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位“1”
单位“1”是一个重要概念,正确理解单位“1”是准确理解分数意义的前提。从四年级的分数学习反观一年级学习“数的品质”,才更深刻明白什么是“1”。
一个物体可以用1表示。“45个人能用1表示吗”,四年级学生从整体到部分,又回到整体,重新认识整体,运用整体的眼光认识事物。从而让学生对1有了新的认识,不仅能表示一个物体,还能表示一些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单位1”。
三种不同颜色的圆片:2个红色圆片表示“1”,4个黄色圆片表示“1”时,8个蓝色圆片也表示“1”。把“1”作为一个单位度量标准,因为单位度量标准“1”不同,所以结果不同。
二、乘法的意义在分数中的拓展:几分之几个单位“1”(单位“1”的几分之几)
如果我们要说单位“1”的1/6,如何让孩子构建出算式是:单位“1”x1/6?
这里需要用整数乘法作一个类比:
一开始构建的乘法的意义是:相同数累加,完整表述应该是:相同的“单位数”累加了几次,即为几个“单位数”。引入分数后,就不能说累加了1/6次,只能用图形呈现1/6个“单位数”,才能理解。
对比1/6x6与6x1/6,加深理解。
画图:
6x1/6比1/6x6理解困难,因为6x1/6中先要把6看成整体单位“1”来平分,平分出来的数又变成了自然数(整数1的抽象计数)与分子相乘,这其中有不同意义的“1”的转换。
实际应用题:
1.小明买了6个苹果,计划每天吃掉1/6,小明每天吃几个苹果?
(单位“1”是6个苹果)
6x1/6=1(个)
答:小明每天吃1个苹果。
(分数本身有除法含义,孩子在计算时,常用6÷6=1来算。)
2.小明把苹果切小,每小块是1/6个,小明吃了6小块,小明吃了多少苹果?
(单位“1”是1个苹果)
1/6x6=1(个)
答:小明吃了1个苹果。
数学算式抽象:
先从整数搭桥过渡:
将来学习分数x分数时,除了图形直观呈现,在数感上有意识:分母是平分的份数,内含有除数的意味;分子表示取了几个分数单位,本质上并不是被分的那个整体。有孩子在这里也会混乱,其中还有个细节的转换(一个饼的2/3和两个饼的1/3,虽然数值一样,却是不同的实操经验)。在抽象计算时为了方便,分子在数值上都可以看成一个整数,和整数的运算一样。一条分数线可以看成是除号的简写。
写出来简单,计算规则也好记。孩子从具像到抽象,每一步要走得自信而坚定,理解起来是不容易的。要让孩子的计算充满安全感,我们慢一点,再慢一点。
急功近利,追求分数,只是套用公式和计算规则,当然可以计算并得分,但内心踏实吗?倘若孩子还有些心虚不安,我们却还用高分给予肯定和鼓励,不是教育孩子做人虚假吗?越做越虚,越学越假。虚则弱,诚则实。充实之谓美。我们要学做踏实的人,不做假人。
四年级的孩子混乱,就是他们正在经历分离的过程,内心渴望成为个体的刺激与挑战,又渴望回到整体的安全。一步一步试探,慢一点,稳一点,孩子一定有内趋向前发展的动力。
我们教师教学研究的意义:基于知识点的教与授,老师与孩子发生心魂的摩擦与互动,将此鲜活的所感所悟所惑,带到教研会与大家分享讨论,激发,正是这样的劳其筋骨,苦其心志的摸石头过河的不确定性,给我们带来精神的感动,惊喜和满足,带我们体悟“不可道”,滋养我们的心灵。知识点教与学只是渡老师和孩子的舟,更重要的是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人不同,孩子不同,每个人摸到的石头也不同,自己的石头还得自己摸着走。孩子,老师,我们,彼此接纳,帮助,互相扶持,都是摸石头过河的珍贵道友。
教师教研会议,让我们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