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八月初,天气越发热了。阿三被父亲叫回来摘玉米。那玉米种在很陡的山坡上,距离家有一公里多路,若平地不算什么,很陡的山路就叫人望而生畏了。阿三间了几十年,这会儿又当“农夫”,勉为其难,发愁归发愁,还得回去,一方面怕日后父母亲骂,一方面也怕累死父亲。但在心里也嘀咕“种几千斤玉米做什么!又不值钱!有“嗨”不晓得“嗨”,真是贱骨头,驴子人——驮重不驮轻!”但也只是嘀咕,敢怒不敢言,阿三一向怕父亲,老鼠怕猫呢!
阿三有帮六爷摘玉米的经历,知道玉米须须的历害,于是把全身武装起来。戴上厚厚的绵纱手套,长衣长裤,穿上解放鞋,戴着斗笠出门,像穿着防护服去制造核武器一样。
玉米秆秆有两米多高,密密麻麻,人钻到里面不透风,不透气,真热啊!以前说摘黄花菜很热,但哪里比得上掰玉米!小巫见大巫呢!名副其实的蒸笼呢!在人家店子里洗桑拿还要钱,这里却是天然的免费桑拿浴室。阿三虽然文弱,瘦瘦的,但从小在农村长大,对热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倒不怎么怕,无非是汗流不止,像从水里捞出来似的。于是拼命喝水,拼命流汗,恶性循环罢了。
一天下来,阿三累得要死!于是胡乱扒了两碗饭,冲了几桶凉水,倒床上呼呼大睡。
阿三过了摘玉米关,以为可以松一口气,其实把它们一担一担的挑回来才是真正的考验。玉米种在山脚下,家在山顶上,挑回来太难了。阿三上班就是坐在办公室吹吹空调,看看电脑,动动鼠标,一天就过去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外面太阳再毒,即便太阳落到地上也不关阿三屁事,颇有“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味道。现在被父亲“抓夫”抓回来摘玉米还好,无非吃点皮肉之苦;挑玉米担子就叫人有“浴火重生”的味道了!
阿三某年在华山游玩,被华山之险吓得半死。四脚落地爬着,眼睛的余光不敢望两边,心怦怦直跳,腿战战栗栗。但华山挑夫担着八九十斤的担子,在异常险峻陡峭的山路上如履平地,阿三特别钦佩,觉得他们的生活着实不易!于是问他们一天赚多少钱?一个中年人回说一块钱一斤,八十斤八十块钱。每天清早出来,自备干粮和茶水,一天一趟,回去基本上全黑了。阿三一听肃然起敬,挑担子的辛苦他是知道的,因为他最怕担担子了!一天从山脚下挑八十多斤的担子到华山顶上好难哟!光是空手爬上来就不易,何况挑担子呢?中年人把担子放下来,用搭在肩上的毛巾擦了一把汗,笑着说,挑担子比种地赚钱多了!我每个月可以赚到二千多元呢!一年就是两万多。种地一年到头累死累活最多赚几千元,还要成本,还要看天的脸色。挑担子是力气活,我有的是力气,凭力气养活全家好啊!不过,因为村里人多,还要竞争呢!
挑个担子还要竞争?听得阿三一愣一愣的,也叫他眼界大开,中学的时候读柳宗元的《捕蛇者说》,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囫囵吞枣地读,滚瓜烂熟的背,以至现在还记得某些段落,但其实不明就里。现在看到这些挑夫忽然豁然开朗,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阿三怕挑担子是出了名的,那担子压在肩上他就特别着急,就撒开脚丫子走,比没挑担子快多了。但在呈六七十度陡峭的山坡上往上走,越走越快,大口喘气,心脏也受不了,走一段就把装满玉米的箩筐往地上一扔,一屁股坐在地上就不想起来了。
上午挑了两三趟,阿三又渇又累又饿,看到旁边有一幢两层半的小洋楼就去讨水喝,顺便休息一下。
八
房子大厅堂里有一看不出年龄的妇人在择青菜,两个小孩子,一个趴在桌子上读书写字,一个坐在地上玩耍。“大姐!在忙呀!准备中饭吧?”被阿三唤作“大姐”的人抬起头来,看到阿三忽然笑了。“阿三!不认识我了?我是菊花啊!当上干部就贵人多忘事!我是伍裁缝的女儿,我俩还是小学同班同学呀!”阿三心头一震,几十年了,别说小学同学,即便是高中同学碰到也不一定认识!不是健忘,也不是当什么干部就摆架子,翻白眼,朝天看,实在是时间这把刀太厉害了!以前扎着羊角辫子的,不起眼的小不点似的小姑娘,现在头发泛白,水桶腰的女人谁认识呢?再说阿三认为读书就是读书,应该两耳不闻窗外事,又不是专门记同学的!不过,说到伍裁缝倒有很深的印象,他是隔壁村的,他在阿三家住的街上租房子开裁缝铺子,衣服做得很好,远近闻名,还带好几个徒弟呢!人称“伍一剪”。有一块很宽很长的大板子,光溜溜的,用来裁剪布料。四五台缝纫机踩着赤溜溜一片响,阿三没事就常去玩,有时候也坐或躺在那案板上,很舒服,瞧着缝纫机也挺神奇,那机器穿针引线就把布料变成各式各样的衣服,也好有趣。
伍师傅很和善,总是笑眯眯的,看到阿三捣乱也不生气,有时候看到阿三呆呆的望着缝纫机出神,就左手摸着阿三的头,笑着问道“长大后想不想当裁缝啊?你来学不要出师傅钱,免费教!”
