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的卧室,娃,娃妈,我,开始爬上床,为娃的睡意营造氛围,酝酿情绪。
拿着书,从卡梅利多的“我爱平底锅”,讲到小猪威比的“我会关心”,再到三打白骨精,东郭先生,有点不对,越讲越兴奋,虽然打着哈欠,还是大喊:“我还要讲我还要讲。”
“关灯好不好?躺着讲吧?”
“不要。”语气很像小猪佩琪的弟弟乔治。
“再不关灯,明天就没有电了。”
“不要。”我想起来了,是乔治不想吃蔬菜时回答家人的口气,表情也很像嘛。
“我要讲一个熊二跟光头强一起看电影的故事。”没办法,瞎编吧。
“讲个熊二吃棒棒糖的故事。”就知道吃。
“好,那我们关灯讲吧。”
“好。”得令,我赶紧把灯关了。
“讲一个小兔子骑驴过河的故事吧。”反正是瞎编,就尽量扯,转移棒棒糖的诱惑。
“闭上眼睛听。”娃听话的合眼,不再眨着眼睛借着光亮看天花板。
“……”我开始讲起来。
忽然,娃一个翻身起来,出溜下床,咚咚咚,跑了。
“嘭。”姥姥卧室门被娃用力推开,撞到墙上。
“哎呦,你来了,快上来。”姥姥的声音里混着朦胧的睡意。
一阵悉悉索索的爬上床的声音之后,娃睡着了。
也就是这一晚之后,娃再也不跟爸爸妈妈一起睡了,怎么哄也不行。
一洗漱完就自觉爬上姥姥的床,姥姥不得不接我们的班,打起精神编造一个个睡前故事。
姥姥有一个故事,堪称经典。或许是从她的姥姥哪里听来的,流传至今。
“门前有座山,山上有个庙,庙里有个缸,缸里有个盆,盆里有个碗,碗里有个勺,勺里有个花生仁,我吃了你馋了,我的故事讲完了。”
花生米的香,是十里香,老的少的闻着味都想吃。娃也爱吃,见到炒花生,不给吃不走。
“你馋了吧。”前几天姥姥炒了一盘花生,娃吃一粒,就说一句,嘻嘻的笑。经典就是经典。
可是再经典的故事,也不能天天讲,没有新鲜玩意儿,别想拿住小屁孩儿。
时间一长,故事姥姥的声音在深夜响起,都带着一丝疲惫和嘶哑。
特别是前天,娃可能是白天睡多了,或者玩兴奋了。凌晨四点,愣是爬起来,不睡还哭闹。一会要推车里推着睡,一会要抱着睡,还只要姥姥抱,一会要开灯讲故事,开了灯又说刺眼。
姥姥被折磨的,精疲力尽,最后熬了一个多小时,才熬不住睡着了。
所以昨晚,我觉得必须改变一下,让娃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怎么改变呢?
武的肯定不行,只能文的。那就只有讲故事,好吧,我请了10个小同学帮忙,没有出场费。
十点左右,娃坐在小板凳上,娃妈在一边给娃洗漱,我在一边给娃洗脑。
“爸爸今天去上班的时候,路过芙蓉小学,采访了10位小同学。”
“第一个同学叫赵大魏,因为他能吃,胃大。我问他,赵大魏同学,你每天跟谁一起睡啊?赵大魏说,我6岁之前都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娃没啥反应,只是不想让妈妈给刷牙。
“我又采访了第二个同学,第二个同学叫吴敏霞。”我也不知道为啥说这个名字,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吴敏霞同学,你跟姥姥一起睡吗?吴敏霞说,我才不跟姥姥一起睡呢,姥姥太累了。我跟爸爸妈妈一起睡。”
“把牙膏沫吐出来。”洗脑的同时,我不忘关注现实,娃经常故意吞下牙膏沫。
中间几个同学名字我已经记不清了,故事都差不多。
这时候,娃不在板凳上坐着了,阵地移到了地垫上,娃妈还在跟娃的牙较劲,娃不张嘴,不好刷。
“第九个同学了,他叫张大嘴。他总是张大嘴,因为他的牙非常白非常齐。老师总在同学面前夸他,老师说,同学们,我们都要向张大嘴同学学习,讲卫生爱干净,把牙齿刷的白白的亮亮的。”
还真有效,娃立马把嘴张的大大的,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第十个同学,叫爱爸爸妈妈。他的名字好长啊。”我快编不下去了,脑子里再想给他换个什么名字。
“嗯,他叫爱父母。”娃不懂什么是父母。
“他叫爱爸妈。你爱爸爸妈妈吗?”
“爱。”
“那你亲爸爸一下。”
小嘴很快贴到我脸上,温暖的一吻,真美好。
“那你知道怎么爱爸爸妈妈吗?跟爸爸妈妈一起睡就是爱爸爸妈妈。”
十个同学采访完了,我觉得再多说无益。
娃妈那边也完成了最后一道工序,走过来,抱起娃,“跟妈妈上床睡吧。”
“嗯。”娃干脆的回答道。
哇,我都感到很意外,故事的力量真神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