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来到家中居住,看到不足10平的小屋中摆满书的书架,一副像研究古生物一样惊讶地看着我,我的天啊,工作那么累,那么忙,你还买这么多书干嘛?看书到底有什么用?
平时伶牙俐齿的我,在那一刻却被朋友问住了。我喜欢读书,这一点我一直都知道,但那种细细碎碎的感觉在那一刻我却难以用语言去完整表达清楚。对于朋友疑问的“哑口无言”,一直让我耿耿于怀,事后细细想来,于我而言,读书已经成为一种习惯,看到好书难免心痒难忍,遂买之,藏之,至于为什么要读这些书,甚至是为什么要读书,我从来没有仔细思考过,更没有想清楚。作为一个想不清楚一个问题,就焦虑的天秤座,好读书,原因不能不求甚解。
追本溯源,回首过去将近20年的读书时光,儿童时代的小屁孩儿时期,家在乡野之间,格林童话的魔幻,智慧童画中的神奇故事,甚至语文课本中不可思议的生活,都让我沉浸在那些未知而美妙的世界不可自拔,那时候读书是我了解这个世界的窗口,有一种翻开书即是整个世界的感觉。
渐渐长大,我读书的种类越发庞杂,课本、世界名著、言情武侠魔幻恐怖小说、历史、人物等等,在好奇心的驱动下,我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书中的知识,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想象世界中进进出出,在课本中汲取知识,在世界名著中品尝人生悲欢离合,在历史故事中丰富见闻,在各色小说想象世界中驰骋。那时,读书让我可以解决学习生活的问题,在闲暇时刻怡情自嗨,在朋友面前高谈阔论。
到今天,因为工作上的需要,因为喜欢设计,因为想要认识自己…广告营销、设计、心理等林林种种的书籍成为了我的架上宾。
在浩渺书海中,我曾茫然不自知的摸索前行了长长一段路,我曾以为,读书不需要理由,挑挑拣拣,边走边看就好。蓦然回首过去,那些熬夜读完的名著小说我却不能回想起主角的名字,曾经牵引我的情节再也无法从我记忆中提取,那些深以为然的道理在我面对现实问题时却毫无用武之地。因读书自娱的片刻欢愉与打游戏获得的快乐其实也无本质区别。在朋友面前涛涛不绝的观点知识也只是拾人牙慧而已。纵使博闻强识,奈何如今处处可百度,想来我的脑袋也比不过越来越强大的大数据和人工智能。
我们很早就知道书中没有颜如玉和黄金屋,但读书却成为了主流的政治正确。当我们渐渐长大,十年寒窗苦读,竟然比不过百度,甚至小学没毕业的男同学。网上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也成了大家热议的话题。那是不是现在的我们就不需要读书呢?百度和实践出真知足矣?答案是,当然不是。在媒体爆炸,信息爆炸的今天,历经岁月淘洗的好书依然是最值得我们相信的信息源。而且是一个可以让我们系统了解与学习某项知识,某种方法论,拓展世界观的工具。浮世喧嚣,在人人都可以发声的时代,观点太多,逻辑与事实太少,我们愈加忙碌,辨别信息的真实性也越来越难,百度出来的是良莠不齐的信息。换个方向实践出真知确实没错,但没有知识的引导,无异于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关于读书的理由,偶然读到培根的《论读书》顿时如醍醐灌顶“有一技之长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书籍也只是信息的一种载体,读书其实就是获取信息的过程,只是这些信息在时间和实践的猝练下为我们指示的道路更加准确。学以致用,读书的目的不在于读书是一件政治正确的事情,而是在于它能帮助我们找到一条答疑解惑,判断事物,解决现实存在的问题的道路。
回到最初的问题,为什么需要读书。答案就是,面对未知的世界前行,好书告诉我们不必慌张,它会交给我们一些相对准确的线索和方向,而如何去解读就全凭各位的本事了。
如需转载,请简信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