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洞见】节日是一个民族约定俗成的传统,是集中释放和表达某种情感的自我平衡机制,是祖先留给后人的一种自我调适的智慧。
清明节的主题是扫墓和祭祖,旨在释放和表达对已经逝去的亲人和先祖的思念、敬意和祈祷,通过约定俗成的仪式,在内心深处与自己的祖先建立起心理能量的链接,达到自我催眠和自我暗示的效果,从而强化自己的内心和增强家族的凝聚力。
孔子一生虽然“不语怪力乱神”、“敬鬼神而远之”,但他仍然主张“祭神如神在”。祭祀活动的核心在于内心的肃穆和虔诚,心诚则灵。
【理解】鬼神有吗?以前我不相信有,现在我开始相信了。因为有太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祖先的亡灵有吗?我相信也是有的。只是他们在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而已。但是我认为放鞭炮,献花,上香是一种形式,但这种形式也有它存在的必要。各人索取罢了。这让我想起了一部电影,叫做《?》,那部电影讲诉的就是小男孩因为去世爷爷的精神鼓励,最终达到梦想的故事。其实最重要的还是心要诚,对梦想的诚,对亲人的诚。我认为去世的人放在心里。而身边的人要放在行动上。多说好话,多做好事,善待身边的人。
祭祖,是一种我自调试的智慧和自我平衡的心理机制。通过各种方法达到自我催眠和自我暗示的效果,其关键点在于心诚。做任何事,心诚则灵。如《康诰》日:如保赤子,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未有学养子而后嫁者也。
【诗】
《五律·蝶》 ——雪中人
娇娥比翼飞,紫陌揽清辉。粉黛移花影,霓裳拨锦帏。怀春攀紫蕊,寻梦卧高闱。脱变红楼梦,窗前细雨霏。
《清明》——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纷纷:形容多。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借问:请问。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陪孩子长大】 《亲情是把双刃剑》
《读者文摘》中有一篇 罗伯特·凯尼的文章,叫《妈妈的裙带》:男孩很小时,妈妈把他系在她围裙的裙带上说“现在你不再会摔倒”。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想离开母亲去看看窗外的阳光、树林和河流。“哦!妈妈 ,表解开裙带,让我出去吧!”但母亲说:“还不行,我的孩子,你还不够强壮。"孩子只好等着,看着母亲一边工作一过唱歌。慢慢地,孩子又大了一些,他被窗外明媚的春光、喧闹的河水、青色的山峦吸引,不管不顾的向外走去。这时裙带断了,“啊,妈妈的裙带真脆弱!"孩子欢笑着跑出门去,一截裙带还系在身上。男孩一直跑,为自由、新鲜的空气和清新的阳光而欢欣鼓舞。他跑到一个悬崖的边缘,飞溅的瀑布迷乱了他的眼睛,他被绊了一跤,摔下崖去。在他惊叫的时候,他被挂住了,是妈妈的裙带钩住了树根,“哦!妈妈的裙带是这么的坚固!”孩子借着带子爬上了岩石,然后继续坚定地走向新奇的世界。
亲情就像母亲的裙带,在我们小的时候,给我亲密依恋、安全与归属感。随着成长,孩子们见见有了自我意识,有了自己独特的情绪体验,对生活与行为方式也有了自己的选择。当孩子把眼光投向外部世界,步履维艰地走向社会的时候,寻求与他人丰富的友情,认同新的生活模式或精神榜样,看起来要比亲情更重要一些。其实,亲情依然留在人类意识的下层,像心灵的摇篮,抚慰着孩子们疲惫的心。亲情是孩子们心理发展的原动力,有三个最重要的自我要素在亲情的呵护下形成:依恋体验,产生爱和被爱的能力;客体关系,获得依赖与独立,并拥有信任他人的能力;自我认同,协调自卑与自尊,创造与发展的能力。
有时候,亲情也会给我带来烦恼。“妈妈的裙带”太短,亲子之间,易于形成“纠结”,孩子与父母的脚步常常绊在一起,甚至摔倒,让孩子觉得自己是亲情的包袱。孩子对未来踌躇满志的时候,过于牢固的裙带会限制孩子的社会化发展,让孩子觉得亲情似乎在控制他。另一些时候,孩子会把外部世界体验到的不安、挫败、恐惧、敌意投射给父母,以为一切都是亲情惹的祸。其实,孩子不知道,对亲情的愤怒是在磨砺自己的情绪能力,学习识别、体验、释放、与管理这些情绪,人才能变得成熟。看看自然界,看看小老虎与兄弟姐妹、父母之间的打斗,你就知道那小家伙在锻炼自己求生的本领。
