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往事(其三)《家·年·華》

图片发自简书App

童年往事(其三)《家·年·华》

      前些日子,老母亲打电话唠家常时突然提到,要将先父的祭日,自大年初一改为腊月初一,也就是父亲的生辰那日。

      转眼父亲去世已近一年了。

      回想去年大年三十,正与一众好友推杯换盏、共渡新春之时,突然接到远在大洋彼岸的电话。家弟用冷静但低沉的语气说,要做好心理准备,父亲已在重症室被抢救——这突如其来的噩耗不啻晴天霹雳。我几天前才与他视频通话,彼时他如平时一般精神奕奕,我还曾约他开春时前来我处,盖因有位朋友请他教一些老年人免费学书法。他当时欣然应允,并因可发挥余热而颇喜,谁知仅隔数日,竟至如此呢!

      父亲终未等及再与我相见,便于今年大年初一溘然长逝了。我自多伦多连夜赶回故土,跪在灵棚中守孝。夜间山上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黄土岭上呜咽而过,引魂灯明灭不定,映得棚内昏黄如哭。只有远处不时响起的鞭炮声带着一丝喜气,叫帐中悲人想起这尚是在举国欢庆、阖家团圆的节日里;而因想及此,不由更悲。白日里的杂乱热闹早已过去,夜间冷寂不堪,偶尔有远道的亲属晚来吊唁,帐外不出五服的堂叔父便揣着手端于胸前,仰头高声唱名:“侄吴某某到,唱客——”顿时,前帐儿子女婿磕头拜谢,后帐男亲女眷则顿时开嗓哭丧,哀哀的腔调一声声此起彼伏,将夜间沉寂的太行山脉染上一片化不开的愁色。

      那一腔长长的唱客声,竟叫我哀思飞远,想起小时随父母归乡过年时的情景来。

      那时祖父已仙去,祖母尚在人世,与一亲戚共居于老宅之中。老宅约起于六七十年代,应是在旧址上,重盖的新式青砖窑洞房。一排五屋的大房,在村中最平整的高岭上坐北朝南,在一众土窑、土房之间显得气度雍容、庄严气派。所谓“双扇为门,单扇为户”,除了铺着黑瓦、带着挑檐的双扇正门,这里还有侧门、后门,院子还铺了青砖路,墙角种了几株早桃,阳春时会有满枝的繁花,映着青砖大房,青砖围墙,黑瓦墙檐,在许多人家还在住着窑洞的当年,俨然乡中大户风范。

      房间够多,除堂屋外,父亲四兄弟一人一间,这便可理解为何老时候兄弟不分家时,多以“房”为称。我家是“三房”。和其他房间一样,深深的窑洞式房间顶极高,深邃的甬道式的房间中间隔以半高的砖墙,前厅后卧,冬暖夏凉。墙上贴着许多“工农同唱丰收歌”、“步调一致才能胜利”之类的宣传画以及用红漆写了“恭贺新婚”字样的几面镜子;镜子下八仙桌上放着盛了茶水、热气腾腾的白色搪瓷茶缸——据说这也是父母的新婚贺礼;连同卧室里的床、床头上摆放的大柜子,都是父母新婚时时的产物,直到现在都还留着。

      这当年气派的房子,现在在一群乡村别墅间已毫不显眼了,但那不凡的气度却隐隐还在。虽只有在年节归乡居住于此,但平日里有堂叔打理,收拾的干净整洁。父亲四兄弟生于斯长于斯,他们的骨血都是源于此处的,亲朋旧故极多——这也是为何父亲在世时曾多次言及若他西归,必然要叶落归根的原因。几十年的城市生活依旧叫他觉得孤独,他骨头里的乡土文墨与都市里的钢筋水泥格格不入,便捷与摩登抵不过生命开始前二十年的艰辛与温暖。年年岁岁,只要是大节气,他是必会带着全家归乡的,更不要说春节这样一个对中国人来说最重要的日子了。

      由于吴氏宗族庞大,支系繁多,每至年节,亲戚们往来不休,需得数十日,来往方休。年底四位游子尽皆归家,个个拖家带口,所需口粮惊人;前来拜年的亲朋众多,皆需款待;并另需制年货赠与亲友——宅内的小厨房显然无法承担如此重任,于是便需要在院中起两个临时的灶台。

      由于大伯父、二伯父、父亲及叔父都离家多年、定居他乡,这些年节琐事向来由堂叔父、堂兄弟们来做。过了小年,堂叔伯们便在宽阔的大院中挖两个半米见方、一尺来深的灶坑,再用砖和以黄泥垒起一尺多高,烧上两把火,这临时的灶台便不惧雨雪,坚不可摧了。