伍师傅不像一般的裁缝,用个皮尺子量胸围,量腰围,量臀围,量身高,量肩宽之类,还要慎重其事的反复几次,他用目测一下就八九不离十了。当然这种目测功夫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养成了,而是几十年的沉淀形成的。否则何为“伍一剪”呢?也有好一点的人家请他到家里去,比方说,嫁女做寿,逢年过节,大户人家要做许多衣服,请到家里去合算一些。伍师傅因为手艺好,请的人络绎不绝,所以在铺子里经常看不到他,只剩几个徒弟在认真做衣服。
阿三“嘿嘿”笑着,讪讪的想转身走开又觉甚为不妥,对小学同学不认识,无论如何也是一件尴尬的事,但已经如此了也无法挽回,只好硬着头皮讨茶喝。菊花很热情,用菜碗盛一大碗凉茶端给阿三,阿三咕噜咕噜一口就喝了。菊花见状又端来一碗,阿三实在太渴了,又是两口喝了才止渴。菊花又从里面搬来一台台式电风扇给阿三吹,阿三吹着风扇,脱了上衣才稍稍解溽暑。
菊花看阿三双肩红肿得厉害,笑着说“你也不是当农民的料,别担了,担坏身子划不来!让你父亲请个人吧!”菊花一边说一边到里面去了,她拿来一个小药瓶,执意要给阿三肩膀涂上消肿的药。阿三本不愿意,自己也没那么娇贵,本就是农民出身,双肩红肿算什么!但盛情难却,只好让她涂。
“菊花!你这房子砌得不错!都是小洋楼了,住着舒坦啊!”
“唉!这房子也是老头子千辛万苦,燕子含泥般辛苦才弄好的。可惜他走了,没住一天呀……”菊花说着说着忽然哽咽了,两眼也红了,眼泪都似乎要掉下来。阿三不想夸房子让菊花如此伤心,也沉重起来,虽然不是很伤心,也装着神色凝重。
“阿三!你也知道,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山坡上,要修一栋房子比登天还难!没有马路,车子根本进不来。修房子的钢筋、水泥、河沙、红砖、木料、石子,那一样不是肩挑手提弄进来的?光是打屋地基就跟愚公移山一样!挖土石方,砸石头,放了多少炮!老头子日日夜夜忙,土石方有几万斤,弄进来的材料有几万斤,亏得他辛苦呀!”
阿三听菊花如此说,怜悯和感动之情油然而生。确实不容易!这里离大马路至少有一公里远,进出还是石板路或羊肠小道,上岭下坡,坎坎坷坷,多不好走!也是祖宗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思想害人吗!以前房子是用土砖砌成的,屋地基用石头打成,楼板、门框、窗子、楼柱都是就地取材,修个屋基本上不要到外面买材料,所以房子修在山腰中间最好了,依山傍水就是好地方!哪里想到现在的困境呢?
阿三坐了好一阵,烟也抽了好几根,水也喝了好几碗,汗也收了,乏也解了,便起身告辞。就在菊花努力挽留,阿三执意要走之际,忽然天边厚重的乌云越聚越多,好像母云登高一呼,各路子云应者云集,天地之间立马黑下来了,好像回到了天地混沌初开的状态。白色的闪电像有人拿着长长的银鞭在天际飞舞,之后“咔嚓”一声,先响一声轻的异常沉闷的雷声,好像是预热,是过门,接着就是一声惊天动地的“咔嚓”,轰隆隆,轰隆隆的声音好像几千磅的炸弹落地了!雷声震得铝合金门窗沙沙响,大地也在微微颤抖。
菊花也顾不上收自己晒在屋前面坪里的玉米,而是先把阿三那担玉米挑到屋里。两个小孩子跑出来手忙脚乱地收拾着。阿三也帮着收玉米。刚刚弄好,豆大的雨点普天盖地而来,风借雨势,雨借风力,天地间立马变成烟雨蒙蒙了。
“阿三,你看还是雨留人吧!吃了饭再走。几十年过去了,你若不是因为口渴来讨茶喝,或许一辈子不能见面!现在正是吃饭时间,再说吃餐饭又不花什么钱,菜和米都是自己种的,你就权当给我一点面子吧!”阿三听菊花如此说,也不好意思硬拒绝,那样太不近人情了。人家一片真心实意,自己哪能铁石心肠呢?
