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 9 0530
《斯坦福大学人生更设计课》推荐序
感想:之前读过一次这本书,当时有蛮多新的感触,不过没有记录笔记和实践就淡了。今天重新捡起这本书,看了前面古典老师写的序言。
总结来说,这本书把人生规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工程思维,一种是设计思维。
# 常常听到的传统的职业规划思路——“专注初心,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选择,做出决定并且把事情做成。”
# 而人生设计的思路——“重新定义问题,找到尽可能多的选择,选择一个进行快速尝试,直到成功。”
我想这种转换也是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相结合的,专注于“重新定义”找到真正的关键点,相比于“保持具体的某个目标点”,显得更加灵活,更贴近真实的追求。
day 10 0531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引言
感想:
这一部分作者主要用了三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大学毕业生、功成名就的都市女士、退休的白发老人)的职业故事讲了三种规划的思维误区。
这里,作者问了读者几个问题:
· 我如何才能找到一份自己喜欢的甚至是热爱的工作?
· 我如何才能创立一番伟大的事业,过上美好的生活?
· 我如何才能平衡好生活和工作之间的关系?
· 我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外作者给出了“设计思维”规划人生理念。#设计师会想象出一些原本不存在的东西,然后去建造,进而改变世界。你也可以这样做——你可以想象一种根本不存在的工作或者生活,然后据此塑造一个未来的你,进而改变你的生活。如果你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你热爱目前的状态,那么人生设计也可以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不固定在某个特定的身份或者岗位,倒推需求或者愿景,找出一条或者多条合适的道路。
day11 0601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一章 分析测评你目前的生活
在开篇的时候,作者讲了一个案例,戴夫一心想要成为生物学家,但其实他并不热爱生物,而是强迫自己去接受和实现这个目标,他感到很痛苦,并且实际上他不适合。
作者称这些“无法改变或者难以改变的现状”为“重力问题”。作者说到“如果一个问题不能被解决,那么它就不是一个问题。它只是一种情况,一种环境,一种生活现实;它像重力一样,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在一开始的时候,不要一头猛扎在某个自己认为自己务必要实现的目标上,而是保持好奇,多多试探,近距离接触。
作者问了一个问题:“那么,你也是这样吗?你也经常固执地坚持自己最初的想法,不管事实证明这个想法多么糟糕,你也不想放手?现在的你是否依然坚持最初的梦想,认为不需要调查研究就可以知道问题的答案?你是否会经常自省,看看自己是否找到了真正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思考,是否有时候过于执拗于某个选择。
这一章前半部分的核心在于“关键是,当你在某件事上没有任何成功的可能时,不要死揪住不放。”
后半章的核心在于“人生设计评估——从当下所处的位置开始人生设计,我们需要把生活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区域——健康、工作、娱乐和爱。”
# 小练习
健康/工作/娱乐/爱 仪表盘
1.就这4个方面的情况写几句话。
健康:视力很糟糕;平时饮食比较辛辣,蔬菜水果吃的有点少;运动健身比较少
工作:有过不少实习、工作的经历,有比较综合的工作能力,但还没有找到自己(或者还没有确认)想要or能够一直从事的心仪职业
娱乐:喜欢旅游、探索新的事物、吃美食看电影,但是最近形式比较单一,而且在电子产品上花费时间过多;
爱:需要有更多、发自内心的爱意;在亲情、友情、爱情上继续探索
day12 0602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二章 创建人生的指南针
第一章主要讲的是从工作、健康、娱乐、爱四个角度衡量自己目前的状态;第二章主要是实践,去思考自己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的准则是什么。
这一章给的作业是:
写一小段工作观反思,大约需要30分钟,250字左右,不要超过一页纸。
我:工作方面,希望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和能力,能够有一定的价值和创造,能够有一定的影响力;希望能够跟优秀的小型团队合作;希望能够有比较深的、友好的工作关系和氛围;能够不断学习和发展;不喜欢做流程、重复,缺少意义和成就的工作,也不喜欢处理浅层社交关系的工作性质。
2.写一小段人生观反思,大约需要30分钟,250字左右,不要超过一页纸。
希望人生能够更饱满多元,也能更加充满意义,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平衡。最重要的是,能够认可自己和所处的环境,无论状态怎么样,能够喜欢和接受当下。希望能够去体验不一样的事物,有更多的爱,也有更多的意义。
3.多读几遍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 你的工作观和人生观之间是否存在互补的地方?
