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而上学和唯物辩证法在我们生活中一直存在,可以说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矛盾之中,比方说空间某一个点不能同时存在不同的两种物质,但我们又如何知道是否存在三维以外的第四维或是第五维?就像科幻电影里面的两个平行世界。这又将我们至今的认知范围与未知的事实至于矛盾的位置之中,而这种矛盾可能永远无法解决,因为宇宙中的事物永远不能被我们所理解完全,随着新的发现,我们的认知界限又会得到拓展,但又会将仍然的未知事实与我们新的认知置于矛盾中。
我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法的无限循环过程。比方说,物理学家喜欢将事物深入到原子的水平去讨论,认为物体的变化的本质是原子的组合发生了变化,看似这个观点(或者是经过验证的事实)是对唯物辩证法的有力支持,但我们将每个原子看成一个整体,那么一个物体的变化就源于每个整体的增减和组合变化,这又回归到了形而上学,而原子的内部结构的变化又将物体发生变化归因于唯物辩证法中的内部发生改变,以我们现在的认知度还无法轻易得出结论。
如果现在将“矛盾”解释为相反相斥的事物或是概念,那么我们生活中精神的矛盾远远比物质的矛盾值得去深究。人一生的认知过程始终出于矛盾之中,每个人都有一个自我界限,而自我界限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观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一个人从刚出生的时候自我界限是无限大的,他不能辨别自己与世界,认为自己就是世界,到幼年时期,可以说自我界限退到自己所生活的世界,了解到自己与世界万物的区别,但会认为自己无所不能,这也就是他喜欢模仿超级英雄拯救世界的原因。认知伴随着年龄增长,他的自我界限在一步步缩小,这种与幼年自我界限的矛盾会让他产生感到迷茫,因为他知道自己并不是无所不能的,他要为自己重新定位。这就是所谓的青春期,青春期的自我界限缩减到自己一个人。而随着阅历的增长,到了成年人的年龄,他学会了关心身边的人,学会了关心社会,学会了付出与奉献,自我界限也拓展到了身边的人,甚至是到了整个社会。人一生的自我界限都在不断变动中,更不用说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的情感。
不可否认每件事物都有独一无二的特性,简单来说,批量生产的产品除了生产编号不同,其它方面不可能完全一致,说相同只是一个建立在大部分人都能满足于自身认知度的约定俗成。对于抽象的事物,比如烦恼和感情等等,矛盾的特殊性对于一个人的思维能力要求程度非常高,在统筹大局的同时能将细节划分归类然后作出相应的概括。与其赘述事物的特殊性,倒不如谈谈矛盾特殊性背后的连锁性。假设2012来临,所有人都会和我一样死去,我虽然不会开心,但也不会感到难过。但如果死的是我一个人,那么我就会产生不满,我会觉得不公平。但两种不同的情绪反应,面对的是同一个事实:我将要死去。运动矛盾特殊性的理性分析,我们看出了两种情况下的异端,那就是他人的命运,然后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是环境对比让我们对于同一个事实产生了不同的情绪,们同样可以分析两种情绪的矛盾得出人类具有利己心理。而利己心理植根于人类的基因中,因为人类的传承避不开优胜劣汰,而淘汰机制产生于趋于与环境的变化一致的能力的差异,而环境的变化源于宇宙相对有规律的发展…..这只是无数条矛盾连锁中的其中一条,而省略号所代表的无限连锁我们无需过于探究。对于人类“十万个为什么”的探究精神,我认为一万是深度,十是广度。我们敬佩的是某一领域的大师,而不是样样精通却不顶尖的全能者。我认为相对于认知的广度,深度才是境界的尺度。
