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2,晴。《儿童的人格教育》读书笔记。44/182。
孩子的心比我们成人想象的要更为敏感。自从把大宝带过来之后,小宝经常说“是我的妈妈,不是你的妈妈”,尽管大宝强调解释“是两个人的妈妈”,但是小宝依旧不愿意承认昔日“一个人的妈妈”成了“两个人的妈妈”。也变得更爱哭了,很少打人的小宝变得经常打姐姐,这一切都源于姐姐的出现争了她的宠,这就是把孩子分开带的弊端。刚吃过晚饭去学校拿些东西,哄骗过小宝,带着大宝去了学校。回来后没发现人在家,都在隔壁奶奶家玩,心想着小宝不在家,我先赶紧把今天的读书任务弄完。正准备写读书笔记,隔壁家的叔叔来我家让我去接孩子。原来是小宝生闷气,假装睡觉,但是又不愿意让外婆回来,一站起来就哭;也不让外婆给妈妈打电话,直接砸手机。想必心中对我这个妈妈怨恨极了。昨天去爬山,因为山顶气温很低,没有带小宝。回来听我妈妈说小宝一直说“妈妈不要我了,和姐姐走了”“妈妈不喜欢我了”······心中充满了不安全感。我去接的时候,小宝嘴里嘟囔着不要妈妈了,要外婆。直到听到我的声音,睁开眼确定是我一下子就钻往我怀里了。此时,能做的就是给予她足够的怀抱:“妈妈爱小宝”“妈妈要小宝”“妈妈永远都不会不要小宝的”······孩子也一直在怀里应和着“好”“、嗯”。终于安然地睡着了,作为母亲,现在能做的就是抱着她,让她听着妈妈的心跳,听着妈妈打字的键盘声,听着妈妈的呼吸声,少点恐惧、少点害怕。包括今早睡醒之前,小宝都在说梦话“妈妈不喜欢我了”,然后开始抽泣,心酸的,一把搂着她才停下了抽泣。
第四章追求优越感的引导
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一章了讲到的两个现象:“懒惰”与“口吃”。很多孩子“懒惰”是为了缓解他们的处境,因为这样他们就可以把目前的无能和无所成就归咎于懒惰。这样人们很少指责他们能力不够,而是会说“如果他不懒的话,他什么都能干”。如果有一天这些懒惰的孩子一旦取得点什么成就,会比那些一直努力的孩子(尽管取得更大的成就)受到更多的赞美。
关于口吃,孩子的语言体现了他们对优越感的追求和这种追求的方向。在文章中阿德勒举了一个口吃小男孩的例子,尽管经历了多次治疗,但仍然不见效。“口吃的根源不在于外在的环境,而在于他感知外在环境的方式”。这位口吃小男孩,有着严厉的父亲,有个让怕的母亲,还有个弟弟,并认为父母偏爱于弟弟。对于他的口吃原因影响大的是他的弟弟,因为弟弟把他挤到了家庭边缘。阿德勒说其实这个男孩的口吃是可以治好的,只要给予适当的鼓励,教育他独立,或者说让他做一些他能够完成的任务。并说明口吃者与他人的关系是他的关键因素。这不禁让我想到我的兄长,打我记事起,我哥哥就口吃的厉害,而且胆子特别小,看到生人都是藏起来的。哥哥说是隔壁家的堂叔故意教他口吃的,现在回想看哥哥小时候的种种表现和这个男孩子很相似,也许是因为我的出生抢了哥哥的宠。而且小时候哥哥有个怪病---头痛,怎么搞药看医生都不行,每次必须痛到吐,吐了就好了。后面哥哥读大学后和我谈心,说他小时候一直很自卑,极度的自卑,尽管成绩一直很好。说起自己小时候那个头痛的怪病,分析说有可能是因为一头痛就有罐头吃,而且会得到所有人的关注。而我小时候性格就是和哥哥完全相反的,活泼开朗、热情嘴甜、又爱于表现。也许就是因为我处处抢走了哥哥的风头,才让哥哥潜意识地为了争取更多关注而口吃和头痛怪病。但是哥哥自从上大学在医院上班后,性格有了很大的变化,再也不是那个见着亲戚都要躲起来的口吃腼腆小男生了。哥哥和我说过读大学后,他因为一位老师开始变得自信,现在的兄长就是一个话匣子了。面对口吃者,“我们要鼓励他们,友好地对待他们,只有通过友好的开启和增强他们的勇气,我们才能更持久地治好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