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为我国古代明朝,清朝两代的皇家宫殿,收藏了大量各式各样的珍宝。其中不乏就有来自外国的珍贵文物,现在有一部分外来文物收藏于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可以说,故宫在我国封建时代后期,是一个文明交融与发展的荟萃地。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中有大量珍品都反映出明清两代中西方文明的交流互鉴,是世界文明的明珠。
我想,故宫博物院把这样一个反映文明交流的场馆放在鼓浪屿岛上 ,也和鼓浪屿在近代历史上长期作为文明交流互鉴的窗口有关系。在那个列强横行的年代,鼓浪屿以其优美的居住环境,吸引大量殖民者登岛定居,久而久之,孕育出独特的鼓浪屿历史文化。在2017年鼓浪屿历史国际社区成功申遗。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也在同年开馆,无疑是为这个闻名遐迩的历史国际社区添下一笔重彩。
在明朝清朝时期,中国与周边国家频繁往来,互通有无。有大量具各国特色的文物输入中国。异彩纷呈,各美其美。
17世纪18世纪时。西方国家携带工业革命的威势,积极寻求打开与清王朝贸易市场的途径。于是各种时尚用品不断的涌入皇家宫殿,成为皇族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外国的物品以官员进贡,官方采办的形式输入到故宫中。
故宫中的外国文物呈现着不同文化的不同表达方式。运用不同的材质和不同的技巧方法,最终把釉彩华光的物品展现在世人面前。这些不同的文物展现了生活在地球不同角落的人们与所依赖的风物,水文,地理相互影响、相互适应,互相成就的过程。表达了世界各地的人民对于世界的认识,对于美好未来的向往。
西方物质文明对中国有深远影响。在中西文化交流与发展深入的过程中,西方的物质文明已经深深的影响了清朝后期人们的日常生活。我观察到早期的西方物品,大多数有艺术气息,多为纯色摆件。观赏就用。有清朝后期至民国时期。各种西方物品纷至沓来,材质各异,种类繁多,涵盖各个领域。如此。深入人心的。西方物质文明也透露出了中国社会逐渐融入世界的讯息。
中西方文明在相互借鉴学习中成长。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各国陶瓷器,以珐琅器为例。中国的彩釉以二氧化硅为主要成分,给予陶瓦瓷和金属表面致密光滑,隔水防蚀的效果。嗯,世界其他地方的人们可以在彩釉中掺入不同的着色剂。从而创造出千变万化的色彩。不同的配方和工艺,在中国与西方之间传播,最终促进中国珐琅工艺的进步。在清朝乾隆时期,有乾隆款画珐琅开光西洋山水图瓶,代表着珐琅工艺的最新成就。
在旧社会,长期以来外国贡品被视为天朝大国威加海内,归化世界,万国来朝的外在表征。在清朝末期。除少数点缀在诸多宫殿的传统陈设物品之外。已经有大量的西洋陈设品汇聚于北京各园林的西洋楼建筑内。这些文物作为清朝宫廷收藏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神秘而奇异的他国情调,是清朝贵族了解外部世界的重要信息来源,也被当时的统治者认为是清朝天下归一、万国敬仰的表现。也正是因为这种狭隘的认知,以及统治集团内部地主阶级的腐朽,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统治的覆灭。
去博物馆观看文物,不仅是回望历史,更是在回望历史的过程中展望未来。我们不仅要回首过去,同时也要仰望前方的星空。要知道这些文物为我们能够带来一些什么内在的涵养。这些涵养汇聚成伟大的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引领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奋斗前进,生生不息。同时,我们对待外来文明也要持开放包容的态度,在坚守传统的同时,脚踏实地、创新创造,終会为人类文明大家园增光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