做广告,所以我知道,你要跟一些很无聊的人相处,他后来就精神崩溃了,在家休养一年,他跟妻子说,希望给他一些时间写小说,没想到第一部小说《泥河》就得奖。
叶:我现在看他的小说,觉得他其实很正面。
何:很多搞创作的日本朋友都笑我,他们说50岁的人才看宫本辉,哈哈哈。其实日本年轻人开始慢慢接受宫本辉了,特别是《锦绣》,因为他们觉得,宫本辉跟村上春树很不一样。
叶:随手翻开《锦绣》,发现是很容易阅读的一本书,可是读到后面,我发现应该要放慢速度来看。
何:因为这本书的感情很丰富,又纠缠又复杂。
叶:我后来不甘心,请假在家慢慢看,休假的时候又再一次,总共看了两次。
何:我以前看的时候感觉很强烈,这次再看,因为多活了两三年,又有不同的体会了。
生存和死亡是同一件事
叶:宫本辉说过,就算再悲剧的小说,都要留下一点希望。
何:书中提到莫扎特,我有一个想象。莫扎特的曲子听起来都很开心,但其实很黑暗。他的世界如此开心,是因为底薀是非常悲伤的东西。我在新戏里面用了一首莫扎特,旋律很简单,开始很哀伤,中间很开心,很奇怪的感觉。我觉得莫扎特骨子里还是悲的,他最后一首创作《安魂曲》,就是写给自己的,写到死为止的一首曲子,很好听、很好听。
莫扎特很早死,人家说天才都是很早死的,他3岁就会作曲,我觉得是神找上了他,让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这些音乐都呕出来,把他榨干了就让他死。莫扎特的例子很少见,音乐需要时间的磨练才能达到某种成熟度,很多天才可能很早慧,但少了人生的历练,出来的东西技巧很好但不够成熟,但莫扎特不是这样,他十几岁写的东西已经很厉害了。
以前我练琴的时候很不喜欢莫扎特,他的曲子听起来很简单很清楚,但其实很复杂很难弹,难在它是如此简单,需要非常好的技术。肖邦已经很难了,但却比莫扎特容易。
书中女主角亚纪不是常到莫扎特咖啡厅听音乐吗,听了莫扎特的音乐,亚纪说,“或许生存和死亡是同一件事”。莫扎特不只是写生,他也写死,他写的是另外一个世界。
叶:宫本辉很喜欢写死,死就是等于再生,是一种契机,故事结局就算不圆满不幸福,他还是会留下一点点希望给读者。
何:书中人物的世界其实都很不开心,大家都有挣扎,心里头一直有放不开的东西。以前我不喜欢莫扎特,但现在很喜欢,因为他的音乐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现实世界不是很美满,但莫扎特的音乐很完美,有时候很开朗有时候又掉落谷底,这个世界圆不到的东西,还有另外一个世界。
所以男女主角最后决定不写信了,因为他们都有各自的世界。莫扎特的音乐就是把你带到另一个新的世界。比如说你跟一个女人爱得死去活来,分手了闹自杀,当你放开的时候,那个世界已经过去了,重新生活就是另一个世界。
一天里头有很多的世界,我对物理很有兴趣,我们现处的世界是3D世界,那4D的世界是什么?现在已经发展到9D,我搞不懂那是什么。物理的思考很抽象,但物理其实很直接,摸得到、看得到、感觉得到。我对物理世界很感兴趣,时间让物理世界变得很复杂。
我觉得宫本辉谈的就是时间的流逝,他的小说经常出现水的意像。而且他的写法很特别,是直线式叙述,但中间插入很多倒叙的部分,他对时间的运用很有趣。
三、日本的物哀文化
这是一种来源于日本的文学理念,物哀文化是一种精神上的感受。
“物哀”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即:“世上万事万物的千姿百态,我们看在眼里,听在耳里,身体力行的体验,把这万事万物都放到心中来品味,内心裏把这些事情的情致一一辨清,这就是懂得事物的情致,就是懂得物之哀。”
简单来说,就是一种“真情流露”,与中国的古代诗词中的“托物言志”,“直抒胸臆”等手法相似,比如杜甫那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日本的物哀文化对本土的文学、影视、诗歌等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
1.物哀文化是一种生死观
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日本著名的小说家川端康成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
在渡边淳一的笔下,这样的“死的艺术”也得到了体现。《失乐园》讲述了一对中年男女因婚外恋而双双殉情的故事。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句话,即便是没有读过《人间失格》的小伙伴们,应该都在不同来源,不同的地方里听到过这句话。《人间失格》一书,是太宰治真实心理的完整提现。有人说这是一本致抑书籍,但是日本的物哀文化,恰恰在这本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2.物哀文化是一种审美观
在《雪国》的景物描写中,有许多片段皆与山相关,同时采用冬天作为时间背景,迎面而来的虚无雪景,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用以展现生命的颓败美感。
如《源氏物语》中悲与美的情怀,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中朦胧、含蓄、哀伤之美,是枝裕和《如父如子》中对情感的抉择,人类纠结的内心与儿童的天真烂漫,还有那淡淡的忧伤。
日本人喜爱白色,白色像雪,纯洁而高贵。但雪有藏着寒冷的肃杀之气,也容易消融。
这个从有到无的过程中,本身就蕴含着一种无常的哀感。物哀文化,与日本人的感伤性格非常契合。
日本四周环岛,一直都是一个美丽的国度。有着独一无二的富士雪山,有着清晨朦胧的阳光,有小桥流水,还有曲径通幽。
这类氛围之美,环境之美,以及画师笔下的草长莺飞和作家笔下落英缤纷。这些真实与虚拟的美,就是物哀文化。
“悲与美是相通的”,这是物哀文化强调的重点。比如白雪会消融,满月会变残月,花开也会凋零,这些带着遗憾的美,就是物哀文化的精髓。
附录.物哀论(百度词条)
日本的诗歌多是短歌,日本的音乐旋律单调,日本的舞蹈动作缓慢,日本的绘画很少追求浓艳的色彩……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是日本人的"物哀"情结造成的,你相信吗?
