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天不断有关于中考改革的新闻涌现,新的标准听起来振奋人心,让人不进欢呼雀跃,对于完完全全走课本模式过来的我,听着新课改的诱人条件和新规定,真真甚是羡慕嫉妒恨啊,心想若是晚生那么几年,赶上这么丰富多彩的基础教育条件,得天独厚,岂不是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了。
课改内容标准的多样化,灵活性,对学生评价方式的改变等看起来人性化了很多,大多数指标能够充分发掘孩子的潜能和提升孩子各方面的能力素养,通俗点讲就是学习的知识活了。
然而,如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时代背景下,不同地区不同条件的学校在推动课改模式的进程上差异势必很大。作为老师,在改变原来受教育和现在教育模式的观念的同时,还要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更新变换方式,工作量增多背负重压暂且不说。可是,对于学生而言难度系数却增大很多,同时对家长也有较高的要求。正如今天读到的一篇文章,大意就是教育改革,最应该改的是家长。不可否认,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几乎决定了孩子的全部。但是,对于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生活方式的家长们,要想改变他们无异于登天。当孩子在学校遇到问题,需要家长协助配合帮助孩子学习的时候,那些同样为了生计四处谋生的父母们却是无力又无助,对孩子更是无从下手,同时让老师的工作压力增大好多。
每当看到关于教育方法方面的文章时,心情总会明媚又有些乌云。现代化飞速发展的高效时代里,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学习,快乐进步,快乐成长。可快节奏的变幻莫测容不得喘息又有新的面孔出现,我们祈祷静待花开,我们想要静下心来慢慢渗透,我们想要停下来等一等稍微落后的孩子,可是,熊熊烈火就在身后燃烧着,怎么能慢得下来。孩子,现实紧锣密鼓地催促你还慢得下来吗?
有时候看着那些学习困难又不愿学习的孩子,真的是无奈又无力。逼着学,偶尔奏效,长期来将,徒劳无功。反馈给家长,得到的回应总是“我们也没文化,也辅导不了,也不会,真没办法!”等等之类的毫无任何分量的话语。同情理解这样的家庭的同时,面对一张张稚嫩的面孔又不知怎么下手,一个班那么多孩子,顾头不顾尾,即使有三头六臂也难以顾全大局。
想起前些日子读到的一篇文章,大概是越是底层的人越多感到学习无望,对此,真的是颇有同感。记得我中学时,班里一些家庭条件有些困难的同学在学习上很是刻苦,那个时候捧着书本就能把成绩搞得不错。如今看来却呈现出反差,从教的这几年发现成绩优异名列前茅且有不少才艺的孩子相比较而言自身素质以及父母的文化素养家庭经济条件等也都比较不错,而很多的学困生家庭也总有各种各样的无奈和难言之隐。面对这样的孩子,真真让人恨天不成钢却爱莫能助。
经济大爆炸的时代里,不管做什么,合作共赢很重要,各项资源共享充分利用,达到结果最优化,这是正常人都会做的事情。比如各方面条件还不错的孩子,父母在对孩子课外课内兴趣培养的投资方面就会充足一些,能为孩子创造得有利条件就会多一些,这样的孩子见得多了,视野开阔了,如果父母在品行习惯方面影响得很好,孩子的各方面也都会相对优秀一些,当然不能一概而论,纨绔子弟也不是没有。也有一些孩子,父母为了养家糊口早出晚归,有的外出打工,孩子留守在家,根本没有时间去陪孩子学习,即使有时间由于自身知识有限对孩子无法提供帮助,物质条件不丰裕的情况下,也很难为孩子提供学习额外兴趣班的费用,有的连手机最基本的通讯功能都无法驾驭,又怎能适应现代教学的改变。既定的现实比较,叹息残酷的同时只能说看个人造化吧!
如今中招考试的内容除了文化课之外,体育分值加大,美术音乐也都作为考试项目。在窗明几净,装修漂亮又舒适的音乐教室里,却不懂得欣赏这份高雅,任凭老师都要歇斯底里地劝说,一些意识不足的孩子还是做出一些与课堂格格不入的举止,让人失望又恼火。多可惜,在本该抓住机会丰富自己的年纪里,却总是迷茫得奄奄一息,每天上演着角色颠倒的逸闻趣事,大家疲惫不堪又无力。
课改的精彩纷呈让人欢喜,然而现实的“土气”让人拼尽全力却又无能为力。我们都想停下来等一等,慢慢来,可谁等得起,又能等多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知愚昧里蹉跎多少人羡慕却又回不去的光阴,何时才能明白,有种后悔交来不及。
新时代了,家长孩子老师三角关系,若是一边失去力量,结果只是个烂架子,单靠任何一边都撑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