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巍火了,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一个流浪汉,因为出口成章,满腹经纶,被人奉为大师。
如果只是像以前的网红那样倒也不足为奇,可是沈巍所带来的热度是前所未有的,成千上万的人跑到沈巍暂时栖身的废弃店铺膜拜大师,其中甚至有人从新疆开四十个小时车到上海,像这样穿过大半个中国,只为见大师一面的人还不少。
因为围观的人群太多,甚至需要公安到现场维持秩序,场面仿佛刘德华的演唱会现场。
无数的人举着手机相机来拍摄大师,来晚的人被挤在外面,拍不到大师,连大师周围的商店、小吃摊、自称认识大师的人都能拍,因为只要挂上大师的名字,在网上就能火,这样的流量是多少大明星都没有的。
沈巍这个名字已经变成了顶级的流量,在网络上掀起了一场自媒体的狂欢。这场狂欢直到沈巍不堪其扰,离开了暂住的门店才算是收场了。
热潮过后,我们不妨进行一次冷思考,思考一下“流浪大师”走红的背后到底有什么,因为在这个魔幻现实主义世界里下一个沈巍可能很快就会出现。
1.
沈巍为什么会走红?他确实是因为出口成章,满腹经纶进入人们的视线没错,人们在讲述沈巍的时候也多是在强调他多么有文化,甚至有人喊出了“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的口号,似乎是对沈巍怀才不遇的现实不满。
但如果真如有人所言这是一场对“知识的崇拜”,何以高校里那么学富五车的老师一直默默无闻?何以人们关注的根本不是沈巍说了什么,而是他这个流浪大师的形象?何以人们没有静下来多读一本书,而是在热闹场的中心闹腾?
归根结底,沈巍走红是因为他的才华与他流浪汉的形象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流浪汉和大师两种身份的错位对人们来说非常地新鲜奇特,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猎奇心理。
其实大多数网红走红都是因为这个原因,远到凤姐是不够优秀的自身条件和高要求的择偶标准之间的落差,近到网红教授戴建业用另类方式讲授古诗词,幽默的金句和严肃的古诗词形成反差。
这种猎奇心理并不一定是坏事,它可以帮助人们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如戴教授一样,利用这种心理,还可以使学生对本身枯燥的知识产生兴趣,寓教于乐,对学生来说是双赢。但如果忽略了知识本身,一味追求不一样的、奇怪的人和事,就不免有些本末倒置,也会让一些人为了博关注,通过低俗、恶俗的内容来讨好受众。
2.
人们的猎奇心理掀起了这场热潮,但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的力量在推波助澜,因为沈巍之前的每一个网红都没有过如此高的热度。
那么这股力量到底是什么呢?是流量吗?现在流量似乎带有了贬义的意味,任何事情只要冠以流量这两个字似乎就有了绣花枕头的特质,空有外表,没有内容。可是被妖魔化的流量从古至今就一直被媒体、政客、作家等各行各业的人所追求。流量是关注度,除了能带来经济效益以外,还有巨大的影响力。马丁路德金就是黑人平权运动中的顶级流量,因为有流量他才有力量推动黑人平权事业的发展。流量这种东西本身没有对错,只是看人们怎么去使用它。
在这场狂欢中,流量不是原罪,人类被流量刺激而膨胀的贪念才是。
在网络时代,一切传播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都被打破,信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全世界蔓延,人人都可以发出声音,在这种情形下,获得流量的门槛被极大地降低了,人人都有可能一夜成名,在抖音,你甚至只需要15秒。在这种可能性的刺激之下,人们的贪欲无限地膨胀。
于是沈巍一走红,才会有那么多人都来蹭热度,想要分一杯羹。为了博关注,有人为沈巍编造了更传奇的身世,有人打扮成迪拜富豪来和大师探讨垃圾分类的问题,有人高举“大师我要嫁给你”的牌子,有人黏在沈巍旁边,自称师娘,甚至有人想不出明目,干脆吱哇大叫手舞足蹈,更可怕的是这种可笑的行为还真有人买账。
看到那些人为了博出位不惜出卖尊严骨气,不顾事实,装疯卖傻,我真的为这种全民狂欢的走向担忧。这场全民狂欢,更像是一场全民“失智”,它最终导向的可能是文化的失落。
沈巍离开了,这场狂欢暂时告一断落了,但是“流浪大师”走红背后的动因却还存在,下一个沈巍可能出现得比我们想象地还要快,希望大家能够保持理智,不要在这场流量漩涡中迷失。
更多内容请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三人份的废话
我们有很多有趣而无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