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一件事一直萦绕在脑海里,占了比较大的内存。那就是一次“陪相亲”的经历。有个多年闺蜜,在长辈的穿针引线下同时去见两个单身男性。我一听,也是醉了。“同一场合同时见两人”,这都是什么跟什么?闺蜜自然很惶恐,于是拉上我一起去充数,美其名曰,“四人约会”。
恰好两位男士都姓刘,姑且称其为BY和MY吧。我对两位的第一印象就是外貌。没办法,第一个接触是用眼睛看,所以首先以貌取人了。
BY是山西人,胖一些(呃,比较明显的啤酒肚),事业心重,并不是很体贴,骨子里有种处于自卑而生的倔强(不知道根本原因是什么,也无意说其出身农村之类的,仅仅说我的感受),对于恋爱和婚姻,是广撒网的形式(居然敢同时和我,闺蜜事后同时私底下联系,估计是想,谁有意向就发展谁,若是两个人都有意向的话,挑一个更好的。无意评价,但实在给不出点赞的态度。)
MY是北京人,与BY其实是相似的求学经历,两位本来也是同事。MY算不上帅,但是身材比例均匀一些,没有特别瘦或者特别胖(据说是坚持运动的),闲聊时不聊工作,不聊房子,就说说生活日常的乐趣。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有那么一个瞬间,他和我的闺蜜并肩走在一起,我第一反应是,他俩好般配。我想,这大概就是气质相符了。第一次见面以后,他私下微信问我,广州附近有什么好玩的。有那么一瞬间,我以为他是要和BY采用同样的策略,就简明扼要地回了一句,本来想看看是什么葫芦卖什么药,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后来细想,估计这家伙是想找我闺蜜聊天,微信点出对话框的时候点错了,发现点错了以后,为了免生暧昧,最好的方式就是什么都不回。想明白这点,他的不回复,我倒不觉得奇怪了。
果然,第二次见面(哎,没办法,还是一个“四人约会”,我也在场),MY和闺蜜就越来越聊得来了,究竟后续故事如何,各位看官耐心等待哈。
说了两位刘姓男子这么多,不是要judge哪位怎么样,而是想说,人和人的差异真的只要一两面,甚至几句话,就能感受出个七八来。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杰文章。言谈举止能看得出一个人的素养来。有些东西可以伪装,但是要为根深蒂固的思想外化的行为伪装,这个很难。第一面,就显得极其重要,而且不管是否有意识地察觉,第一印象的形成,往往是不受控制的。也就是《给人好印象》中提及的两个印象阶段之一,自动获取。如果那个人是符合你基本的价值观的,或者与你有相似兴趣的,或者是有相似性格色彩的,天然就比较亲近。所以,在我看来,要获得好的第一印象,修炼内功为先啊。
在人与人的长时间相处之中,当然也十分同意说增加信任,提供价值(一味索取,是非常容易引起别人反感的,尤其是在职场上),联结同盟可以改善或强化对彼此的印象的观点。我们如果可以从第一印象就做好不是更好?尤其对于你认为对自己重要的人。
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