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基友,一个道德高尚的物理学phd,近乎最讨厌的婚恋市场上的策略就是广撒网了。我这种没啥道德底线的人总觉得,这究竟有啥不对的呢?购买商品还要货比三家呢!然后我就开始为广撒网辩护,等我辩护完了之后,问题还是没解决,为什么人们讨厌广撒网行为呢?于是就开始我的码字过程,在此郑重感谢我的理论酵母基友。
理想的广撒网
首先先从广撒网的正当性说起。因为婚恋市场是一个不完全信息的市场,涉及到好多私人信息,很多私人信息不可能昭告天下,很多时候只会披露给周围的朋友,甚至只披露给亲密关系中的人。所以广撒网就存在必要性了,人们就需要根据很多现存的信息做出一个简单的筛选,选择一个还符合自己偏好的,通过广撒网策略,可以在同一时间与好多人进行交互的活动,在交互行为中互相了解,并最终获取足够决策的信息,并根据优先级顺序释放好感。而广撒网者最终与对方形成的也是一对一的排他关系,这种广撒网策略仅仅适用于搜寻时,目的并不是最终建立起很多兼容的一对一的关系。而符合所谓道德的策略往往是孤注一掷,如果孤注一掷的话,一方面效率很低,另一方面无法进行比较并选择最优。这种并非经过充分竞争之后的筛选结果可能并不是最优的,比如你一开始觉得A外显特征是最好的,然后对A进行试探性了解,发现A有很多很糟糕的内隐特征,但是依然符合自己的择偶要求,并成功形成亲密关系,然后其实此时B的外显特征没有A好,但是B的内隐特征其实优于A,综合得分也是优于A,这样在与A形成亲密关系之后,可能会由于对B的了解导致移情别恋。所以未经充分竞争的决策常常是不够谨慎的,形成的关系也不是那么稳固,因为市场上可能存在很多没有进行深入了解的但实际上更优的选择。这么看来,广撒网有百利而无一害,一方面自己可以深入了解之后选择更好的,另一方面对被撒网之后选中的人来说,这种筛选至少说明了是一种经过充分竞争之后的最好选择,至少在一段时期内处于偏好优位。
那为什么人们讨厌广撒网行为呢?究竟怎么就在道德上不正当了呢?
广撒网中的机会主义行为
我们假设婚恋市场中是男追女模型,至少我往北上学之后,这种模型更加普遍适用了。追的过程大致是男生通过不断地利他行为,也就是对女生好,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喜欢。女生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利他行为,这种接受或拒绝也存在一定的信息识别功能。如果女生对男生有好感,接受;如果女生无好感,拒绝。男生通过自己的持续利他来表示自己的真诚,并最终是期待获得一个回报的,可能是和女生形成一个稳定的亲密关系或者获得稳定或者不稳定的性。
这时候就有机会主义行为了。对于一个女生,机会主义的女生,可能一开始就知道某男成功概率很低,但是依然希望获得对方的利他行为,因此这时候不会首先以拒绝利他行为表明自己的态度。而如果一个女生可以接受不同男生的利他行为的时候,每一个男生的平均概率就降低了,也就是说这些利他行为最终获得回报的实际概率p1也会显著的降低。一个理性人的角度,只要男生最终可能获得的效用值U乘上p1是大于自己利他行为的付出的,收益大于成本,那么利他就是有意义的。但如果女生接受了礼物,那么男生会识别为女生接受的概率为p2,雄性就会高估好感程度p2>p1,这种错误释放的信息就存在一个差价,男生的期望效用是p2U,这时候p2U>p1U,这时候男性就会过度投资,投资的成本是C,p2U>C>p1U,实际上就超支了,为了一个本来概率就很小的事情上过度投资并不是一个理性的决策。问题在于,不是所有一开始没有拒绝的女生都是机会主义的,真正的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情况无法决策也是常见的,从进化心理学上看,女性的生殖资源是更加宝贵的,在这种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应该做出更加谨慎的生育决策,所以在筛选配偶的时候需要考察更加丰富的信息,以保证自己后代未来的基因质量以及自己后代未来生活保障程度。所以,决策需要更加丰富的信息,对方不进行披露是没法进行决策的,拒绝的行为就可能滥杀无辜了。
广撒网与可替代性
雌性对雄性广撒网策略的厌恶往往是因为,雌性认为自己是唯一的不可替代的,最符合该雄性偏好的,雄性这辈子只喜欢我一个的时候,而当意识到市场中竟然存在无数可替代的同性个体的时候,真的内心是崩溃的。假设一个雌性有两个维度的特征,好看和机灵,雌性A好看程度是0.8,机灵程度是0.2,雌性B好看程度0.2,机灵程度是0.8,这时候刚好有2个雄性,雄性A对雌性的评分体系是:Y=0.8好看程度+0.2机灵程度,雄性B对雌性的评分体系是:Y=0.2好看程度+0.8机灵程度。雄性A心中的雌性A有0.68分,雌性B有0.32,雌性A以绝对优势碾压雌性B。如果以评分超过0.5为喜欢的标准,此时雄性A喜欢雌性A,雄性B喜欢雌性B,很多雌性的期望就是自己具有优势的特征恰恰是雄性最偏好的!别无其他人选!这时候自己处于对方的偏好体系中的最优地位,未来也会减少面对其他竞争者的风险,因为其他竞争者可能与该雄性的偏好如此契合。而如果是广撒网者,他的效用函数可能就不那么极端了,比如他的效用函数就是;Y=0.5好看程度+0.5机灵程度,这时候A和B就都是0.5分,均满足喜欢的标准。本来妹子觉得自己是唯一的时候,主要原因就是认为自己最具有优势的特征恰恰是雄性最最偏好的,因此可以在大众看来水平一致的情况下,在该雄性的偏好体系中自己处于第一优位。广撒网者就会打破这种玛丽苏幻想,其实竞争者好多哦哈哈哈哈哈,你拒了还有其他人啊哈哈哈哈。还有广撒网者相对于不广撒网的人是更不挑剔的,也就是你可能不需要很高分就会符合对方的需求。也就是你以为他的标准是严苛的,只喜欢你这么优秀的人,但实际上他觉得不那么优秀的人也是OK的,他的标准实际上是比较宽松的。这时候即使建立亲密关系也随时存在一种不安全感,因为太容易被替代了,就是给人一种滥情的印象。
所以一个不道德的理性人的策略是:广撒网并宣称自己讨厌广撒网。一般大家认为一个人的行为和态度是统一的,所以当你讨厌一个行为的时候是不会做这个行为的。所以宣称讨厌广撒网的人会被认为行为策略是专一的,也就是当你向别人释放好感的时候,别人会识别为真幸运啊你最喜欢的就是这款,确定偏好优位之后就可以建立一段更加稳固的关系。而自己广撒网可以增进对不同异性的内隐信息的了解,从而使决策更加谨慎,确保自己每次选择是最佳的偏好,并根据这种偏好的优先级逐一释放好感,直到对方接受为止,这也是一种最佳选择。
总结一下,在一个信息不对称市场,人们进行婚恋决策的时候先通过外显信息的筛选,之后对于一些外显评分较高个体进行广撒网,进一步了解内隐信息,以增进决策的效用值。但是广撒网中一方面可能出现机会主义策略导致自己错误识别好感,从而对于概率小的回报进行过度投入,另一方面广撒网对象在市场中有意向的异性是数量更多的,所以当自己被选择的时候可替代性是较强的,形成亲密关系后,当出现新的竞争者时,就会出现危机。
欢迎补充,欢迎批评指正,小伙伴们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