不管父母对孩子多么厉害,内心都被爱所驱使。恨也是爱的同义词。有些父母爱孩子爱得过分,把孩子纳入自我范畴,忘了彼此的边界,以为孩子的问题就是自己的问题,内心一刻也不能安宁,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好的父母能够妥善利用亲情这根裙带,该放长的时候放长,该松开的时候松开,允许孩子去创造他自己崭新的未来。不过,让孩子离开自己,并不是一件很轻困难的事,孩子与父母双方都要体验那种分离的痛苦。由于害怕这种洞窟,亲情会无意识地创造出隔离与误解,以此来对抗依恋与关系的纠结。彼此对关系的愤怒越来越明显,冲突升级,分离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我们不得不承认,许多内部的冲突都有非常的意义,关系依恋越厉害的家庭,孩子与父母的冲突也越激烈,不然遭受多少来自孩子的误解,当孩子需要的时候。亲情总是那么义无反顾。
再来说说孩子的事,孩子许多的问题是成长的问题,他们在每个阶段都可能会犯一些与年龄相关的错误。不过,父母要记住:犯错是孩子的权利!亲情有一个自然的倾向,就是父母不能容忍孩子犯错误,以为犯错误的孩子不是好孩子。其实,敢于犯错的孩子是很有希望的孩子,只能适应成功不能适应挫折的叔叔,反倒没有出息。亲情还有一个倾向,就是父母以为孩子一定要严加管理,不教不成方圆。其实孩子就像一棵小树,给他时间和空间,他自然会抽枝拔节,成为国家栋梁。等待孩子长大是每一对父母都必须认真面对的事情。当然,我们也观察到有些亲情存在伤害,孩子在亲情互动中伤痕累累。其实,很多早年来自亲情的心理创伤,其根源还是自己,心结是通过自己慢慢地赋予意义来形成。由此,我们把成长的烦恼归罪于父母,他们逃避了本该属于自己的责任。
如何来解释父母给予孩子的压力、不信任与否定是很重要的。首先,孩子要理解父母的动机;其次,要知道否定的情绪只是亲情中一个小小的部分,亲情涵盖着最坚贞、最伟大、最不离不弃的全部人类情感,不要因为一棵树而失一片森林。有时候,孩子会依恋双亲中的一个,排斥另一个,以为一个对自己好,另一个对自己不好。其实,两种类型的关系都有很重要,一个溺爱孩子,另一个就会变得苛刻,这是均衡的要素。我们该感激的不是那个喜欢溺爱孩子的人,而要感谢那个敢于苛求的人,因为在亲情中他同样失去很多的东西,比较共情、依恋需求、正面感激、积极情绪等。
亲情永远是孩子成长的动力。尽管在一些时候,亲子间的互动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但父母只要保持平和之心,再叛逆的孩子也会在新情的抚慰下回归。同样,孩子只要保持对父母的尊重之心,亲情间再激烈的冲突也会化于无形。但愿亲情随着时间慢慢沉积在孩子的内心,沉积下的都是金子,仿佛丰富明亮的矿脉,开掘不竭,让孩子的心灵永远承载着人类伟大亲情的滋养,并且山药着人性的熠熠光辉。
【父母教育】今天看了一篇成君师姐发的一篇文章《给女孩底线教育,给男孩阳光教育》。这文章观点简单却又深刻。对于女孩,用身体、生活、情感、生命这四点来阐述。
身体底线:“这世界上有很多坏人,我没有办法永远在你身边保护你,所以才让你要知道你的极限,你一定要学会保护自己。”。“千万不要为任何事情出卖身体,以换求什么好处。”
生活底线:“经济不独立,人格便不能独立。人格不独立,爱情便不能独立。”
感情底线:“不要在一个不爱你的人身上浪费时间。更不要为他无底线地牺牲自己,因为你永远无法感动一个不爱你的人。”
生命底线:“我们的一生中,也总难免遇到伤心事。但不管遇到多大的伤心事。都不要选择终结生命。”
冒险教育:“缺乏冒险精神的孩子,往往习惯于墨守成规,既性格孱弱,又不善于创新。”
规则教育:“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往最坏的结果想一想,这个最坏的结果如果能接受,就可以试一试。如果承受不了,就不要去做。
挫折教育:生活中打倒我们的绝对不是挫折,而是面对挫折时的消极逃避态度。要学会把每一次遇到的困难和挫折,都转化成一次学习机会。
独立教育:教育孩子独立,胜过当第一。
【感恩】感谢师父的洞见,感谢贺先生的诗,最后感谢爸爸教给我的道理!
【反省】加油!
如果文章有不足之处,请您及时指正,如果您喜欢,请给予点赞鼓励或打赏。我会将这些善款替您布施给希望小学!感恩有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