什么是物哀?“物”指自然万物,“哀”即悲哀,睹物伤情、物我同悲是物哀的最直观的理解。中国古诗词中有一些诗句,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无边落木萧萧下”、“昨夜星辰昨夜风”、“平林漠漠烟如织”……都表达了因自然景物而诱发的一种哀伤情绪,与日本的“物哀”十分类似。然而这样理解并不全面。
物哀的含义比悲哀广。叶渭渠指出:“‘物哀'除了作为悲哀、悲伤、悲惨的解释外,还包括哀怜、同情、感动、壮美的意思。”“在美的形态上‘哀'已经不是悲哀的同义语,因而本居宣长(十七世纪日本学者)将这种‘哀'的感动称作‘物哀'。”“对日本文艺中的‘物哀美',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悲哀美'。悲哀只是‘物哀'中的一种情绪,而这种情绪所包含的同情,意味着对他人悲哀的共鸣,乃至对世相悲哀的共鸣。”杨薇指出:“所谓的‘物哀美'即指喜怒哀乐的种种感动和体验,其所展现的是一种哀婉凄清的美感世界。”林林说:“物哀包括对人的感动、对自然的感动和对世相的感动三个层次的结构。”在不同的层次里,物哀可能是悲哀的消解、超越或深化。
物哀比悲哀恬淡。恬淡到什么地步?恬淡到“静寂”、“闲寂”甚至“空寂”的地步。川端康成写《伊豆的舞女》,其中“大学生‘我'与舞女两人邂逅之后,自始至终谁也没有向对方倾吐一句爱慕的话,而彼此对对方的感情又都处于似觉察又非觉察之间。作者有意识地将似爱情而又非爱情的情感色调淡化、‘物哀'化。”叶渭渠说:“物哀作为日本美的先驱,在其发展过程中,自然地形成‘哀'中所蕴含的静寂美的特殊性格,成为‘空寂'的美的底流。”物哀的表现形式若十分强烈,那它就是“悲哀”而不是“物哀”了。
物哀是一种审美意识。川端康成多次强调:“平安朝的‘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悲与美是相通的。”他写《伊豆的舞女》时,把主人公“两人的悲从属于美,又使美制约着悲,淡淡的悲与真实的美交融在一起,创造出一种悲哀美的抒情世界”。叶渭渠指出:“‘物哀'、‘空寂'和‘闲寂'这三种精神相通的特殊形态的艺术美,大大地拓展了日本民族固有的美意识及其表现出来的艺术深度。……日本人对这些特殊美的感受和趣味是相当普遍的,不局限于文学艺术,而是及于生活的各个层面。”“日本国民性的特点……更爱残月、更爱初绽的蓓蕾和散落的花瓣儿,因为他们认为残月、花蕾、花落中潜藏着一种令人怜惜的哀愁情绪,会增加美感。这种无常的哀感和无常的美感,正是日本人的‘物哀美’的真髓。”
物哀是一种生死观。其主体追求“瞬间美”,不惜在美的瞬间“求得永恒的静寂”。川端康成既认为“物哀成为日本美的源流”,也“认为死是最高的艺术,是美的一种表现。……认为艺术的极致就是死灭”。叶渭渠更指出:“日本人的美意识中存在着一种‘瞬间美'的理念,即赞美‘美之短暂'。”古代日本人“更以樱花自比,将那‘瞬间美'的观念转变为视自杀为人生之极点的行为。他们的殉死,其意义也在于追求瞬间的生命的闪光,企图在死灭中求得永恒的静寂”。因此,追求生命的一瞬闪光,是物哀的重要特质。
“物哀的感情是一种超越理性的纯粹精神性的感情”,一定程度上是个体体验,可以意会,难以言传。“‘物哀美'是一种感觉式的美,它不是凭理智、理性来判断,而是靠直觉、靠心来感受,即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的美。”当用“言传”时,物哀不等同于悲哀。而当以“意会”时,它又确实表达了一种隐隐约约的有时甚至是极深极痛的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