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一)

前言

其实这一篇是继“走向创造的境界”和“认知星球”之后的一篇文章,所以原打算命名为《走向创造的境界(八)&认知星球(二)》。它也是对于笔者对之前将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进行整合的一篇文章。但是从书写这篇文章开始就要融入系统思考等内容,同时在文章当中说明系统思考在设计思维中的作用,所以就此改了文章的命名。

文章将按照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所说过的名言来安排这篇文章的行文思路,也包含了这个系列,以及之后所有文章的一个行文思路。

注意你的想法,因为它能决定你的言辞;

注意你的言辞,因为它能主导你的行为;

注意你的行为,因为它能变成你的习惯;

注意你的习惯,因为它能塑造你的性格;

注意你的性格,因为它能决定你的命运。

——撒切尔夫人(英国前首相)


不论是认知,情绪,动机等我都将它归纳进了“想法(思想)”当中。当然也包含了所谓的设计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系统思考等等之类的内容,上述的“想法决定言辞,言辞主导行为,行为变成习惯,习惯塑造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就是我个人认知星球中间最核心的一级关联。这里的一级关联稍显具体,但是明确。另外在其他的地方也有这样的概念“道——术——器”其实说的也是一个事物的习得方式,但是不如上述的具体。

回到正题,这篇文章所要探讨的设计思维的内容,偶然翻起的一本书,在《设计思维与方法》(陈楠 著)中开章第一节就说了上述的内容,即从想法到命运的过程。但是书中更加注重的不是从想法到命运的归纳说明,而是完全相反,从命运谈起,即一种演绎的方式,于是文中得出了一个这样的概念,具有思想的行为可能会成为辉煌命运的基础。文中有两段这样的话值得深思:

第01节 良好设计思维的形成,从“性格决定命运”谈起

这似乎是有关哲学或心理学方面的讨论,这是一个经典的命题,是一个对于因果效应精辟的归纳,它是一连串的提问与还原性的回答:性格决定命运,习惯决定性格,行为决定习惯,思想决定行为。我们尝试将这个逻辑顺序倒过来想一想,会得到这样的结论:日常习惯行为是生活、事业命运的直接导致者。这并不是一个宿命的说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演绎推导的结果。其实,我们研究企业与品牌的命运也是通过他们的行为展现在使人面前的点点滴滴,通过演绎法能够推导出行为背后隐藏的东西。

如果从狭义的设计角度谈这件事,我们也可以明确设计的使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改变,使企业、品牌的诸多行为、理念与视觉识别的展现成为其成功命运的必然性逻辑基础。

本文将从整体上先去思考设计思维中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然后在适当时机去简要说明科学思维和设计思维各自的内容。重点还是在以设计思维为主将其它的思维方式融入其中的一个过程。

总结一下,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从上述图中需要明白的几件事

1从归纳法来看为顺时针,即撒切尔夫人说的话,从演绎法来看即逆时针,即设计思维需补充的内容。两者综合起来,其实言辞是一个关键的部分,而言辞也可以用文章的形式来表现,皆是文字,一个说,一个写。

2顺逆方向应该如何结合,顺时针时常是我们脑中已具备的意象,而逆时针则更多是在你观察人事物时便于深入了解的思考方式和再生成的意象,前者是学习,后者是反思,这两种方式的结合才能称作是专业。

3注意其中不论是哪一个环节都不是轻易就能做到的,何况要完整的执行和思考整个过程那就更是困难重重,因此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们就会犯思想肤浅,言辞笨拙和表达欠缺,关键行为不能重复持续,习惯恶劣,最终命运平平的问题;前面说的是没想到和逃避,后面要说的则是当人们开始想要有所作为和改变的时候,总是在某一个环节上过多的投入从而忽略其他环节导致的一些问题,比如所谓的“想太多”,处事圆滑,行为不经大脑,一味遵循规则的制约等等。其实这两类问题都是没有从整体上去思考整个问题,整体的认识人事物所导致的。然而当你用整体的思维去看待所有问题的时候,你便会发现,不论是对待自己还是对待与你产生的所有联系以及看似无关的整个宇宙。你都会有新的思考,不会只从部分和单一要素去看待这一切。于是你再看上述提到的问题,也许就都不是问题了。这也是我为之努力做到的一点。

