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vid的读书会是老早S总就推荐给我的,没有特别的关注或了解。然而机缘总是不期而遇的,多年未见的David前几天参加了我和倩姑娘组织的徒步活动,看到他的淡定、抱持、忙前忙后的照顾大家,所以当David把读书会的信息Po在徒步小群里的时候,立马就报名了。我想看看,D身上发生了什么,让他如此从容不迫。
1
提前准备
海报/群发/朋友圈转发
海报的设计清新淡雅、佛系十足。预留二维码报名登记。二维码里除了姓名、电话等信息而外,我关注到有一个细节:最后一栏填写“推荐人”——给我的感觉是“亲切”和“靠谱”,是一群靠着“喜爱”或者“信任”在一起的真正爱读书的人。
一个美好期待大概就来自于“推荐人”,S总的推荐及看到D本人给我的感觉。
提前一天建群
a. 提前发的读书会温馨提示很有风格
“着装上要求舒适但不能穿睡衣”,不知道发起人这样要求的想法,我的理解,大概是让大家用轻松愉悦的心情来参加本次读书会、却不期望是慵懒随意的状态来面对这两个小时吧。
b.提前发读书文件,我有注意到文中还有某阅读app的二维码,方便大家来提前预习,文字版或语音版可做选择。
昨晚睡得不太踏实的我,权当心灵唤醒鸡汤的读了文字版,看看还有时间又听了语音版的讲解,似乎就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自然而然的连接在一起。(这个是后话,本篇只谈我体验到读书会的过程,理论的部分不做探讨,毕竟是需要清空学习然后再来做更多的融合的,我不能先入为主的做很多解读,这样有失公允)。
读书会当天
临时群里有不少义工,这是我没想到的,很明显私下是有具体分工的,有条不紊的:
读书会临时群里继续滚动发布讯息(温馨提示、读书文本及会议链接等)
组织者提前进入会议系统、调试声音等;
欢迎每一个进入的小伙伴;
按照进入会议的顺序给每个人编号,组织者是1,第二个伙伴2…,两个义工编号在参与者之后(方便后续按照编号发言或朗读)。
开始前小状况的处理
有一个细节,有个小伙伴在微信群在群里和组织者知会,因为要送孩子可能稍晚。D在开始的时候就等了他三分钟,这个三分钟是组织者觉得所有参与者可以等待的大概时间,这个时间我的感觉是可以接受。3分钟后,即使那个晚到的小伙伴没有出现,还是按时开始了。
2
读书会开始
介绍佛教、读书会的起源、书的背景等
佛教的简单普及知识;
读书会的形式:线上+线下、公益;
内容:佛学相关;
本次书籍作者的介绍;
组织者与读书会的渊源等。
自我介绍
组织者先打样,做自我介绍,然后按照之前的编号,每个成员分享,不超过两分钟。
本人2号,介绍的时候没有收住,大概说了3-4分钟,D并没有打断我;说说我当时的想法,读书会之前对文本内容的研习,让我迅速地把心理学的相关内容填入了这本书中,于是造成了我的Ego;我猜,如果D打断我这次的自我介绍,我会把这种挑刺儿似的攻击延续到后面的读书会分享中。
再听其他人的分享,每个人都朴实无华,更加突显出我当时的状态:有些自以为是的傲娇。
印象深刻的一个男生的介绍,他说碰到了一些问题,然后来这里后发现读书会的人都很好;
另一个女生,因为疫情期间“无所事事”,试一试的心理来学习看看。
我此时的心理是,大概就是一群阿姨妈妈或者人生失落者(loser)等的聚合了吧。
先听音乐:静心
为了让以下的读书更有效率,引导者先放一段音乐,让大家静心。
我看到D在视频里闭目凝神的状态,而我也趁机去了趟wc。
这个静心过程可圈可点。你可以随之音乐放松、当然也可以快速处理一下手边的事情,以免手足无措;当然,更多的是,静心后,可以让你更聚焦、更容易打开自己。
