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的来说:产品创造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
链接有三个层次,人与人(移动互联网)、人与物(智能设备)和物与物(物联网)。目前我们处在实现物联网的初步阶段,物与物之间之间的连接多了一个人(比如小米手机、小米电视、小米手环等实现了物物链接,但任然需要人通过手机操控),而没有实现物体之间的自网路,该网络不需要人,只需要遵从人们下达的准则,或者大数据采集到的行为数据。
从产品功能的角度看,现在的手环仅仅一些功能,甚至只有一到两个点的功能,而且解决的不是痛点需求,很鸡肋的产品,我买了小米手环 完全是因为它的震动闹钟功能,但未来正变的越来越复杂。
看看手机的发展史可见一斑,从最初单纯拥有核心功能拨打电话,发展到有短信,然后到有网络,最后发展每一个手机都有上千个功能,成了人与万物链接的入口。
正如我们现在看到的一样,现在只需要很少的传感器和接口就可以单独做成一个产品,以手环为例,试想以后你的手环上的传感器会非常多,这些传感器协同运作,很多功能你可以让客户选择,比如我只要闹钟或者手机通知等。我可以不同场景下匹配不同的功能,比如健身模式,激活包括游泳、跑步等运动场景下的传感器,实现专业的跟踪记录,因此手环具有了运动模式、工作模式和休闲模式等。
科技的发展特点是基于现有的技术正反馈的加速发展。当得知科技和背包结合后,接下来的结合效率和程度会越来越深刻,功能会越来越多;比如下图,刚开始只是这个设计美观舒适;慢慢的背包与科技结合了,可以根据装载的不同的重量,背包上不同颜色的色块被点亮,显示你的负荷程度;再到可以提前计划背包里面要装什么东西,然后背包可以识别物品,一旦没带会及时提醒。(我们甚至可以加入社交的功能,比如提前在软件端输入自己年龄、星座、恋爱选择等问题,当具有相同特点的人遇到一起的时候,背包会同时变成粉红色等);
最终拥有人工智能之后,直接根据你背包带的东西变成不同的外形,有点钢铁侠的味道。当然这一切都是表面,技术的发展会让背包具备越来越多的功能。
最后随着技术经验的积累(功能的进化)和对客户需求的把握,越来越多的功能自动连接(比如物联网,物物连接)类似于人的神经元一样,我们产生行为是两个不同神经元协调作用的结果,当识别到不同场景的时候,程序会调动不同传传感器让它们自动连接在一起,核心的功能逐渐发展成类似于直觉一样的基本功能,隐藏在复杂的硬件设计之下,回归简单。
** 现在的简单在于智能设备刚刚起步不久,爆点给力的产品不多,倘若各个细分产品都出现了类似于微信和苹果这样的巨头,那么你生产的产品必须有模块和这些巨头对接,这样就会变得复杂了,比如软件端我要和微博微信以及未来的种种繁多的软件对接;硬件上你要和无线充电平台对接、苹果手机对接、安卓手机对接、智能手环对接、智能项链对接等等,你会发现制作产品的门槛越来越高。**
另外众筹是个伟大的创举!
SO JUST DO 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