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上有一期视频叫做《如何掌控你的自由时间》,演讲人是一位时间管理专题的写作者。她谈到曾经对一群繁忙的女性群体做日常时间跟踪,观察她们是如何度过每一天的。其中一位女性身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某天下班回家,这位创业者突然发现家里的热水器坏了,并且整个地下室都被水淹没。于是,她不得不用了一周中的7个小时来为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善后。如果放在平时,这类创业者们挂在嘴上的口头禅是“你难道看不出来我有多忙吗”。
听到这个例子,我发现其实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容易用“我很忙”作为理由去解释一些没完成的事。也的确,这三个字挺万能,每次吐出来当作问题的答案时,好像别人也不太好继续反驳什么,对自身也有点安慰剂作用。
但是这位演讲者通过这位女性的经历,引出了自己的观点:对待重要的事,像对待坏掉的热水器一样。时间管理其实关乎人们的选择,它不该是我没时间做X,Y,Z,而是我选择不做X,Y,Z,因为它们并不重要。当修热水器这样一件生活的琐事上升到重要程度时,7个小时的时间也是有的。
仔细想想,过去一年,我也常常用“我很忙”作为搪塞,即使知道自己体质偏弱,锻炼这件事也是断断续续。因为身体的原因去了两趟医院后,我突然严肃的意识到必须要把身体的健康提到首位,选择将“有规律的锻炼”上升到重要级别。
在Keep上读过一位跑步者的文章,他认为当我们下定决心要做一件事的时候,如果本着“今天不做完这件事,就不做其它事”的决心,就会发现,其实这件事是可以坚持下去的。
于是我把这个理念开始贯穿到运动这件事中,发现特别有效果。比如,今天如果忙完,大脑依旧会跟以前一样慵懒的想:都这么累了,就别运动了呗,可以照旧拿忙当借口。现在,如果一旦有侥幸的念头,我不会再做情绪上的挣扎,我会和自己对话:好啊,既然你不想运动,那我们也不做其它事了,就葛优瘫着呗。往往这样僵持着最多10几分钟,我就乖乖起来运动了。我把这种对话当作和自己的谈判游戏,有趣又有效。
在那段TED视频中,还有这样一组有意思的数据,研究表明:那些声称自己每周工作强度长于75小时的人,其实在计算过程中存在高估25小时的误差。这其实戳穿了我们心中一直不太敢承认的真相:很多忙碌,都是内心的假动作罢了。
所以,大多数人挂在嘴巴上的忙,掩盖的都是选择不当的事实。这让我想起《每周工作4小时》里的作者在中国版前言里说过的一句话:中国人天生就比美国人勤奋,这既是优点,也是缺点。过度工作反而会导致没有重点,并且无法持续。这个观点其实和TED里的观点可以互补:我们的时间足够,只要我们选择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而不是沉溺在假动作的幻想里,一直抱怨自己很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