· 这两种观念存在哪些冲突?
· 这两种观念的一方对另一方有促进作用吗?如果有,是怎样促进的?
day 13 0603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3章 寻路
第一章讲的是从工作、娱乐、健康、爱四个角度自我测评现状;第二章是思考自己的职业观和人生观;第三章作者是提供了方法,帮助迷茫的人找到方向。
方法是1)记录烦躁、心绪不宁的事情和状态时刻 2)记录“心流状态”的美好时光日志 3)记录自己的能量记录,什么消耗能力,什么激发能量。
另外作者提到了AEIOU方法进行反思。
“A活动:你到底在做什么?这是一个结构性的活动,还是非结构性的活动?你是团队的领导者,还是会议的参与者?
E环境:我们所处的环境会对我们的精神状态产生重大影响。在足球场和在教堂里,你产生的感觉也不同。当你参加某项活动时,注意自己所处的环境。那是什么样的环境?它带给你什么感觉?
I互动:你和人或者机器有怎样的互动?这种互动对你来说是陌生的还是熟悉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O物体:你在和物体或者设备进行互动吗?是苹果平板电脑、智能手机、曲棍球球棍,还是帆船?这些事物能带给你投入感吗?
U用户:活动中还有其他人吗?他们扮演了什么角色?他们为活动带来了正面影响还是负面影响?
我的自我记录:
1)我喜欢和享受专心深入完成一件“有创造性”或者“个人投入”的事情,有产出和成就感;我喜欢和高质量的小型团队成员有高质量、深入、亲近的沟通;我喜欢工作中钻研和学习,并且实现计划的过程;我喜欢工作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优化问题;我喜欢工作中能够帮助团队高效、有秩序地推动流程与事情发展过程
2)我不喜欢:消耗很多时间在非“内容性”的流程/信息确认沟通;不太喜欢对接很多陌生人,进行浅层沟通;不太喜欢流水线的岗位;不太喜欢等级森严、只能听命令的工作环境
day14 0604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4章 摆脱困境
总结:
第三章讲的主要是“寻路”,即通过记录心流的“美好时光”,职业中感到能量耗竭的事情,来寻找适合的事情和方向。第4章则是确认了不适合的事情之后,如何做出改变和调整。
摘抄例子:对自己的梦想,约翰只看到了一种解决方案——他必须骑驴穿越大峡谷。如果他能退后一步,承认自己的解决方案实施起来耗时太长,而且成功的可能性太渺茫,那么他就可以重新定义“骑驴穿越大峡谷”这个想法,比如改成“纵览大峡谷风光”——乘坐直升机、坐船或者徒步都可以。
想法:僵化的执念 一方面给人带来求而不得的心理压力 让人产生落差感 另一方面让人错失了追求意义的机会 求其形却忘其意 最后浪费的是生命中无数个可能性
摘抄:“其实有时候想用一种特定的方式做某一件事可能源自一直想实现的梦想,如果换一种方式或者途径,那么这件事传达的结果可能一样但是本身做这一件事的意义就消失了. 可能还是自己太执拗了吧”
day 15 0606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5章 制订你的“奥德赛计划”
回顾:书籍的第一章讲的是从健康/工作/娱乐/爱四个角度分析自己的人生现状 第二章是创建自己的人生指南针(主要是工作观与人生观)第三章是寻路 通过记载“美好时光日志” 记录自己的心流时刻 能量高 能力低的时候 来了解自己 第四章是摆脱困境 即发现在记载不想要的道路时 意识到“锚问题”即行不通 但把你固定在一个点上无法前进的问题;这个时候的解决方法是 重新定义问题 寻找解决的途径
第五章的名字比较有意思,“奥赛德计划”代表什么呢?书中提到“《奥德赛》是古希腊大诗人荷马的代表作,该史诗讲述了奥德修斯海上漂流的故事,作者借此隐喻人生如一场探险。因此,我们需要花些时间,想出多种方法,帮助你开启人生旅途的下一个篇章——你的需求。”
这一章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他犯了一个常见的错误:他认为有一种“最好的方法”能帮助他拥有幸福成功的人生,他必须找到它,否则他就不得不退而求其次了,甚至更糟糕。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都拥有足够的精力、天赋以及兴趣,可以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每种生活都可以是真诚的、有趣的,而且可以创造出价值。>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感觉很踌躇,不知道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最应该走的那条路。而这一段时间,慢慢接受了“your career is a winding road.”人生或许没有最优选择,首先需要摒弃的是这种固定的思维,而应该把想法放得更开阔一些。