      起好灶台,便开始蒸炸年货。天刚蒙蒙亮,原处的丘陵还都模糊的时候,婶娘们就笑嚷着涌进院子来了。她们脱了外袄,只穿着枣红色的厚毛衣,配上自家做的棉坎肩,干起活来麻利且御寒。这个卷起毛衣袖子,用不知哪个年代的、有着隐约图案的大瓷盆和着面,啪叽啪叽的甩面声响彻整个院子;那个盘起长发,从井中打出冒着丝丝蒸汽的水,再哗啦一声把那水倒入灶台旁陈旧的大水缸里;还有的厨艺过人,负责调料、煮炸,做出的食物香飘十里,想想都叫人口舌生津。

      作为尚在襁褓时就已离开祖宅的我,这些事情都是让我感到无比新奇而充满乐趣的。其中我最喜欢的事,莫过于坐着父亲亲手刨制的小板凳,守着灶台,一边不时添柴,一看着婶娘们捏面点了。她们个个都有一双巧手,飞快地把面点盘成各种花样:双花、三瓣桃、四心卷、五瓣梅……甚至还有婶娘能做出层层叠叠的、由数不清的花瓣组成的超大面点,实在令人惊叹。即使是最普通的馒头,也被心灵手巧的妇人们团的状如圆丘,不管从哪个角度望去,个个大小均一,完美无瑕。

      盘好花色,再向花心中插入洗好的大枣。枣子需得是今年的新枣晒出的枣干,不仅不能有虫心,还需品相上佳,所谓“歪瓜裂枣”是决计不可以的;倘若用了劣枣或坏枣,被人一口咬出满嘴枣虫来,那是会惹人耻笑、极丢人的事。上好的枣子,经过采摘、晾晒、挑选、淘洗,现在终于寻到它此生的归宿。它身材干瘪,颜色枯陈,静静待在米黄色的、发好的面点中,等待上笼。然而,待它吸收了足够的水汽与火精,便会重新变得色泽艳丽、饱满诱人。白如云朵般的面点上,那枣子润如红玉,看起来就叫人食欲大增。趁热咬一口,面点暄软,枣子甜糯,入口喷香,实在是人间美味——这便是北方出名的面食“枣花馒头”了。

      在诸多的面点中,最吸引人的除了枣花馒头,还有白面捏出的寿桃、玉兔、刺猬以及玉米面做出的金猴、金猪等动物面点。这些面点被捏得个个惟妙惟肖,生动可爱,最得孩子们的喜爱。每每到出笼之时,孩子们都会围在一处,瞪大眼睛盯着那热气腾腾、三尺见方、多达数层、一人多高的大蒸笼,充满希冀的期待着开笼。

      只见两位力大的叔伯手上缠着毛巾,举着笼壁上的把手,各站一边。随着其中一个高唱着:“出笼喽——”,在氤氲的热气与香气中,上三笼的面点、中三笼的酥肉、红烧肉等肉食、底笼里的鸡鸭、猪头肉一一登场,引起在场的孩子们的阵阵欢呼和口水声。

      开了笼,要趁热把面点从笼布上揭下,放到馍框中,才不会粘连。这能把人烫地手通红的活儿是我的最爱。待干完活儿,馒头凉些,要拿去上贡时,准备贡品的妇人就会喊骂:“哪个死孩子又把馍上的枣花给扣掉了?”——偷吃馒头上的熟枣这事儿我干了好些年,从未被人发现过,现在想起竟有些小小地遗憾。

      除了面点,要准备的年货还有许多老宅里要从腊月中忙到大年三十。我往往在小年后被送回老宅,自记事起历经数次这样的大场面,对各种流程也算熟悉,常年做“二添柴手”,于添柴加火一道可谓经验老道,实践丰富;然而于捏面点、宰鸡鸭、炸丸子、蒸酥肉等一系列功夫却一窍不通,以致如今年长,为人父母,想要做些家乡美食,却无从下手,只能靠描述去缅怀,心中颇为遗憾。

      匆匆忙忙准备好年货,年也便匆忙地赶到了。大年夜里,阖家拜了神明祖宗、吃了饺子、放过鞭炮,大人们坐在一处闲聊守岁,孩子们则怀着紧张而兴奋的心情等着大年初一的到来。

      初一大早,不用父母叫,孩子们就会一骨碌爬起来,急忙穿好袄子,胡乱抹一把脸,就跑到堂屋去给祖母拜年。天边才泛起鱼肚白堂屋里的电灯已关了,等祖母“咯吱”一声开了堂屋的门,孩子们会一窝蜂似的挤进去,嚷嚷着“初一啦!拜年啦!”口里说着吉祥话,轮番给家神、祖宗、祖母磕头。香案上供的香烛映着门上的门神、堂上的菩萨像、曾祖和祖父的遗像及牌位,他们笑容慈和,透过相纸凝望着自己的血脉后辈个个聪明活泼,家中热闹非凡,再加上节间每日丰盛的贡品,想必心中很是愉悦。

