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分两种,一是身体的暴力即武力伤害,二是隐蔽的暴力即精神伤害。精神伤害比武力伤害常见,但常常被忽视。
而精神伤害中,有冷暴力即冷漠,还有语言的伤害。语言本应是一扇窗,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系维护感情,可是太多人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语言进行沟通,使它变成了一堵墙。
这本书给出了基本方法以及大量实践案例来告诉我们,该如何与人沟通才能有效交流,满足内心真正的需要,打造平和的内心环境与和睦的交际氛围。这是真正适合我,能带我走出困境的灵丹妙药。
暴力的根源在于人们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至少大部分暴力的根源都是如此,不论是语言、精神或身体的暴力,还是家庭、部落以及国家的暴力。
心灵成长类书籍的核心观点都是一样的,就是告诉我们,给我们带来困扰的不是客观现实,而是我们自己的想法。
我们要想轻松愉快的生活,需要接受并热爱现有的一切,把关注点放在自己身上,不去指责别人,积极主动的清理残留在内心的负面情绪。
我曾经一度认为,这些书都是骗人的。为什么总是要我无条件接受现实,我有那么多不满和愤懑要如何发泄?难道必须压抑自己的情绪来修行吗?那样的人生哪有幸福愉悦可言?肯定是哪里出错了。
是的,确实出错了。首先是我打开的方式错了。读这种书,不能用分析和思考,需要用心去感受。敞开心扉,跟随作者一步步走入自己的内心。
以这种状态,我读了《非暴力沟通》,获益匪浅。
非暴力沟通有四个要素:1.观察;2.感受;3.需要;4.请求。
基本方法很简单,但是实践起来,学问就大了。跟我们传统文化一样,大道至简,而大道隐藏贯穿于世间缤纷繁杂又变幻莫测的万事万物中。学习基本方法只是个开始,后续的实践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需要培养一种能力,能让我们放下情绪,客观的观察和表达。首先要诚实的表达自己,不用批评指责。观察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认清自己的需要,然后提出请求。然后要关切的倾听他人,同样不要批评和指责。
“不带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
冲突的起源常常是因为我们忽视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又总会用评论替代了客观的观察。我们需要学习将评论剥离出来,只客观描述观察的结果,然后一步步去理解自己或者对方的感受,找到真正的需要,去满足这个需要,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运用非暴力沟通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我们将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人际关系。
是的,我们要聆听彼此心灵深处的需要,这个是最重要的。我们沮丧、失落、愤怒都是因为我们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可能有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我们到底想要什么,我们只是觉得不快乐。
找到这个需要,满足它,是开启快乐人生的大门。独处的时候,向自己内心深处去寻找。在与人交往的时候,帮助他人找到需要。当所有的行为都是围绕各自真正的需要而展开的时候,你会发现,之前很多冲突都消失不见了,我们也不再需要浪费精力去解决问题。这一个点,是我认为这本书最最有价值的地方。
找到需要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确提出请求,说清楚我们需要对方做什么,或者我们需要得到什么样的反馈。
这里比较重要的是分清楚请求和命令。
如何区分命令和请求:请求没有得到满足时,提出请求的人如果批评和指责,那就是命令;如果想利用对方的内疚来达到目的,也是命令。
听到命令时,一个人只能看到两种选择:服从或反抗。不论如何,只要人们认为我们是在强迫他们,他们就不会乐于满足我们的需要。
如果人们常常怀疑我们的诚意,那么,我们就需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动机。也许,我们只是在机械地运用非暴力沟通,而忘记其目的。这时,我们就可以问自己,我们关心的是加深与人的联系,还是以“标准的”非暴力沟通方式来说话。或者,虽然我们是以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我们在乎的也许只是改变他人来迎合我们的需要。
还有一个对我来说很有价值的点是,非暴力沟通最重要的应用也许在于培育对自己的爱。
当我们的表现不完美时,我们可以通过体会忧伤和自我宽恕,来看清个人成长的方向,以及避免自我惩罚。
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我们专注于尚未满足的需要;这样,我们就不再依赖羞愧、内疚、恼怒或沮丧的心理来寻求改变,而让爱主导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同时,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主动根据需要和价值观来选择生活。我们的行为不再是为了履行职责、获得回报、逃避惩罚或避免感到内疚和羞愧。
通过深入理解我们行为的动机,并用“选择做”来取代“不得不”,我们的生活将变得和谐并充满欢乐。
在愤怒的时刻,我们要充分表达出来,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步骤是:停下来,呼吸→留意我们的指责→体会我们的需要→表达感受和尚未满足的需要。
在感激的时刻,我们也要充分表达出来,1.对方做了什么事情使我们的生活得到了改善;2.我们有哪些需要得到了满足;3.我们的心情怎么样?
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表达感激时,我们只是为了庆祝他人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生活品质,而不是想得到任何回报。
通过运用非暴力沟通,我们不再试图分析自己或他人有什么毛病,而是用心去了解我们的需要,这样,我们的内心将逐渐变得平和。一旦我们发现自己心底深处的愿望,并采取积极的行动,我们将会重获生活的热情。
这篇文章有很多地方我引用了原文,因为我自己找不到更好的表达。这种沟通方式值得用一生的时间去实践,去总结,去交流。我不会再放任自己成为一座孤岛,我要融入人群,去体会曾经错过的那许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