4上述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有所领悟,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整合使用,所以只有经过许久的时间,才能得出效用,但是在此之后便会是以指数级的速度快速增长。

设计思维

其实在看待设计思维的问题上就是借助上述的整个核心框架来进行的,只是把它套进了设计领域,然而对于个人而言,它却不仅仅是“套进设计”而已,它还是一个由上述循环所扩展开来的二级核心,是我看待一切事物和宇宙的基础思想。你说这样会不会形成模式,然后就被禁锢了,我觉得不会,之所以选择设计思维,不仅仅是因为这是个人专业和所感兴趣的内容,这还包含了其本身更多的特性,如艺术思维所具有的开放性,它能保证系统的熵变问题,等等。具体的内容将会在下文中去展开细致的内容说明,这就是本节开始要探讨的设计思维的问题。

首先说明下文中的两个关键概念,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

相对而言,科学思维,可以看做理性思维为主,艺术思维可以看作感性思维为主,在这里只是简单地划分一下,重点还是在于两者的关联和相互作用上。

如需了解更为详实的内容可以等笔者之后做一个归纳,也可以直接参看以下几本书目

《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 著)

《走向创造的境界》(周宪 著)

《设计思维与方法》(陈楠 著)

(简要说明一下书中对于设计思维抑或者说是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关系的部分大致的内容分布情况,对于《艺术设计概论》(李砚祖 著)其实有一节是专门讲述这个问题的,(参看“设计思维”一节),但是就书中的内容而言,概括性过强,不便于理解;因此可以看看《走向创造的境界》(周宪 著),整本书中都散落这一些与此相关的内容,可以作为强力的理论补充,主要是从认知(参看“艺术创造的认知形态”一节),人格角度(参看“艺术创造力的人格心理”一章)和历史观角度(参看“艺术创造力的历史悖论”一节来说明两者的差别。当然,具体也涉及神经病学和创造心理学中的焦虑等问题。当你看完《走向创造的境界》后再回去看《艺术设计概论》关于设计思维章节中关于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区别与共性以及艺术思维在设计思维中所占比例和重要性上的问题你就会更加明了。至于《设计思维与方法》(陈楠 著)这本书说的内容更多的是从术和器(即运用)的层面,并举出多个案例来说明设计思维的运用问题。可以放在最后看。

因此,根据人们对于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理解,相对而言,可以简单理解为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抽象思维(概念,理念,数字,公式等)和形象思维间的差别。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艺术当中也是有超现实主义和抽象主义的区别的,但这是在艺术的范畴中讨论,不是在设计思维的范畴来讨论。在《艺术设计概论》中还提及了,设计思维是以艺术思维为基础,同时与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方式,且艺术思维在设计思维中具有相对独立和相对重要的位置,艺术思维是贯穿始终起着主要的或是决定性作用。另外还指出了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都具有创造性特征,所以设计思维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且它具有非连续性、跳跃性,在设计思维中体现着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的一种平衡关系。所以这里还涉及到了艺术创造力的问题,这在之前的《艺术创造力的本体论思考》(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1UJ2fJ3qA4Ar2R5VSV0XYY-5)中已经做了归纳,可以参看文章。最后插一句题外话,从上述的描述中无处不体现着系统思考在设计思维中的运用。至此就要开始探讨设计思维和系统思考之间的关系了。

所以归纳一下从设计思维出发我们可以有几个方向的问题可以探讨,第一,设计思维本身而言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设计思维,如何使用设计思维,这个问题已经在上述内容中已经有所回答了;第二,设计思维所包含的两种思维,科学思维和艺术思维,科学思维中有哪些重要的思维方法(第一性原理)可用于设计思维当中。同理,占有主要位置的艺术思维又有哪些重要的思维方法,第三,设计思维与具有共通性思维方式的关系,如系统思考;第四,那如何将设计思维和认知星球的概念相结合呢?即本文开篇第一句所提及的内容,这会在最后来进行说明。

设计(艺术)思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其实在“设计思维”一节中也提及了设计思维中是以艺术思维为主的,所以艺术思维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则要在这里先理清,比如在艺术思维中时常出现的认知,直觉,顿悟(包含直接导向问题解决情境和不期而遇的灵感),情绪,动机,人格等词语,以及对个人具有启发性的其他词汇,如智能等。