      大家伙儿拜了神明、祭了祖宗,放完开门炮,匆忙吃了早饭,孩子们拿着红包开心地闹着去买鞭炮、放鞭炮了,而叔伯、婶娘们,以及年长的堂兄、堂姐们,则开始紧张地忙碌起来。来拜年的亲戚们很快就会到,许多人亲戚多,路程远,为了今日多赶去几家,都起了个大早,饭都没吃;还有些必然会留下来吃午酒的;来的晚的,晚宴必不可少。前些日子准备的各种食物,大半是为了此时准备的。

      从清晨大约八点开始,亲戚们就开始陆续到了。他们往往是年轻的小辈,手中提着四色礼,糖色的糖果子、白色枣花儿馒头、红色苹果,外加一条肉,手头拮据的或会备上斤把馓子或自家做的糖饼子。也有家境不错、在供销社买烟买酒的,营业员会帮你把这些年货用草纸包好,将一张正方形红纸放在上方,再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系好细麻绳——这礼物就已颇拿的出手了。

      年轻的小辈们三五成行,或提着年礼,或挎着盖着红布的篮子,有说有笑的顺着羊肠小道翻山越岭,原本艰辛的路途也在这说笑声中显得轻松而快乐。如在村口遇见了,大伙儿会热情地相互问候,再结伴穿过一个个贴着红对联的院落或窑洞,忽而上坡,忽而下坡,走过大半个村子,待看到两棵虽已叶落、但枝干苍劲如虬的老柿树,以及树下香火缭绕的土地神庙,那后面便是老宅了。

      进了门,主人家、本家及来的更早的亲朋纷纷打招呼,呈上一碗热腾腾的糖水荷包蛋,就着枣花馒头就是一顿简单的迎客餐。正式的餐要等到中午,四凉八热加上一甜一咸两个汤,配上乡间自酿的素酒,就是一顿上好的宴席了。席上大家推杯换盏,好不热闹,往往到夜间,都不会结束。

      那时祖父过世不久,每逢年节市里、省里经常“来人”探望祖母。这些人往往坐着轿车,带着司机,通文墨、懂史哲,与父亲四兄弟在一处探讨书法文学乃至国家大事,也常与当时就职于二炮、正在组建研究生学院的大伯父讨论军事问题。有时则一群人拿着祖父的习字品評赞叹,或一房一房看过去品对联——父亲四兄弟个个写得一手好字,写得好文章。但這些都是孩子们不感兴趣的东西,每次被父母喊过去叫人,我都敷衍了事,心里只盼着赶紧去找刚认识的小伙伴去早已废弃的老窑洞中探险。平时大人管的严,如今对疯玩儿的娃儿们,父母们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过分,尽随了我们的意。孩子们满山岭疯跑,捧着馒头摔着鞭炮,别提有多惬意了。那充满活力、无所畏惧的肆意的笑声,让原本就热闹非凡的院落更加热闹了。这样的热闹往往会持续到初十,这期间,一贯严肃的祖母脸上也是带了笑的,看着儿孙满堂,她的心想必也是满满的罢。


      然而随着祖母去世,这样的热闹许久不曾有了,没想到我二三十年来唯一的一次再次重温这样的热闹竟然是在父亲的葬礼上。小时候,曾认为父母会永远不老,自己和弟弟永远不会长大,我的小小的家永远会幸福久远,这样热闹的过新春也会一直持续下去;可转眼间,年华似水流去,现如今我已与父亲天人永隔,坚强能干的母亲已然满头白发,弟弟也早已成家立业。而我这不孝子,则远在天涯,四海为家,如今连春节也过得粗糙不堪。

        记得彼时父亲葬礼完毕,我独在寥落而整洁的老院中怅然四顾——人面早已不在,连老宅院中墙角那几株桃花也悄然不知所踪。苍茫天地之间,唯余群山依旧,春风如初。

(老墨 戊戌年冬月十一于多伦多)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9,393评论 5 46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3,790评论 2 37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6,391评论 0 33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3,703评论 1 270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2,613评论 5 35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003评论 1 27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507评论 3 39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158评论 0 25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300评论 1 29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256评论 2 31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274评论 1 32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984评论 3 31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569评论 3 303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662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899评论 1 255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2,268评论 2 34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1,840评论 2 339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