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法国哲学家萨特曾经讲过,伟大的历史人物由于他一直在影响历史,所以他对我们所有人来说,他不是一个死去的人,他只是一个缺席者。在孔子以后的所有时代,孔子就是这样的缺席者。
孔子的故事和作为不仅对我们国家精神有重要的奠基与传承作用,同时他老人家在其他方面也给我们后人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就如“聪明人该如何交际”这件事。
鲍鹏山教授在《孔子传》中展示了许多孔子有趣的故事和提供了独特的观察视角。从一般的认知来说,当时像孔子这样的文化名人与政界明星在交际这件事上应该是高朋满座,门庭若市才对。认识的朋友超级多,绝对的交际型人才。
事实上,往往事与愿违,孔子深交的朋友并不多,在关键时刻能帮上忙,或者对他的人生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人物更是寥寥无几,反复出现在孔子生命中的挚友也就那么几位而已。当然,想要认识和结交孔子的能人志士,各路英杰自然不少。孔子惯用套路基本秉持,保持友好,不拒绝,不深交,不得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三好”原则。
——2——
孔子是个聪明人,这个结论应该都不会怀疑。毕竟是被后人称为“大成至圣先师”的大教育家,没有十几把刷子也得不到这名号。
翻遍《孔子传》你会发现,孔子只跟两类人有频繁深入接触,和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老人家几乎是掏心掏肺的对待,从不马虎,也不懈怠,那份至诚至信谁见了都容易感动。带着感情交朋友,结果都不会太差,交心。
他们分别是孔子严肃认真恭敬侍奉的老师,按照司马迁在《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中记载有老子、蘧伯玉、晏子、老莱子、子产,还有孟公绰。
其中孔子和老子、子产关系最要好。可以说这两位对孔子的影响最为深刻。老子在孔子三十四岁时告诉了孔子“知道进、还要知道退;知道勇,还要学会怯;知道直行,还要学会迂回;知道了坚定,还要学会灵活……”
对于那时只知道以孤贫之身锐意进取,不折不挠地向着既定目标前行的孔子来说,不外乎醍醐灌顶,又如同当头棒喝。于是乎,我们在后面读到的《论语》里面有很多的思想可以看出老子的痕迹。
如《论语▪泰伯》中子曰:“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论语▪宪问》中子曰:“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孙。”等等。
而子产呢,孔子与他亲如兄弟,是一对忘年之交,是典型的“以文会友,以友辅仁”。子产为人很仁德,能够爱人。有一次弟子樊迟问孔子什么叫“仁”,孔子回答说:“爱人”。由此可见,子产对于他的影响。
第二类孔子深交的是他的学生们。孔子有学生三千,缩小一点范围有“贤者七十二”人,再缩小一点按照司马迁《史记》的说法有所谓的“孔门十哲”。
他们大致分为四类:第一类是德行优秀的有四人,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第二类是善于言辞的有两人,宰我和子贡;第三类是处理政事优秀的有两人,冉求和子路;第四类是文化典籍学的好的有两人,子游和子夏。当然还有许多厉害角色没有囊括进来,如曾参。
再缩小一点,颜回、子路、子贡最为突出和优秀。近朱者赤,除了本身有天赋和努力外也跟常常和孔子待在一起有关。这三个人在孔子周游列国的时候,一直都紧紧跟随,风风雨雨陪伴左右。讨论学问时,也以这三人围绕孔子身旁较多,互相切磋,一起琢磨。
对于除了这两类人之外,孔子真心没有和其他类型的人物有特别交心的举动。不愿意,也没这个必要。
这里的主要原因还是和孔子个人的理想和抱负有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可以说他这一辈子都在为理想奋斗,为目标买单。做官不是他的终极目标,只是手段罢了。
有人曾问孔子,这么优秀为什么不去从政。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尚书》上说:“孝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并把这种风气推广到政治上去。我这样做,也是从事政治了,为什么要做了官才算从事政治呢。”
虽然后期孔子回到鲁国也做到“大司寇”(司法部长)这样的核心高位,但他并不嗜官、恋官。看的很淡,他也明白自己的终极目标在哪里。也正因为此,他才不那么care官僚当道的时代需要去交这么多达官显贵,需要阿谀奉承那么多人。
——3——
对于千方百计想与孔子结交的各色人物,孔子也是以礼待之,不违背仁义初心。要做个接地气的伟人和现实人的交流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只是注意分寸,不过分参与,深交便罢。
在鲁国有个控制了国家大权的季氏家臣叫阳货。这个人早在孔子17岁的时候就有打过交道,把孔子羞辱过一番,如今孔子声名鹊起,谁都想请他出来做官辅助。阳货通过控制“三桓”中的季氏从而控制了鲁国。
他先放出风声,想让孔子去见他,但孔子装作不知道,就是不去见他。后来阳货想了一个办法,根据周朝礼仪的规定,大夫给士送礼,如果士没能在家当场接受,并且表示感谢,就必须上门回拜大夫。阳货就趁孔子不在家的时候给他送了一只蒸熟的小猪。
孔子回家,马上就明白,阳货是逼着自己去见他。孔子是个懂礼之人,虽然极不喜欢阳货的窃国之举和卑鄙为人。但仁义之礼和道德底线不能丢,孔子也趁阳货不在家时去拜访,还了礼,又避免了见面。“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事实证明,孔子这样做是对的。聪明人懂得时光短暂,光阴易逝。知道如何专注于为之奋斗的理想与目标,能清晰的区分紧急与重要。关键是他也能快速分辨出同类族群,产生链接,交心交际,碰撞价值。也知道守住道德底线,与其他人保持基本礼仪。
孔子去世后,因为他的专注与努力,他和他的儒家学说对中国影响非常大,意义深远。这种影响不是来自于他的从政实践,而是通过她的思想去影响了政治。他最终成了“万世师表”。
孔子一直没有离开我们,他一直都在。
——4——
《生活大爆炸》是我特别喜欢的一部美剧。它把“普通人和聪明人”的区别放大了无数倍来演绎,天才死宅嘲讽凡人啥都不懂,凡人嫌弃天才们的各种怪癖,没有生活常识。而两者一旦相遇,啼笑皆非的事情就层出不穷。
还好谢耳朵有莱纳德、霍华德这群“神经质”好朋友,一起疯狂,一起探讨黑洞和量子力学,研究行星运转。找到同频同律的人多么重要,这是爱惜自己的表现,也是给自己一次极致发挥的机会。
我们要学着做个聪明人,像孔子、谢耳朵们一样,专注于目标,服务于目标。与同类深交,与其他人保持道德基准的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