另外,回到文章开始本文是按照思维到命运的双向循环图来构建和论述设计思维的问题的,所以关于“思维”层以外的言辞,行为,习惯,人格等内容都会在“思维”层问题的初步探讨完成后才会开始论述。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不会提及过多关于此外的内容,可能会放在之后的文章去归纳,例如这里需要提到的是关于人格方面,在笔者《走向创造的境界(三):艺术创造的人格心理》(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1yjR020xXA8w2tAjR302IqC9)一文中有过归纳。何况单单是“思维”层的内容也不可能在一篇文章中去讨论完,这只是设计思维的开篇第一篇文章。

(以下所要论述的内容中也包含着艺术与科学的比较,暂时先放在这个位置一同论述。另外关于科学思维的拓展与融合暂时先不再本文中做讨论,如批判性思维。留一个深坑~)

直觉

这里先引入认知形态的概念,从大范围来切入。《走向创造的境界》一书的作者归纳后将认知形态分为两类:弥散认知和范型认知,而在艺术创造中也存在这两种思维的综合运用,笔者已经在《走向创造的境界(六):艺术创造中的直觉》(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06kerA1j6Akx2qBbaJ38yMp2)一文中已经做了较为完善的阐述了,这里便不再赘余,简要的拿出这两者的特征让读者了解一下:

弥散认知:下意识(前意识和无意识),原初过程,直觉,发散思维,整体,部分在整体层级系统的位置,不同方向的探索,自由联想,本我。

范型认知:意识,继发过程,智力,辐合思维,单个要素间的关系,逻辑推演,有分析到综合,指向一个正确答案或相对唯一的确定答案,超我。

在弥散认知的特征中就包含着直觉这一项,所以艺术创造中的直觉可以用文中关于弥散认知和范型认知的归纳来回答。另外文章中还提及了关于日常直觉的问题,这是笔者在为了说明直觉在艺术中的作用所生造的一个词组,其实在除去有关艺术创造类的书籍和资料,特别是科学思维类的书籍中时常把直觉认为是一种不经大脑,用处不佳的一种感知和认识事物的方式,尽管也是将其与范型认知相对应,但是在此类情境中主要是为了凸显科学思维的重要性和运用。所以在理解直觉的概念的时候你需要分清的一个事实就是,艺术直觉和日常直觉其实两个概念,艺术直觉更像是一种“被教育”(例如,经验和习惯的作用)和具有某种智能的直觉(这一点主要体现在灵感上),而不单单是日常直觉所看到的不经大脑,毫无逻辑规律可言的行为现象,是第一反应,刻板印象,抑或是习惯。

他们所讨论的重点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例如艺术中的直觉探讨的是整体性的问题,而日常直觉更像是对具体事物的瞬时回应,不一定是整体的,更可能是偏向部分甚至是单一对象的思考方式。例如,在后文中会提及的艺术感受力的描述中关于艺术感受力是一种卓越的认知能力这一点的第一级定势中所谈到经验的积累会使的这些定势以自动化的形式呈现,使艺术家不假思索地作出有效反应这一点上,就已经体现出了艺术直觉是“被教育”的直觉。

在这一维度上直觉——艺术思维——设计思维和系统思考有着内在的联系。然而要想发挥出艺术直觉的效用,就要将弥散思维和范型思维综合使用,就要将直觉与理智相结合,这样才能发挥大的效用。然而这个规律不仅仅是适用于艺术设计这一件事,它还有这更广阔的运用空间,即从大范围来说设计思维其实可以解决多个领域的问题,文中也指出了在除去艺术设计活动之外的如“学习战略”的问题上运用,这一点值得今后持续挖掘。

灵感与顿悟

在《走向艺术创造的境界》一书中有一节是关于“灵感顿悟与“啊哈”现象”的内容,其中对于灵感这个问题上的说明不是从认知的角度而是从情绪的角度进行分析,想来也是合理的,这样能更为直观的说明灵感与顿悟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主要是表述了一种惊喜感和亲切感、熟悉感。