提醒大家着宽松的衣服的目的,原来也在这里了,来一段舒缓的冥想🧘、静坐,这也许是佛家里的坐禅了。
按照事先准备好的ppt:依次朗读
带领者分享屏幕上的PPT(与之前文本内容相同,只是做成幻灯片的形式方便阅读),每个人按照序号顺序读一页幻灯片,读完自己的那段后,加上一句“请*号继续”,或者“有请*号”。这样的好处:一是提醒下一个编号的小伙伴,比较友好专业;二是小伙伴之间不一定记得住姓名,有了编号后,方便做提示。
至于编号的称呼是否不太礼貌,本人的感觉是还好。(而后续自由分享的环节,我们熟悉后,名字再会更顺畅的叫出来,而恰好在那个阶段的编排里,是没有按顺序来的,所以并没有感觉整场在叫编号。)
插曲
有后来进来的小伙伴,组织者没有让他们自我介绍,而是直接编号进入读书环节。
给大家8分钟,重读文本
重读的过程,播放音乐(古筝演奏);
完成任务:找出你比较喜欢的句子,highline出来,并准备在小伙伴中做分享。
这个阶段我是游离状态,因为之前已经看过;期间有小伙伴发微信消息给我,思路就有点散了。
自由分享环节
刚开始大家比较羞涩,引导者的做法是先点名,让义工、老学员分享;
点到我的时候,我没有按照要求分享金句,而是提出了一个疑问。第一,确实我知道这是个有点不好理解的部分、想看看佛家是怎么来说的;其次,我大概也是想试探着看看学佛的人能耐几何吧。
听着大伙儿的分享,他们或用身边的事件、或列举自己正在发生的经历,或做的梦、看的文章或现象等,很简单、很真诚的说了自己对所读出来文字的理解。
轮到倩姑娘时,她说的一番话让我有种想重新认识每一个老朋友的冲动。有个问题冒将出来:是什么让我如此的傲娇,以至于之前对别人的感受充耳不闻?
由此,还想到了前天晚上在小店里和L不到半小时的冲突里,我的那份委屈、难过,久久不能释怀的作天作地的公主病,都在和这群小伙伴的分享的过程中,一一浮现出来、然后再慢慢地理解、放下。
这真的很奇妙。
每个人分享结束后,D都有一段很好的鼓励、以及简单的释义等,时间的把控也还好,没有觉得话多,而让人有压力或说教式的解读等。
结束环节
提醒时间差不多快结束;
还有分享的同学可以继续;
等到所有人分享结束,D开始总结,分三个层次:思维导图式的文字概览;简要提及过程中大家的分享内容;预告下次读书会(每周一次)的时间、形式、通知方式(临时群成员邀请至大群)等;告知后续系统性学习的途径等;
如果没有其他讨论,大家依次退场,我猜后面D和义工之家可能还会有复盘及有些小伙伴的一对一探讨部分。
末尾
我的感受:读书会活动组织特别规整、柔和舒适的氛围、有组织有规划,内容聚焦、小团体参与度高(人人参与);网上的效果还是会有些打折扣,比如音效上(播放音乐的时候其实是听不见的)、线上无法专注、干扰在所难免,柔性政策的同时,似乎时间上并没有特别去把控,而是任其发展等。
无论如何,这场读书会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目前看来,都是我遇到的这种形式里的佼佼者和精品。值得下次、再次体验,感谢D的邀请,期待一周后的线下分享。
为求知而求知
并非所有的知识都需要有用,有时求知本身就是一种快乐。
慢慢开始接触宗教团体,特别是佛学等内容的初衷其实是更多的去看到别人的苦(感受),即使不能做到无我,也尽量地站在对方的立场去共情到对方——在佛学的内容、氛围及这种组织形式下,去个人中心化,更坦诚地面对当下的自己,更好地与周围环境和他人做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