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最后十天,任务较多,但也抽空读些闲书。中午拿起了李笑来老师所著的《把时间当作朋友》,读了一半,挺受启发,尤其是他提到的关于每日记录时间开销和做好时间预算的方法,值得尝试。
以下整理了书中部分观点和个人感悟,记录如下:
1.时间管理其实是个伪命题,因为时间始终自顾自地流逝,没有人能够控制乃至管理时间,而我们真正可以管理的是我们自己。
个人感悟:这个世界上最公平的就是时间,我们无法逆转时光,时空穿梭暂时仍然是人类值得期待的梦想。但作为时间长河的一员,我们不能管理时间,却能够优化对于时间的利用,和时间做朋友。
2.人与人之间的差异,除了相貌、身材、出身、财富等,还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心智力量的差异。心智力量的不同,使不同的人面对相同的境时,会产生不同的反映,得到不同的结论,最后作出截然相反的选择。
个人感悟:其实心智力量、心智模式、认知水平、思维层次等概念本质是相通的,通俗来说就是“眼界”。当眼界更开阔,看问题的角度更深,相应做出的选择也更优化。正如徐小平演讲中提到的观点:认知决定选择,选择决定命运。
3.其实兴趣并没有那么重要,往往不是有了兴趣才能做好,而是做好了才有兴趣。
个人感悟:这一点对于可以和激励、引导和成就感等因素挂钩。很多人找借口说没有兴趣,可能是因为没办法把这件事做好,所以兴致不高。而当你在做好了一件事,获得成就感时,兴趣自然产生。这一点同样适用于教育,如何引导孩子把一件事做好,从而培养兴趣,挺关键,否则可能产生逆反。
4.学习方法固然重要,但是比起“用功”来说,方法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所有学习上的成功,都只靠两件事:策略和坚持,而坚持本身就应该是最重要的策略。与其不停地找更好的方法,还不如马上开始行动,省得虚度更多的时间。
个人感悟:作为英语专业出身并从事教育领域的我,对于这点格外感同身受。很多人会问我学好英语的方法是什么,其实所以人都知道,关键在于每日坚持背记单词、练习听力、阅读原版英文文章等,但是多数人从来不行动,或是坚持几天就放弃,然后又投入“寻医问药”之路。倘若没有持之以恒的行动,方法不过是空壳罢了。
5.“推迟满足感”是心智成熟的人必备的能力,也是需要挣扎和锻炼才能习得的能力。
个人感悟:书中举到了经常听说的关于“分糖果”的实验,说明拥有耐心、懂得延迟满足感的人,最终会收获不一样人生。我想“推迟满足感”其实是自律的一种表现形式罢了,只有自律,才能真正自由。
6.基于过程的记录要比基于结果的记录更详尽,这种“事件-时间日志”的记录方法会让你对于时间的感觉越来越精准,从而更容易确定“真正现实可行的目标”。
个人感悟:李笑来以《奇特的一生》这本书为参考,提到详尽记录时间从而精准地感受时间的重要性,可以从今天发开始在日记本里尝试。
7.当我们决心改变的时候,“懒惰”便会指使我们的那个“大脑的自我保护功能”------“遗忘”------起作用,让我们不知不觉停止改变。
个人感悟:这就是我们经常遇见的“三分钟热度”或者是“间歇性踌躇满志”,因此最好现在开始每天记录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始记录自己的时间开销,并使之成为一种习惯,睡前回顾。唯有用正确的方式坚持,才能持续地精进。
方法听了很多,行动方才是关键,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