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阿房宫,就不得不说杜牧的《阿房宫赋》:“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每每被这段对阿房宫会心的描写所吸引,想象中那座宏伟的宫殿,承载着大一统时期秦王朝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历史信息,也承担了一代帝王对爱姬无限的宠爱,还承受了几千年来爱情里最高的礼遇。
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阿房这样一位美丽的女子存在,她,芳华绝代;她,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她,与秦始皇动人心魄的爱情故事感动无数人。
曾无数次想象,假若亲眼见到阿房宫会是什么场景,几千年留存下来的宫殿还能再现当初的辉煌吗?
而当我真的站在这片土地上,我的心情极其复杂。
从我住的酒店到达阿房宫遗址大约一个小时车程,与雨沙分开后,我便独自来到公交站台,一个小时后到站,下车后往前走十几步即是秦阿房宫遗址博物馆。
博物馆很小,陈列的展品不多,且大部分是复制品,但我仍然被窃曲纹秦公鼎震撼到了。早在夏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工艺的发展空前鼎盛,而如今亲眼所见秦始皇时期的青铜鼎,仅仅只是复制品,但其工艺已然叹为观止!
整个博物馆分上下两层,分别以图文的形式介绍阿房宫宫殿的格局、出土文物以及秦王朝起源、崛起至灭亡的过程。秦王朝无疑是一个伟大的王朝,始皇帝无疑是千古一帝。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更了不起的是亲手搭建阿房宫宫殿的劳动人民,他们无疑是最勤劳智慧的。从遗址出土的那些瓦当、筒瓦、板瓦、手印纹砖、夯土残块、小方格纹铺地砖,一一向观众陈述在那个朝代宫殿建造的不易,而仿制的劳作场景更是历史的重现,我眼里闪过动人的光芒,仿佛一个金碧辉煌的宏伟宫殿就呈现在眼前。
当我再次睁开眼,面前只是一堆约四米高的黄土墙,墙面顶部树根扎根而起,墙面前方一块黑色石碑,上书:阿房宫遗址。这——全无半点宫殿的影子,若不是切面的墙砖依稀可见,很难想象它曾是阿房宫宫殿前殿基石,难怪给我指路的当地人会用一种极其惊讶的表情回应我。
从破烂不堪、锈迹斑斑的铁门进入阿房宫遗址,土路两旁葱郁的树林仿佛在耳边倾诉,这里就是伟大王朝最宏伟宫殿的所在地。越往里越僻静,除了排列整齐而茂密的树林,满地的落叶,以及一个简单搭建的文化广场舞台,我仿若置身农庄,接下来准备扛起农具去田里干活。
很难想象当年杜牧看到的是何情何景,能写出那样壮阔的诗句,果然诗人的想象力是无穷无尽的。虽然阿房宫尚未建成而不是被项羽一把火焚毁,虽然岁月的沉淀、两千年时间的冲刷,多多少少会破坏阿房宫宫殿,但眼前的场景着实让人难以接受,甚至我怀疑是到了一个假的阿房宫遗址。
继续走在土路上,时间与我融为一体,时而到了秦时,面前是劳动人民在辛苦建造宫殿,他们面部表情很凝重,仿佛在做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时而回到现代,空旷又密集的树林,只有我,落叶在脚底下沙沙作响,伴随我的思绪又回到遥远的年代,高高的台阶上,那个美丽的女子颔首微笑,身旁立着一位威严的君王,我跪下来叩拜。
站在阿房宫遗址景区,我久久不愿抽身离开,所谓的阿房宫宫殿只是一个想象的辉煌,尽管它最终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但其历史价值和意义却永远传承下来。
不灭的精神才能永存!
——2016.11.14 未央于西安秦阿房宫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