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眼
当我在图书馆最底排的书架上看到他时,他有点委屈。小小的身子夹在一众高大威猛的书中间,更别说这黑黑的一小个,看起来颇可怜。
直觉让我把他救了出来。
看上去有些年份了。
我手心有些冒汗。
他确实是很老了。
幸好还有层塑料壳子包住他,不然岂不是要烂掉。只是那黑黄色的书页,风烛残年。还有小虫子结的网,脏兮兮,吹都吹不走。翻开,是那种把粘连的东西掀开的声音,呲呲的,哔啵哔啵的。
第二眼。
我习惯性地把书翻到正面。
嗯?黑漆漆的,不对,我拿反了。
赶紧把书翻反过去。
我蹲在图书馆,暗暗的,差点没看到那几个字——“俗语典”。赶紧站起来跑到亮处,三个字周围还有古朴的花纹,想来当年他出世时,也是低调奢华的宠儿,让好些人都爱着他,当做宝贝。花纹和字,我猜应当都是银色的,不然何至于让我一个二十几岁的姑娘都看不清,总不至于我眼睛度数又加深了吧。
翻开。
“胡朴安等编”。
这应当是个有趣的人。莫名有点喜欢他。
“上海书店出版”
想要去看看。
第三眼。
重印前言。
讲了这些——
什么叫俗语。
俗语历史悠久,追根溯源是美好愿望。
俗语寻根,南朝梁代刘霁《释俗语》就已开始。后代考证学者却失了前人“博涉多通”的德行,著书内容分散不完备。现代语言文字学者胡朴安著成《俗语典》一书。
寻根之书,原版难觅,用1922年上海广益书局原版影印重版。内容虽有封建迷信俗语,但使用者多为专业师生,故不删改。
“本书是在胡朴安主持下由一个家庭小集体协作编辑的产物。参加工作者有其三弟文学家胡怀琛(一八八六——一九三八),其夫人朱昭(一八九〇——一九六六),其女国画家胡渊(前妻所生,一九〇一——一九二六),其长兄之子道吉(一八九四——一九五八左右)与道和(一九〇三——一九五八左右)。”
!!!!!!!!!!!!!!
内心除了惊呆就是惊呆,我现在对他们一家人都是敬服的!我觉得我要去百度一下这一家大师级人物了。
之后还有写此书较其他书优点在于收录很多没有过的俗语,举例如“良医之门多病人”“欲人不知莫若不为”“共君一夜话,胜读十年书”等。
落款“上海书店,一九八三年四月”
第四眼。
《俗语典序》
如下。
《俗语典序一》
如下。
《俗语典序二》
《俗语典例言》
全书分为十二集,以十二地支命名,每集分部按照康熙字典编排,每部按照笔画多少排列。每句俗语按照第一个字编排分别归部。
里面有一句话“然有一俗语必举一书惟一夫一妻条……”
你看这个人啊,多有意思,把举例比作夫妻,严谨中又透露出幽默。
心中欢喜极了。下面是目录截图。
你看他们一家子。空白处还有画,应该是他女儿所画。这其中的温馨可爱竟然让我在寒冷的图书馆里生出许多温暖。
最后一眼。
突然有种冲动,想问阿姨可不可以卖。我这私念竟然又起了,不过还是留在这里吧,供后人赏阅。
轻拭灰尘,放好。
离开。
2017.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