上面说过,我们生活中对事物特性,也就是通俗的“矛盾”,使用一种能让我们满足的相对模糊的概念来对其描述,比如说当一个人在十度的环境说“冷”和十一度的环境说“冷”我们无法深究“冷”分别到什么程度,也无法找到一个尺度去衡量这种差别,但我们确乐于接受这种说法。我认为是矛盾中的主要矛盾起了作用(这里的主要矛盾是相对于“热”的“冷”)。生活中忽略一些次要矛盾不但对我们无害,反而让我们过得更加轻松。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对于次要矛盾的追求,当然这里的“次要矛盾”偏重于事物的进一步的性质和概念。比方说有一家公司将冰箱成功地销售到了北极,因为冰箱可以防止那里的食物结冰。这证明了比冰箱冷的环境中也可以使用冰箱,我们的意识中冰箱的功能(主要矛盾)就是冷藏食物,但冰箱真正意义上的功能(这里所谓的次要矛盾)却是将食物维持在一定的温度。我们往往被事物所谓的表面特性所蒙蔽,大多时候这是可以接受的,因为不影响我们的生活(销售到北极的冰箱是一个思维创新与市场的开拓),但缺少了这种对事物本质的探究精神,延伸来讲,不懂得转换角度去看问题,我们很难进步。
角度的转换也是狭义矛盾的一个例证。一个人看问题的非物理的真正角度只有自己,不可能真正做到从别人角度去看问题,若有则在心理学上称为“共情”。有一个例子:一家医院的领导要求调查研究病人住院的感受,在调研结束后的会议上,调查小组播了一段十分钟的录像,录像的中镜头对着病房的天花板,一直持续到结束。调研结果简洁明了,录像以病人的角度,让人们亲身体会到住院的感受。这种通过模仿而形成的“移情”作用很好地解决了不同个体站在同一角度看事物的矛盾。同样道理,第一人称视觉的游戏和电影受欢迎的都是源于这种移情带来的体验效果。但我们生活中更多的移情作用是自发的,典型的例子就是当自己在意的人难过的时候自己也跟着难过,这时候的两个人就形成了某种利益交集,即使当事人的利益与另一个人无关,而这种交集的形成正是角度的转换而带来的,或者说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理解和关心”。
矛盾的两方存在一种由量变到质变的界限。政治上,越过三八线哪怕是一毫米也意味着非法入侵;经济上,股份上市公司公众持有股一旦越过百分之二十五,上市公司就要面临停牌的危险;体育上,僵局中的一分领先意味着胜利;来个最简单的生活例子,在常温常压下水的冰点是零度(当然温度是人类自己定义的),达到零度时水就会在固态与液态下发生转换(涉及转换方向还有吸收的温度,不必太苛刻)。上述例子中的界限都是可以衡量的,但生活中有许多方面的矛盾界限是无法划清的。一个人在作出决定前会经过一系列的有意识的无意识的思考和精神矛盾对抗,典型的例子是跳与不跳之间存在着一个界点,而且那个点具有变化性,在生与死之间徘徊,而谈判专家的任务就是就让站在楼顶的那个人的内心不断远离界点。人心是最复杂最难以捉摸的,其实人的精神世界就是矛盾对抗最复杂的地方。心理学的分支不断增加,其实也就是随着心理学领域不断发展,精神世界的面纱被一层层揭开的过程。
“矛盾”这个词若要广义则会非常广义,所以我们应该关注的“矛盾”只限于生活中我们常常所说的那种对抗性的过程。说矛盾是过程是因为矛盾的界限往往是变动的,因为世界每一刻都在发展都在变化。我们知道自己不是世界,因为我们的自我界限在成长过程中已经发展到一种合理的范围,所以我们不可能知道世界的一切。面对着形而上学与唯物辩证的循环,我们的思考范围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因为矛盾没有尽头,广致宇宙以外仍有所谓“外宇宙”,细致每个夸克里面仍有一个世界。我认为对于事物矛盾的探究不必太深入也不必延伸太广。了解事物的矛盾意味着了解主要矛盾还有次要矛盾,也就是事物的本质与细节,生活在“数字化”地球,社会与个人效率讲究的是“快狠准”,其中“准”所指代的逻辑性是感性无法取代的,“我们需要真相”已经成为了一种社会趋势(比如政府透明度的不断增强是群众追求事物真相的结果)。要了解事物,光靠单个角度是不够的,通过手段或是内心的移情作用,我们能从与事物本身相似的角度去观察周围的一切。以人的角度与以一株小草的角度去描述小草眼中的世界,感染力是截然不同的。
最重要的一点,许多矛盾中的界点是不断变化难以捉摸的,尤其是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如何辨别与掌控自己,了解社会了解人生,需要我们对于自身对于世界百态多加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