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芳草星辰
父亲曾经是故乡山村的一位小学教师,平日里沉默寡言。偶尔听他说起过去的事情,大概了解到他年轻时的一些情况。
当年的父亲,也有着一样的大学梦想。北方寒风呼啸的深夜里,在简陋宿舍中昏暗的煤油灯旁,父亲发奋图强。
黑暗中摇曳的灯光,恰似他内心闪烁着的希望的光芒。
终于迎来了高考,每次父亲回忆起来的时候,目光里仍然闪烁出当年的些许光芒,虽然微弱,但是依旧折射出希望。
高考壮行,老师说过的一句话让他至今难忘:同学们,考上大学,接受高等教育,报效祖国。考不上也不要灰心,农村的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八十年代,满怀希望的年轻学生,受到这样的激励,也许远比现在振奋人心。
后来的情况,并没有像大多数的励志故事那样发展,父亲没有考上大学。更遗憾的是,当时的家庭条件已经无法支持父亲继续复习再考。
父亲带着行李,带着书本,带着已经打包的梦想,离开学校,回到农村。
所幸从事教育事业的亲戚帮忙,有着高中学历的父亲,在老家的山村小学当了一名小学教师。一边从事农业生产,一边兼职教书育人。
知识依然能够写在黑板上,梦想却已经掩埋在了泥土中。
再后来,父亲跟母亲结婚,随着我的出生,家里的经济状况愈发拮据。夜晚老家低矮的土坯房里,煤油灯光依旧昏黄。我的啼哭,母亲的叹息,父亲的沉默。
摇曳的灯光,已经看不出了希望。
穷则变,父亲当时一定想过很多办法,来让这个年轻的家庭走出困境。黑板上的粉笔字擦掉可以重写,可是泥土中掩埋的梦想,已经无法再拼凑成梦的形状。
三十年前的夜里,不知道父亲经历了怎样的矛盾与挣扎,最后的决定,让我现在都为之一惊:放弃教师,杀猪卖肉。这种职业角色的转换,夸张的超出想象,但是切切实实的发生在了我的父亲身上。
父亲放下的是粉笔,扛起的是猪肉。每当想到这里,我的心在颤抖。
改革春风遍布大江南北,个体商业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父亲的这个决定也算是搭上了时代的快车。虽然没有挣了大钱,我家倒是因此搬到了城里,我和刚出生的妹妹,后来都有机会在城里受到了较好的教育。
就这样,父亲跟猪肉打了大半辈子交道,所有的收入都支持了我和妹妹的学业。中考时我的成绩全县第三名,考入梦寐以求的市一中。父亲喜笑颜开,那是他人生中最骄傲的时候。
仿佛二十年前深夜里煤油灯的光芒,又映在了他的脸上。
就这样,我考上大学,然后读研,参加工作。接着妹妹考上大学,读研。每次离开家时,父亲都站在家门口目送,直到我们消失在巷子的尽头。他不忍进屋,我不忍回头。
背后的父亲,已经苍老。牙齿开始脱落,皱纹变得深刻,目光也变得浑浊。每年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见一次,老一次。
记忆中的煤油灯光,没能照亮父亲的理想,却带给了我们希望。在北京和上海灯火辉煌的晚上,我们感受着父亲当年憧憬过的光芒。
【原创作品·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