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的辉煌时刻,我们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不禁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而感到自豪。75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通过聚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推动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中华大地绽放出愈发绚烂的民族团结进步之花。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学校,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共同奋斗,铸就了民族团结的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谱写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壮丽史诗,民族团结进步的阵地不断拓展,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数不胜数。。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工作,通过发放救济粮和生产工具等措施,帮助少数民族群众渡过难关,实现了各族人民翻身解放的历史性转变。改革开放以来,对口支援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政策的实施,更是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生活处于极端贫困状态。20世纪50至70年代,城乡居民生活得到了逐步改善,但农村贫困问题始终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实施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的扶贫开发,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
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过程中,经济发展成果显著。民族地区日新月异的变化,得益于一项项政策和资金的落地实施。西部大开发、转移支付等政策措施,为民族地区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民族地区群众生活蒸蒸日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
在全国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地区和单位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这些示范区和单位在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互嵌”为导向的民族团结进步阵地正在逐步拓展到企业、乡村、机关、社区、学校等基层一线,民族团结一家亲的佳话不胜枚举。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新中国成立后,各族儿女投身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共同构建了以“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为主题的国家文化叙事体系。近年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等编纂工作的推进,以及红色基因传承工程的深入实施,更是增强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社会事业方面,党和国家也采取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推动民族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对口援藏、援疆等工作的开展,为边疆地区送去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医疗技术,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谊。
展望未来,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向前发展。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