在这一章中,作者提到,在设计人生时,最有效的一个方法就是设计多种人生计划。这一章的任务是,写出未来5年的三个版本的人生计划。其中需要考虑四个大的角度,1. 看得到的资源(距离、时间、金钱)、2.一致性(计划和你的人生观与工作观的匹配情况),3. 你的自信水平(你是否相信自己可以做到),4. 以及你对这个选择的喜欢程度。
另外,三种计划可以是:第一种选择——你已经在做的事;第二种选择——如果你突然无法从事正在做的工作,那么第二种选择就是你想要做的事;第三种选择——在不考虑金钱和形象的前提下,你想做的事情或者你想过的生活。
我的简单构思:
1. 互联网教育/知识付费/用户运营/社群运营
2. 英语老师
3. 自由职业者/创业者/?
day 16 0608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六章
这一章主要的收获在于,“原型设计”这个理念,即当你对于某个领域有兴趣的时候,可以以比较低的成本去尝试和试错,快速迭代,贴近真正的目标。
书摘01
>> 思维误区:如果我全面研究了有关计划的所有数据,那么我就一定会成功。
重新定义:我应该进行原型设计,从中发现可选计划中存在的问题。
书摘02
“小范围尝试,快速吸收快速迭代,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核心专注发现”
>> 进行原型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出有建设意义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偏好和设想,迅速重复反馈,逼近目标,为我们想要尝试的人生路提供前进的动力。
书摘03
>> 进行原型设计主要是为了提出有建设意义的问题,暴露出我们内心深处的偏好和设想,迅速重复反馈,逼近目标,为我们想要尝试的人生路提供前进的动力。
书摘04
>> 原型设计并不是指在大脑中进行思维实验,原型设计必须是现实生活中的一次实际体验。有益的数据只存在于真实世界中,原型设计最好的方法是亲身参与到你感兴趣的领域,这样才能获得所需的信息。
总结:想要走进某个领域的时候,不一定要准备得非常是那个非常非常充分,有一个样本点,开始局部尝试,然后继续。
在人生原型设计上,学到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是进行人生设计采访,即找到正在从事你心仪岗位/职业的人,向他们咨询了解,比如他是如何开始从事现在所做的事情的?他是如何获得该专业的相关技能的?如果我现在从事他现在的职业,会怎么样?这是其中一种方法。
另一方面,可以参与原型体验,例如,花一天的时间在自己喜欢的行业进行观摩,例如自己创建一个探索项目,然后试验一周;或者制订一个历时三个月的实习计划等。通过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去体验你设想中的原型。
Day 17 0610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7章
读到与求职比较有趣的一个点是,“通过投递简历的美国人求职的成功率不到5%。90%的人正在使用的方法,其实成功率可能只有5%。” 很有意思的是,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求职方式,却反而是最低成功率的办法。作者提到,“标准模式的失败率之所以这么高,是因为采用这个模式的人都错误地认为,适合自己的完美工作就在那里,正等着他。”
书中提到了以下几个原因:
1. 公司在网络上发布职位时,使用的都是通用性的职位描述,以期得到尽可能多的申请,而投递者未必能匹配到招聘者真正的需求。建议了解一些招聘的内幕信息,对招聘者会非常有帮助,提高匹配度。
2. 网络上的职位描述通常并不是由人事经理或者真正了解该工作的人写的,意味着有一些隐性的重要要求没有列。
3. 职位描述几乎从来不会写出成功获取这份工作所需要的重要条件。
今天读的这个部分给我的启发点在于 1. 找到途径快递低成本试错,体验自己想尝试的职业方向。2. 向有经验的人取经喝茶,了解实情。3. 思考求职真正最重要的重点是什么,那么为什么漂亮的简历不一定能获得心里完美的岗位?
