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再来探讨一下小学生的情况。绝大部分的孩子,当他第一次进入小学校门的那一刻,他对学习都是充满了期待的。如果我们问他,“你为什么想上学呀?”孩子们基本上都会回答“因为我可以学知识呀!”这一类的答案。孩子们一开始的时候,其实对于学习知识充满了向往,而不是排斥。但是,为什么很多孩子慢慢的就不喜欢学习了呢?因为他们在求学的过程中“被期望,被要求,被比较,被批评”了。
学习任何一门知识或者技能,都是一个从生疏到熟悉的过程,孩子需要不断的去体验和尝试。孩子们因为自己的天赋和能力的差异,对知识的接收,对技能的掌握,或快或慢。
但是,作为父母,我们对孩子们充满了期望,恨不得自己的孩子以最快的速度掌握知识,学会技能。如果孩子接收知识的速度慢了点儿,心中就开始着急,甚至焦虑,很多的父母就是从孩子上小学时开始变成了焦虑型的父母。
我们常常会要求孩子完成大量的练习,要求孩子考个好的成绩。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但是我们不经意间会把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做比较,“谁谁谁的某一门功课比你好!”。所以,孩子就有了学习成绩好或者听话的孩子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种错觉。“比”字两把刀,当我们拿别人家的孩子的优势来与自己的孩子的弱势进行比较的时候,我们就是在我们的孩子的心灵上划了两刀。
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能时,孩子从生疏开始,难免会做错,但是我们只要看到孩子出错了,就会马上去批评和纠正。“你怎么这么笨?”“你怎么这么马虎?”,错误的批评方法,严重的伤害了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们的自尊和对知识的渴望,就是在这些“期望”,“要求”,“比较”和“批评”中被一点点儿的抹杀了,孩子们就从“我要学”变成了“要我学”,从“我可以学习知识呀”变成了“为了爸爸妈妈学习知识”。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将学习的责任还给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我们的责任应该是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而不是让孩子成为我们的“影子”或者弥补我们自己的缺失。
我女儿在幼儿园中班的时候才开始学习少儿舞蹈。为了方便接送,女儿在西湖边的青少年宫学习了一学期后,我们就把女儿的舞蹈班从西湖边的青少年宫调到了离家比较近的青少年发展中心。新的舞蹈班的老师是一个非常严厉的老师,经常会批评孩子。我们刚转过来的不久,就曾遇到一次非常严厉的批评。因为孩子们的舞蹈动作不到位,老师将全部的家长叫进教室跟孩子一起进行批评。有些家长因为老师太严厉,去舞蹈部投诉老师并且要求转班。我女儿也因为挨了老师的批评,不想去学习舞蹈。
我先用同理心与孩子进行共情:“宝宝,爸爸跟你一起受到了老师的批评,我心里也很不舒服。”
然后,我问女儿:“宝宝,你不喜欢舞蹈了么?”
女儿回答说:“喜欢,可是老师太凶了!”
我问:“那你为什么喜欢舞蹈呢?”
女儿回答:“因为舞蹈跳起来很好看啊,也很好玩!”
我问:“那你学习舞蹈,是为了自己跳起来很好看很好玩呢,还是为了老师跳起来很好看呢?”
女儿回答:“是为我自己啊!”
我说:“哦,原来你是为自己在学习舞蹈啊,不是为老师学习舞蹈,也不是为爸爸妈妈学习舞蹈,对吗?”
女儿回答:“当然”
我接着问:“既然你是为自己学习舞蹈,那么学习舞蹈就是你自己事儿。和老师凶不凶没有关系,和爸爸妈妈对你要求严不严也没有关系,对吗?”
女儿想了想,回答:“对!”
我接着引导:“老师跳舞好不好看?有没有本领?”
女儿回答:“老师跳舞很好看的,有本领的!”
我问:“那你想不想把老师的本领都学会呢?”
女儿回答:“想!”
我鼓励女儿:“那你努力吧,你一定可以学会的!”
然后,我又问:“老师这次为什么这么生气呢?”
女儿回答:“因为我们的动作做得不好!”
我问:“为什么动作做得不好呢?”
女儿回答:“因为我回家没有练习!”
我接着说:“是呀,老师批评你们,是因为你们回家没有做练习。老师批评爸爸妈妈,是为了让爸爸妈妈督促你们回家要做练习。老师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你们好哟。如果你们做错了,老师也不批评你们,那你们怎么知道需要改进呢?对不对?”
女儿又想了想回答:“对!”
我又说:“那爸爸妈妈以后也督促你做练习,你努力完成老师的作业好吗?我们好好学,把老师的本领都学会,好吗?”
女儿大声的回答:“好!”
孩子愿意学,我们就帮助她和监督她练习。女儿每天都要做舞蹈练习。舞蹈课上,因为她动作到位,态度积极。老师把她调到了第一排,并经常安排她来做示范,这又极大地鼓舞了女儿,让她更努力的练习。后来,经过孩子自己的努力,她经过层层选拔,考取了少年宫的形体芭蕾社团和健美操社团,考取了杭州电视台的少儿舞蹈团。
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自己学本领,家长只需要尽自己的努力去成就孩子,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
(未完,待续)
本文系双双爸爸原创,图片来自于网络!如果你认为对你有用,欢迎转载并注明出处,让更多的人获益!转载时,请附上简书的链接,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