笔者之前的文章《走向艺术创造的境界(二):艺术创造中的智能》(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0Dsat03Ce4mm2ASq8R17YhmD)其实本质就是在探讨灵感的来源,然而这篇文章却不仅仅是从情绪方面来说明问题,而是借助了在得到app的万维钢《精英日课》中听到了一篇关于《灵感来源:认知抑制解除(大胆尝试新想法)+智能》的文章中提到的概念,重点从智能这个概念上,从认知,情绪,动机三者中同时说明问题。

直觉与灵感

又要提到《走向创造的境界(六):艺术创造中的直觉》(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06kerA1j6Akx2qBbaJ38yMp2)这篇文章了,里面提到了直觉的两个特征直观和顿悟,然而顿悟一词在上一小节中也提到了。我想关于灵感的问题的说明恰好也解释了艺术直觉和日常直觉的不同吧。至此,还需要提及一件事就是关于“跳跃”这个词,在日常直觉中容易犯跳跃性假设的问题,这是一种惯常的跳开理性思考的环节做出的假设,这会让我们缺乏理性式的深入思考,缺少发现理性式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因此《好好学习》的作者提出需要通过反思的行为去避免以上错误。然而如果读者还记得上文中我们提到过的设计思维是一种非连续性的,跳跃性的思维方式,这里所说的跳跃性又是一个褒义词,那这两个跳跃性又什么不同呢?其实设计思维所说的跳跃性更多是指其中艺术思维中弥散认知的特征,它有着自己潜在的规则,就像《走向创造的境界》中在认知心理学和情绪心理学两方面对灵感这个现象做出的科学解释一样——电路理论,在现代神经心理学中“所谓的顿悟和灵感,无非是大脑不同区域里的神经元的信码非常规的突然连接,即一般所说的“电路理论”。”在艺术创造活动中,它并不是单纯的忽略理性思考即通过日常直觉而的出的结果,相反地是它是经由以弥散认知为主的认知方式指导下的大量工作的前提下得出的假设,这里的重点是在发现更多行之有效的可能性上,而前者更多是一种单纯刻意逃避,甚至是无意识的就略过的行为,这样带来的结果就不是行之有效的了,之后的文章也会提到灵感的出现是需要相当程度的认知能力的,特别是认知深度上要求。而后者则能更直接发现更多的行之有效的可能性。所以综上所述,这里不仅体现了科学思维或者说是范型思维的局限性的一面,也说明了以弥散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的重要性和优势所在,还说明了跳跃性假设在日常直觉和艺术直觉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和含义的问题。其实说到本质上的问题,《好好学习》一书还是理性主义为主的,全书的模型和框架是最重要部分的讲述内容,绝大部分都属于范型认知的范畴,至于说到探索也是有的,但是更多也是在范型认知的范畴,但是对于艺术创造而言,却是以弥散认知为为主要的,而且比范型认知探索的范围更大,可能性更多。其中直觉、灵感的本质都是在弥散认知上。至于对认知深度上的探索,艺术创造显得更深刻。

至此总结两点,以上几个关键词的关系就是弥散认知——灵感——直觉,且在直觉中区分艺术直觉和日常直觉两个概念。

设计思维与系统思考的关系

其实,《走向艺术创造的境界》这本书,还不仅仅是告诉了我们艺术创造究竟是什么和为什么需要艺术创造力,还告诉了我们如何拥有和保持艺术创造力。其实也就是书中所提及的在艺术创造的认知,情绪和动机心理学这三章中,我们是从创造力展开的动力学角度对它作进一步探讨,与人格心理学相呼应。所谓动力学角度,在笔者理解来简要地说就是加入了时间的维度。

回到设计思维和系统思考的过程中,上文提到了直觉到艺术思维中整合和综合的问题。另外从更大的一个范围——设计思维来说,其中也有关于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综合运用的问题,《艺术设计概论》一书有过这样的描述:

设计的创造性思维本身就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这种综合以艺术设计思维为主,但绝不排斥其他思维方式的运用和作用。思维的综合性,体现了思维的辩证关系。“辩证逻辑依据人类认识成果的总结和辩证思维经验的概括,早就向人们表明:在思维过程中,尤其是创造性认识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抽象与具体、分析与综合、归纳与演绎、历史的东西和逻辑的东西等等的关系。”多种思维方式的运用是根据设计过程的需要而决定的,它随着设计阶段发展的不同而各相适应。

(上述的一段话是值得反复思忖的,这里突然想到一件事,关于艺术思维或者说是设计思维中,意象,陌生化等词汇就暂时不在该文中说明了。)

至此,感到设计思维和系统思考有着内在的关联。那系统思考的概念是什么呢?