比较干货的简历部分的建议是:
1. 在数据库中,简历是通过关键词检索从而“被发现”,而关键词一般都来自职位介绍中的词汇。因此,要想提高自己“被发现”的机会,在简历中要尽量使用招聘公司在第一部分描述的岗位要求里所使用的词汇。
比较干货的面试的建议是:
在“筛选候选人”时,企业就是在寻找技能匹配。一旦进入了面试流程,自己就要精心设计一个“一致”的经历。例如,“如果自己正在参加一个垒球队的选拔,而垒球队经理需要一位投手。那么,你不应和他谈论收集棒球卡的爱好或曾取得一些小型棒球比赛的胜利,也不适合谈论你做棒球形状蛋糕的爱好,你只需谈论投球就可以了。”
总结来说就是,1. 明确对方雇主的真正需求是啥(通过一切方式多多了解) 2. 你有什么技能与这个岗位匹配 全力展现
day 18 0611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8章 好工作是设计出来的
前面一章提到了“通过在网上给公司投简历是最常见也是最低效、成功率最低的方式之一。”最开始看到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有一种被点醒的感觉,这就像前面有块玻璃,想要到达窗外,但是依然试图通过用力冲撞玻璃实现目的的小飞虫。实际上,明明是有更好的方式去寻找职业方向和工作机会的。
回顾了一下,4月份我找到的这段实习其实也是通过朋友圈看到以前我的学员、兼加入过我的学习打卡组的朋友发的。因为我们认识,她对我也有了解,所以周六我发了简历给她,周日就跟主管、boss面试通过,周一当时就入职上班了。的确我自己也不是通过互联网海投OR大公司网站投递获得的工作机会。
另外我也想起了大四的时候,当时舅舅在中兴通讯工作,帮助我联系了对英文有要求的海外市场岗位进行了内推,省去了很多环节,进入了主管面试和终面(虽然面试通过了,不过当时最后因为该部门当时没有编制名额凉凉了)。这两段经历让我意识到,的确在职业雇主选择上,人们还是更愿意相信有熟悉度和信任感的的人员。
书里比较有趣的是一个案例,讲的是“库尔特毕业于耶鲁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他投递了38份简历,但一份工作邀请也没收到,用传统方法找工作的失败让他非常沮丧。当意识到自己在找工作过程中要运用设计思维时,库尔特便停止了投递简历,开始进行人生设计采访。他对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人一共进行了56次诚恳的原型对话,通过这56次对话,库尔特收到了7份高品质的工作邀请,他接受了其中一份工作。他现在所在的这家公司不仅离家近,而且他的上班时间是弹性的,收入也十分丰厚。这份工作是关于环境可持续设计的,正是他感兴趣的领域。他之所以能获得7份工作邀请,并不是通过找工作,而是通过询问56个人的故事经历得来的。”这个故事也很好地说明了找工作机会的思维转变重要性。
day190612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9章主动选择幸福
前面两章主要提到求职和找工作的内容,而这一章则着重教我们如何做出人生的决策。
书中提到,在人生设计中,选择过程包括4个步骤:1)需要收集并创建一些选项2)然后进行筛选,缩小范围3)做出明智选择4)放手去尝试。
这里比较值得着重强调的是1)先给自己足够多的可能性和原型设计,先不要框住自己的思维,在某个固定的点上僵硬地尝试。2)但是太多的选择可能性,就等于没有选择。因为人的大脑在面临过多的选择时,反而很难做出选择。所以缩小选择范围也十分关键。
对于这一章我感受比较深的是,我在最开始的探索阶段其实做的不足,容易停留在某个自己看得到的点、接触过的领域,而不是主动开拓不同的领域,开拓和了解不同的可能性,只给了自己一小部分接触的领域,比如职业规划、教育培训、知识付费等,但实际上自己还有很多可以挖掘和尝试接触的行业。
联想之下,印象比较深的其实是最近实习期间,问过boss一个问题,对于一个有着最大机遇但是有着较大潜在风险的选择,如何决策?boss说,这取决于1)你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和范围是什么2)有没有备选方案?这个做决策的思维角度也还蛮有意思的。
day20 0614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十章 你可以对失败免疫
