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觉得,孩子看书应该是在识字以后才进行,幼儿段的孩子读书不叫读书,叫浏览,因为他们不识字呀!怎么读呢?
其实,田妈想说,在学龄前阶段,也就是6岁以前,孩子的读书经验会深深地影响到日后他对文字或是对书的态度,所以,我们很有必要在6岁以前,带着孩子一起共读,好好读书,为将来孩子的独立读书打下坚实的基础。
这就好比运动员若要表现得好,暖身运动很重要,有时甚至暖身都时间比练习的时间长,这是因为运动员要让全身都预备起来,练习的效果才会好,也会降低运动伤害的几率。
有人会说,孩子读书不就是走马观花地翻翻图画,这个过程他真的有思考吗?
答案是有的!
我家孩子现在是2岁多,1岁多的时候,她就会自己独立拿着书本翻来翻去,那时持续时间不长,大概1分钟甚至不到1分钟,但是到现在能够持续阅读的时间增长了一些,大约有5分钟左右了。
我曾经有暗地里观察过她,她会自己拿着绘本又摸又亲又闻的,虽然还不识字,但是一边翻,嘴里还在念念有词,我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发现她把看到的图画内容名称,她的生活经验,感想等等她所了解的东西,都编到了自发性阅读中。
例如,有一次她读的是《小熊宝宝》系列故事中的《谁哭了》,她翻到小兔在哭的画面,就在念叨:妈妈,妈妈,因为有次我们在外散步,遇到一只小小狗不停在叫,我就告诉她,有可能是小狗找不到妈妈了,所以会着急地边叫边找妈妈,所以她觉得故事中的小兔,大概是找不到妈妈,所以难过得哭了吧!
在这个过程中,其实田田是在把她大脑中所储存的经验"调取"出来,放到工作记忆中,用来比对她眼前看到的事物,然后做出判断。
其实,这个过程中有比较、分类和判断,这就是思考力。
当田田阅读书本时,在不同的画面中,又摸又闻又亲时,她在认真观察思考,决定哪张图用手指触摸,哪张图闻一闻,哪张图要亲一亲。
这个过程是她制定行动和执行行动,这就是思考力!
田田买读书本时,会边读边给自己说:妈妈,妈妈,其实,她在脑海中搜寻记忆,她在记住最近和以前发生过的事情,这就是思考力!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低估了孩子们的潜力,任何外来的信息,包括看到的,摸到的,感觉到的……当孩子与它们一一相遇时,他就会尝试将它们引入自己的大脑里比对、组织、分类,推论出那个信息是什么意思,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这样,怎么会不一样呢。
也就是说,孩子会去想––––思考!
虽然说思考是一种自然力量,但是它越练习它的思维也就越灵活。
绘本就可以通过丰富的图画,以最直接的方式将其中的信息传递给孩子,有了丰富的信息,孩子们的大脑才会有材料做出比较、判断、联结和推理这样多样的思考菜肴来。
孩子认真读书的整个过程,就是一个主动的思考进行式,在这主动的过程中,孩子自己决定自己获得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想多少,想多久,又倒回去哪一页,而且这次联想的和下一次的,绝大部分会不同。
所以,我们完全可以说,孩子读书就是在思考,而且越思考,不但技巧越熟练,联想网络越触类旁通,他们自主思考的习惯和信心也越牢固!
让我们一起带孩子捧起书,让孩子爱上读书,播下幸福的智慧种子,静待花开,收获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