系统思考是一个能帮助你理解并解决现实当中复杂问题的概念,精髓在于处理真实世界的复杂问题的最佳方式,就是运用整体的观点,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细节的关系是这是一个由恰当(即非常重要)的细节构成的环境中保持开阔视野的问题。

姑且不谈复杂性的问题,就说定义中的整体,恰当的细节与艺术思维中提及的格式塔心理学,直觉的整体性以及绝对必要的中等限度的信息域。这都在讲述相似的事情,但是其本身由是一种科学思考的方式。《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 著)中所提到的实体,连接,主要时滞,悬摆与边界,增强回路,调节回路,涌现,自组织,反馈,自修正都是书中提到与系统思考相关的重要概念,却用了一种综合方式科学的富有逻辑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因为文中出现了大量的图形(系统动力学模型和系统循环图)。而关于系统思考笔者之前在《系统思考》一文中也有过说明。在这一点上恰好与艺术思维中所提到的直觉,灵感等问题互相对应,互相作用。所以它们之间的联系在这里先留下一个坑,待填~

认知星球与设计思维

提到了系统思考那就不得不提一下这几个今年大热过的概念,第一性原理,临界知识等等,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那下文就用临界知识一词来叙述。为什么要提及临界知识呢?因为在系统思考中由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根据复杂问题本身选择合适的实体,去研究彼此间的关系,并且用此来解决复杂问题本身。但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体,更加深刻的解释其实就可以使用临界知识的概念了,临界知识指的是来自与所有基础学科的最重要的核心理论。它与系统思考都是用于解决除去简单因果关系外的在此基础上更高一层的复杂问题。具体关于临界知识的内容在笔者的《假设——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好好学习〉感悟二)》(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1BQAN81QEk8g2gGcLE1hrqUn)一文中已经做了说明。

为什么需要说明上述的内容呢?因为临界知识同时也是构建我个人认知星球的一个基础核心概念,哈哈哈哈哈~通篇文章一直在引入新的概念,所以多一个认知星球的概念也是承受得住的。“认知星球”一词是笔者自创的,主要用于描述知识是如何在个人思维体系和大脑中进行思考与运用的一个词汇。如果考虑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话,就可以用“认知宇宙”一词来描述。其模型基础不复杂,且还在初步构建状态中,它需要靠不断提升认知效率,广度和深度来不断完善,当然关于认知宇宙笔者也有一篇文章《认知宇宙》(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1e9ZoU0dcAb-2Mah4O1xz7UC)来专门描述。

那认知星球或者说是认知宇宙和设计思维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走向创造的境界》中提到过这样一个概念——艺术感受力,什么是艺术感受力,即通过综合性的概念来讨论艺术创造力当中的认知,情绪和动机三方面的统一内容。也可说是艺术创造过程中的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动机过程的统一。通篇文章都是在讲述文章开始的循环图中的思想维度。而在书中所提及的关于艺术感受力的第一点就是说明了“艺术感受力是一种卓越的认知能力”。还有“卓越的艺术感受力是敏锐的情绪体验和表达能力”以及“艺术创造过程作为一种情绪性的认知过程,本身也就是一种动机过程。因此艺术感受力也就可以描述成动机唤起和保持的能力”的情绪和动机两方面,但是这里暂时就先不提及。需要着重说明的是第一点:“艺术感受力是一种卓越的认知能力”,此书作者认为“艺术感受力好,突出地表现在认知效率上,这种认知效率呈现在认知速度、广度和深度上。”但是书中着重在说明认知速度和广度的问题,对于认知深度的问题没有专门提及,刚好的是《好好学习》一书,即讲述临界知识的书中重点就在认知深度上的拓展和说明,所以两者在这一方面有着强烈的互补性和共通之处。