九
菊花手脚麻利,在厨房忙碌一会儿就弄好了好几个菜。“阿三,我没说假话吧?你看都是农家菜,干鱼,干麻怪,洋芋伴豆角,红薯线粉,辣椒茄子泥,煮南瓜汤,炒东瓜,炒田螺和蚌壳肉,不花一分钱!还有干兔子肉是邻居送的。”阿三觉得太不好意思了,讨茶喝讨出一餐饭来,关键是人家还如此热情,虽然都是极平常的农家菜,但色香味俱全,堪比山珍海味呀!菊花觉得还应该要有酒,无酒不成席嘛!于是打电话给酿酒卖的邻居送几斤米酒来。阿三觉得过意不去,想阻止她打电话也来不及了。就在等酒的功夫,阿三站在房檐下,一面看雨,一面看周围地形,确实还不错。依山傍水,前有水塘,后有松树、竹子郁郁葱葱。尤其竹林好看,每一棵竹子都是挺拔修长,郁郁苍苍,绿意盈盈,几十棵竹子在风雨中飒飒作响,低头抬头,抬头低头,就是不肯折断呢!松、竹、梅,俗称“岁寒三友”,许多文人喜欢咏竹画竹,最著名当属郑板桥,“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板桥的竹画得绝妙,清癯有神;配的诗更好,“只留清气满乾坤”。阿三喜欢竹子,主要是以前农家有许多用竹编织的用具,如箩筐、畚箕、筛子、簸箕之类,这些物具看起来特别亲切,它们都是有生命的竹子化成的呀!
“阿三!快坐!没有什么菜,吃餐便饭。你也是随便,我们同学也是有缘 ,平时哪里请得动你这个大干部!八抬大轿也请不来呀!来,喝酒,随便吃菜!”阿三自离开农村三十多年后,确实不敢像在农村那样随便串门,随便在别人家吃饭,尤其是没有瓜葛的人家。看到菊花弄满满一桌菜也是感慨万千。阿三端起酒杯先敬菊花“辛苦你了!谢谢!”
“阿三见外了!吃餐光饭有什么好谢的哟!应该是我谢谢你才对啊!”
阿三莫名其妙,狐疑地望着菊花。“阿三!真的应该感谢你!我两个女儿能考上大学,你是榜样啊!榜样的力量无穷吗!我每每说她们应该好好读书,都是把你抬出来,说要向你学习呢!而且说你是我同学,以前如何如何会读书,后来又考上省城的大学,说得她们一愣一愣的,眨巴着眼睛望着我。她们两个也确实争气,都考上好大学了,二女儿还读了博士,现在省城机关上班,当上了大干部,你看我都神气了许多!”菊花说着笑着,那开心的情绪也感染了阿三。
阿三考上大学也无非养家糊口而已,并无什么出息,既未当官也未发财;无非粗茶淡饭,一介布衣。没想到还成了别人教育子女的榜样!在别人眼里是多么多么了不起!真是惭愧得要死!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拍死沙滩上。拍死就拍死呗!后辈人才辈出,也是家乡的荣耀啊!
“菊花!感谢我就不要了!是你自己教育培养子女得当,教子有方!你女儿自己努力学习的结果。来,为你两个好女儿干一杯!”
菊花一边同阿三轻轻地碰一下,一边抿了一口酒。“阿三!我说感谢你是真挚的,不是故意说奉承话。我也没读什么书,也不会读。初中没毕业就辍学了。后来也后悔得要死,没有文化就早早嫁人,就在山沟沟里喂猪打狗有什么出息呢?所以发警要把子女培养成读书人,不像自己一样。可是自己也没什么文化,只能把你抬出来。每次经过你家,就指着对她俩说你如何如何发狠,如何如何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考上大学的。把你时时挂在嘴边,时时督促她俩。”
“阿三!你别笑话我,也真是神奇。或许是你这个偶像在她们幼小的心灵里扎了根,又或许她们渴望到山外面的世界去看看,所以两个娃读书完全不要操心,一个比一个会读,一个比一个发狠。你说是不是应该感谢你呢。”
阿三喝了几杯酒,血也沸腾起来,随口应承着,“应该感谢,应该感谢喽!你今天弄了一桌子好吃的,不就是感谢了!看你生活这么好,住着如此宽敞舒适的房子,也好欣慰哦!”
“是的,是的!这房子是老头子和两个女儿努力的结果。现在两个女儿也很孝顺,每个月给我寄钱,过年过节又是钱又是物,特别好!只是老头子命不好,没有享一天福就早早走了……”菊花说着说着又难过起来。
“阿三,碰到你应该是很高兴的事,但我两次落泪,不好意思了!不说难过的事。我一生未喝过酒,今天破例一回。来,我敬你!”
阿三现在特别喜欢吃农家菜,对大鱼大肉反倒有些厌烦了。大概吃多了,反倒疑惑大鱼大肉,山珍海味不是土里或水里长出来的,是工厂流水线上的制品,加了许多高科技的东西,好是好,就是不对阿三的胃;阿三的胃就是吃红薯,吃南瓜的命。好像红薯,南瓜吃下去才能落胃,才能放心落肚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