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如果你还在套用老一套的理论、懒于动脑、固步自封,你将会被这个时代所淘汰。惟有改变既有的思考模式,放弃对过去成功经验的迷恋,学习有创意的思考方法,方能找到正确的出路。
每个人的生活都是一种“认知—思考—产出”的过程,无论是什么事情,都无法逃脱这样的规律。只是有的人认知角度不同,成为了某个领域的技术专家!有的人思考的深远,成为思想家!有的人善于抓住产出需求,于是成为了商人!
人作为区分于动物的“高级动物”,最大的区别就是在于思考。
-----因为思考,人学会用各种器物当作工具,成为人类进化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
-----因为思考,人类有了进化的社会过程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因为思考,人类的智慧突飞猛进!
-----当然也因为思考,有人的思考力崩溃了:成为了精神病!
我们几乎所有人在漫长的十几年的学习过程中,已经从家长、从老师、从学长、从同学等周边的人那里学到了思考,以及思考的习惯。这个思考习惯,几乎就是每个人独有的思考技术!
大前研一在标题为第一章的“转换思路”中,强调了我们需要改变一下传统的思维方式,去有“逻辑”的对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思考,传统的思考方式仅仅是对问题的现象进行讨论进而得到所谓的结论,大前研一认为,这种“结论”根本不存在确切的证据,不能称之为结论,只能算是假设,那么,什么才是结论呢?大前研一指出:分析问题得到的结论必须是能解决问题的对策,否则一切都只是假设。
那么,又是如何分析问题从而得出解决方案的呢?《思考的技术》一书中据此进行了深刻的探讨。首先,有逻辑的思考问题,不能只看现象不问根本原因,在第二步的时候,我们开始分析问题出在哪里,然后集中到问题源,弄清其中原因,从而对症下药,这时候我们能得到一些假设,也就是传统思维方式的所谓“结论”,第三步就是搜集足以论证这个假设的资料,最真实的资料往往源于现场,有时候自己亲临现场去做调研、去做访问,往往能更准确的找出原因从而成为假设的一个论据。在多个证据支撑之下,假设成立,同时也能得到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进而可以得到我们所要的结论,但是这还不够,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我们还需要针对得到的结论展开自我辩论,重复的否定自己,避免一些细节问题影响了整体结论的实施。一旦发现自己因为疏忽或者有新的论点威胁自己的结论,也要不怕归零,重头开始。
我个人认为第一章是全书的核心主题,而第二章是第一章的一个延续,就是如果把这个结论传达给领导者亦或者如何传播给下属,进而得到切实的执行。大前研一认为,组织一个符合逻辑的思路方法,提出具有逻辑的建议案,同时附加一些细微零碎的执行计划,或许能从自己的实际行动中打动领导者,当然,空口白话的事肯定不能做,这时候就要归功于第一章你所做的努力了。证据!没错,你为什么提出这个建议案,你为什么认为公司的某些制度或战略存在问题,请提供证据,任何一个企业的高层都不可能轻易接受一个存在“敌意”的建议案,即便你是对的,你拿不出证据也是枉然,甚至,你的证据伤害了其他人,出于自保,也有人会阻碍你的建议案,所以,为了你的目的,用别人能理解的逻辑去详述,用温和的方式去论证,即使证据强硬,你也要事先与那些人做好沟通。在执行的时候,还要注意执行者的情绪问题,抵制?还是欢欣鼓舞?这都会影响到提案的顺利进行与否。
大前研一又在第三章中强调了“本质”这个词语,只有每天锻炼思考能力,我们才能学会洞察本质的能力,而这里,我们从问题的现象中洞察它的本质,坚持对事,面对事实,才能取得成功。就好比一家存在不同声音的企业,只有在内部的不断否定中,才能使企业不断地发展。
第四章讨论了非线性思考,他认为,所有的问题都有原因,能够理解原因就可以找出可以说明和无法说明的部分。遇到无法说明的部分,不断地询问“为何如此”,也许你能从中得出别人没有想到的结论,大前研一指出,现在的大学不应该单一的考察学生的知识,更应该考察思考方式。知识是在构筑一个思考的仓库,是固定思维方式,而思考是替自己储备智慧,是管理仓库的能力。
第五章保持疑问就是解决问题的源头,我们如果想要让自己源源不断的产生新的创想,新的构思,就应该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去走不同的路,看不同的风景,其实,“思考”就是对自己提出疑问,你是否在乎能时刻否定自己从而提炼出符合实际的“结论”,决定了你能否让构思大量涌现。思考的积累程度决定你往后的决策力度。
第六章是放眼未来的,如果你能预测未来,你会如何做呢?大前研一认为未来并非不可预测,只要你将功能细分,一一思考,就能看到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比如互联网的发展会导致那些追求工作效率的岗位濒临失业。
第七章开拓者的思考:不要害怕,放手去做。去思考有没有方式能够产生10倍的商业效率,而不是1倍,2倍。实体经济的世界中,企业的价值是依据未来期待收益所换算来出来的净价值,但是,处于看不见的新大陆中的企业,则是根据将来市场占有率的期望值,来决定企业价值的多寡。因此才可以做到用自己资本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的巨额资金,去吞并比自己更强大的企业。
也许并不算总结,但我借用一句话来论证一下,否定之否定促进事物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