先说一下在《走向创造的境界》一书中是如何描述艺术感受力是一种卓越的认知能力的问题。其中分为速度,广度两点来说明,在速度上书中用了一个三级定势的概念来描述艺术家当即把握某种艺术情境的敏捷性,而达到的主要由于长期经验积累所造成的解决问题的行为的自动化的现象,而这三级定势分别是

艺术家有一种把一切客观现象都归诸于具有情感和生命力特征的意象和倾向。

不同部类的艺术家又以该艺术部类的特殊规则和要求对刺激做出反应,即是说,迅速地把感知或内心材料纳入特定一书创造的要求中去。同一情境,使人和画家,作曲家与小说家,都会把握和凸现不同方面或要素。

即时同时使人或画家,反应也还会体现出个人差异,每个成熟的艺术家都会以各自所具有的方式对情境能够做出反应,都必然要把自己的人格、素质、文化等带入创作过程,产生一种个人的认同,并使的艺术创作留下明显的个人烙印和风格。

而在广度的描述上说的就是主体感知、想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其中包含两点内容:

有经验的艺术家他们是从整体上完整的理解要素关联的,一下子将诸多要素组织到一个结构统一体中安海姆称之为一种力的构成型式,此外在细节感受力辨识力上也是十分敏捷,即它可以在整体把握的同时注意到许多微小的局部因素,精确而细微的辨识出细节的差异,从一个局部因素中体会到许许多多的意蕴。

卓越的艺术家总是能从一点有限的材料中引发出许许多多极为丰富的东西。

然而《好好学习》一书更加的体现理性主义的一面,且用了临界知识这一新的概念来重点说明通过加深认知深度来进行认知管理,与《走向艺术创造的境界》的艺术感受力所强调的内容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中的认知速度上所强调的经验在《好好学习》的作者看来却有着不同的看法。在提到反思这个行为的时候,作者有一段话是这样描述的:

当我和其他人花了同样的时间、经历了同样的事情时,自己的收获和成长却和他人完全不一样。我慢慢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不是来自于年龄,甚至不是来自于经验,而是来自于经验的总结、反思和升华的能力。

上文很明显的就不仅仅强调的是经验的时间积累问题,还强调了经验的再消化过程,当然关于这本书的感悟笔者在文章《假设——学习本身也是一门学科(《好好学习》感悟二)》(http://0e123665.wiz03.com/share/s/0e4zpB0qT4qJ2FDZX72rRqnF1BQAN81QEk8g2gGcLE1hrqUn)来说明。但是由于整体把握这个观点的相同性书中也提及了系统思考这一方法。

谈到这其实要说明的是如何选择合适的实体用来构建个人的认知星球和认知宇宙,其实主要就是通过认知管理,拓展认知深度的方式来进行的,当然在艺术感受力中提到的认知速度和广度则可看作是一个基础。

总结

这篇文章主要是设计思维的开篇,而该系列今后也会以设计思维为主,去拓展对其本身以及其包含的艺术思维和科学思维的认识,以及其他领域重要的思想也会在这里做一个融通。同时,需要说明的是该系列主要以上文双向循环图中的思想层次为主,关于,言辞,行为,习惯,性格等会在该系列中有若干篇的说明,这是作为基础认知框架和思维方式以及底层规律,第一性原理的纯粹讨论的一个系列文章。与之对应的设计思维为主的思维方式在其他领域的运用也是若干系列。至于关于具体的设计专业细分领域的探讨,也会以这个系列的文章为基础,从而展开单个专业细分领域的内容探讨。如果是这样,那就会有另外一个系列去专门叙述。这就是本人认知体系中的第三级思维关联了,也就是包含设计、其他领域及其细分专业内容。所以个人认知星球中就由这三级关联建立星球上所有的地下之物(植物的根),而长出的树就是某个细分领域中的一个个作品,他们构成了一片森林,树上的枝干叶片就是这个作品的框架结构和内容了。

至此,我的认知星球上已经有三块大陆,设计,其他领域知识,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联(即与认知星球间的关系,无论他们是有思维体系还是没有你都可以发现),这时你就可以去探索那些牛人的思维模型、方式和心里表征,这才是刻意练习,比如有人喜欢通过看自传或者看无剪辑采访来学习。另外,它们之间也是相互关联和影响的,简单的说就是他人之间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