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周都在接受科技与技术的浸润。上周带孩子班去科学博物馆做风筝,跟小朋友们一起接受了一次科普教育。小朋友们的想象力正如科博展览的主题一样“不可限量”。
他们从孩童的视角看科博的展览,认知世界。古代人们如何丈量世界?如何看世界?如何测重量?如何测长度?“天平就像跷跷板一样好玩,滴漏就像一层层台阶一样。古代的尺子是木头的,上面还刻着各种动物,特别漂亮!”我们需要讲解才能明白的事物,小朋友们描述得更为生动有趣。
今天中午,在范老师的邀请下,又一次在科博接受了一次艺术的熏陶。
“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照在了每一个学生的脸上。这是60年代我还在清华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说的此句话,此情此景又触发了我对当年生活的回忆”。清华土木建筑系老校友清华大学顾问教授、著名铜镜收藏研究专家王纲怀先生的一句话让大家瞬间感动,奏响了本场音乐会的最强音。
中央音乐学院的同学们通过不同乐器的演奏和导赏,让大家在欣赏音乐的同时,还了解了每件乐器的来历、构造、特点等。价格昂贵的竖琴,需手脚和谐并用才能演奏出最美的曲目,因为搬运不便、造价昂贵没有被更广泛地普及,同学的介绍让我第一次认识了这架一米多高、音质纯美、气质高雅的乐器。
几位少数民族同学的合奏更是美妙绝伦,藏族女孩用藏语和汉语边唱边舞《北京的金山上》,将藏族儿女能歌善舞的天赋充分展现。蒙古族男孩则用马头琴和呼麦演奏《草原之歌》。口腔里唇、齿、喉、舌咽五个部位同时动用,演奏出了二重唱,低音部位基础音模仿牛叫声,中音部分则模仿羊叫声,演奏的时候,整个草原整个故乡都来到了眼前,让我领略到口腔就是一部乐器的艺术奥妙。
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短暂,接近尾声时,范老师号召大家全体合影留念,每次总是仪式感满满。这次仪式感更是完美至极,王纲怀教授现场号召大家一起同唱《我和我的祖国》,欣赏完音乐会,我们听众也一起来到舞台当一次主角,跟着王教授的节奏,齐声合唱,简直太开心了!
活动结束,一路跟同行的故宫最美志愿者曹敏丽老师回味刚才的场景。通过查阅资料得知,王纲怀教授不仅为清华大学捐献300多面铜镜,还为复旦大学博物馆等地都捐献过。
每一面古代铜镜的背后,都刻着不同的文化密码。古代铜镜是国家和民族的名片,方寸之间涵盖了历史、考古、铸造、美学、文学、书法、绘画、数理等各个领域的诸多信息。
王纲怀教授1964年自清华大学土木建筑系毕业后,长期从事工程设计、水质处理、环境保护、国土整治、科技咨询、发展战略等领域有关工作。2000年前退休后,他将全部精力投入到中国古代铜镜的收藏与研究,23年的时间里他已出版铜镜专著30余本,有学者总结说:王纲怀先生至少在四个方面为中国铜镜的研究做出了较为重要的贡献:一是提出“单位面积重量(m 值)”的概念,将过去用“轻薄”“厚重”等感性的描述语汇进行了量化;二是进一步细化秦镜分期的标准,详尽到铜镜的镜钮、边缘等每一个参数的演变规律;三是系统研究汉镜铭文的内容与书体演变;四是全面收集考古出土与私人收藏家的铜镜资料,为学者们的深入研究提供资料基础。王教授跨领域做学问,把学问做到了专业极致,这种精神何等钦佩!
范老师介绍王教授本人并非家缠万贯,任何一件铜镜古董都价值不菲,但他都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搜藏与研究贡献给了国家,留给了世人,他的这种精神正如一面面铜镜一样闪光发亮,他捐献给国家的每一面铜镜都写满了他的故事。
在路口跟曹老师等校车的时候,我们把随手带的包搁在一辆电动车后座上,继续意犹未尽地聊王纲怀的故事。“你们说的搜藏家是王纲怀老师吧?”电动车的主人——一位女老师来了,她边推电动车边问我们。“对对对,您也认识王教授?”“我们刚为王教授做了一期专访,刚出版,我给你们拿本杂志去!”原来老师是校友编辑部的黄老师,她转身回办公室取了三本杂志出来。“王纲怀:西汉镜铭见清华”,刊登在《水木清华》杂志54页的文章介绍的就是王纲怀教授的文章。真是太有缘了,我们聊天竟然又找到了共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