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书籍让人免于愚昧,而文艺作品则使人摆脱粗鄙;对真正的教育和对人们的幸福来说,二者同样的有益和必要。”——车尔尼雪夫斯基
编辑搜图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我们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焦虑,渴望快速阅读和高效学习,但总感觉时间不够用,毕竟一年只有365天,好书却是无穷尽。所以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尤其需要提高自己选书的能力。
社交平台上最近流行一句话,“进我的收藏夹吃灰去吧!”常见场景是B站干货型视频的弹幕、公众号各种书单推荐类文章的评论等。
收藏了书单并不意味着读了书,把书单里的书都买回来也不意味着书里的知识进了脑,粗浅地读了一部分,那这些书依然没有在你这儿实现他们的价值。
为什么读不完?因为别人推荐的书单并不一定适合我们。
选书其实是每个人自己的事情,索要书单,在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做了无用功。
从某个层面来说,选书也是一种能力。你读过的书越多,选书的眼光往往就会越好,选出来的书就越适合当下的自己。那么,我们该如何选出“对”的书呢?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解决问题的效果
怎么判断一本书解决问题的效果呢?你可以翻开这本书的目录,大致浏览一遍,了解书的大概内容,然后问自己6个问题:
这本书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
它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
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者思路适用于哪种类型的问题?
这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什么样的利弊?
只能从这几个维度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吗?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解决同类型的问题?
知识迁移角度
当你看过的书多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你会发现书与书之间是存在联系的,没有任何一本书中的思想或者知识是完全独立存在的。不可否认,书是作者智慧的结晶,但同时,它也建立在很多其他相关的知识体系上,作者在写书的过程中总是有意识或者无意识地对存在于他头脑中的知识进行深度加工或者延伸拓展。
如果你能把这本书中的知识点与你的“记忆仓库”中已有的知识点相关联,你的大脑皮层中与这个知识点相关的沟回和褶皱就会增加,你对于这个知识点的记忆就会更加深刻。
当你看到一本书时,你要思考:这本书中的知识点有哪些是你可以用得上的?这些你能应用的知识点可以迁移到你工作、生活的哪些场景?
你能想到的应用场景越多,你对这个知识运用得越好,当然你和它之间的高频互动也就越多。
同行角度
所谓同行角度就是站在这本书的作者同行的专业角度重新审视这本书。为什么要从同行角度来看呢?在商业市场,对于一个新产品能否取得成功,投资人的意见往往是靠不住的,消费者调查得出的结论也一样靠不住。原因是这两个群体都太重视过往经验了,而过往经验预测的准确率并不高。相对而言,最准确的预测来源于同行,因为同行才是对行业趋势最敏感、对专业判断最准确的人。
选书其实也一样,我们不仅要关注序言、导读和后记,还要看看书评,尤其是看看与这本书的作者同行业或同领域或同专业的人是如何评价这本书的?他们是否认可作者的观点?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从同行的角度来看一本书有没有必要阅读,就相当于评价这本书的作者在其行业中的社会地位。
时间跨度
这个维度涉及两条时间线,一个是书本身的时间线,一个是你自己的时间线。
对于书本身的时间线,你需要了解:
这本书是什么时候出版的?
书中有多少内容受到了时代背景的影响?
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书中给出的一些理念和方法是否还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对于你自己的时间线,你需要了解:
当下,适合我读的书是哪一类?
一年之后,适合我读的书又是哪一类?
五年以后,我会喜欢阅读哪一类书?
十年之后,对自己来说,什么类型的书最重要?
这是一种“活在未来”的思考问题模式。
你会发现,不同的时间段,你喜欢阅读的书、适合你阅读的书、能给你带来能量的书是不一样的。
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18字)
影响范围
一本好书不会只在一个领域产生影响,也不会只有一种类型的读者。你可以搜索看看,凡是经典的好书必然会突破行业的限制、突破时间的跨度、突破区域的圈子,在更广、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力。
很多时候,一本书的影响范围体现在作者的影响力层面,而作者的影响力,归根结底是作者思想的影响力。能对更大范围的人产生思想冲击的书,能让更多不同领域的人产生颅内高潮的书,是非常值得一看的。看这类书,一方面,可以探索出作者的思考路径和思维模式,另一方面,也可以学习到牛人是如何通过有效表达来影响众人的。
很多优秀的作者都不会只写一本书,如果你看完某本书之后,觉得本书作者的思想很有价值,思考问题的角度独树一帜,思维方式很值得借鉴学习,你可以找出他写的其他相关书籍来阅读。
大脑对历经苦难获得的东西更加珍惜,所以我们更要挑选值得的书籍去磨练它,不要让它白白受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