我挺喜欢这章表达的核心主题,它让我想到了三个重要的理念。
第一个是,你的职业发展道路是曲折的,your career development is a winding road.这句话也是我看过的boss职业视频里的第一个印象深刻的视频。我的boss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工程专业,最开始在名企做了玩具设计师。虽然工作高薪也舒服,但他总感觉并不适合自己,也不能让他对人生感到有激情。后来他决定要改变人生道路,去读了MBA,并且在他不熟悉的商科领域和计算机领域开始了新的工作。再后来,他又创建了自己的猎头公司和职业发展培训公司。人生也许没有真正的失败,只是一系列得尝试和不断试错,在最初的时候,不是给自己定一个“死”的结果目标,而是在心里明确一个可以贯穿的信仰目标,然后根据这个大的想法,去不断试错和接近真相。
第二个是,思维误区:我们以结果评判我们的人生。重新定义:人生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比较有趣的是,作者提到“设计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人生,这也就意味着,本身“设计人生”,试错过程就是一个过程,一个部分,它没有失败可言,它只是帮你识别与确认你其实并不那么喜欢和适合的事情,帮你理清“你想象中的成功”与现实的差距,以及帮助你离真相更近。
第三个点是,如果你真的对某个事情很有热情,很憧憬,当你不断在这个方向坚持,不断积累,你最终会拥有为某种机缘,与这个目标产生链接。但另一方面,这不意味着固执,在一开始并不适合的时候,要学会及时放手去寻找其他机会,同时保持与你心仪的目标相关的事情的联系。
day21 0615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第11章创建团队+完结
花了一周的时间每天佛系读一章书+200字书评,今天终于完结了这本书,想要给它五星。
今天这一章给我的第一个印象点是,我们是群居动物,在设计人生时,不要孤立地去思考,而是要链接到朋友、家人与社会环境。有的时候我们在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时,会无意识地只想到了自己,而忽略了身边的人与环境。“共同创造是人生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设计思维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你的人生设计中不可能只有你,还包括周围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上,你和其他人一起创造着你的生活。如果你发现自己独自站在镜子前,试图解决某个生活难题或是想弄清楚人生的意义,并且一直希望找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后再采取行动,那么你可能需要等上很长时间了。”
第二个印象深刻的点在于,“引导和建议”的区别。不知道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纠结于某个选择或者陷入某种困境求助他人的时候?当你求助他人时,他们是怎样回应的呢?“建议者”会告诉你他们的立场和看法,而“引导者”会努力帮助你发现你自己的答案和想法。我自己也是特别喜欢“引导者”这个词,也就是英文里的 “facilitator”,帮助别人把他们的想法外化,帮助他们自己找到自己的答案也许比把自己的经验传送给他人更好吧。
第三个印象点是一下这一段话——我们不想有人在我们的葬礼上说“戴夫擅长写作和沟通”,或者“比尔善于选择优先事项,并迅速采取行动”。生活不仅仅是薪水及工作业绩,我们还渴望被爱,为世界做出贡献。我们希望尽自己所能,让我们人生有足够的目标和意义,幸福快乐地度过一生。
这段话是今天最喜欢的一段话。也许现在有些事情在我们眼中很重要,但是在我们临终之时,我们可能会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和幸福感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