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下学期的课程差不多上完了,三周的土壤学综合实习紧接而来。大清早,整个专业同学坐上大巴车,穿过长沙市区,来到岳麓山脚下。
从牌楼口往岳麓山的路,我走过许多次,但是却从未上过岳麓山。每次周末岳麓书院志愿讲解员培训时间都很紧,早有登临之,苦于俗事,今日得偿。
由于是实习课,所以路线是地质、土壤特征明显的地点相连,并不以各处景点而论,行色匆匆,目光和心灵,都跟不上脚步。
岳麓山门研究坡积物,爱晚亭旁测量岩层走向、倾斜角,桃花岭背斜顶部观察板岩层理,云麓宫眺望湘江河谷阶地……
岳麓山,南岭七十二峰最后一座,形成于燕山期造山运动。不高的身影隔江伫立,孤单但不孤独,承载着潇湘文化千年传承。
脚步匆匆,我走到一片绿里,阳光下泛着油光,从土地里长出的生命在歌唱。向左,向右,不会在岔口处思索探寻,我有方向,脚步很快,但是另一条路的风景就将无缘。
不多时,就登上山顶,倚着栏杆,远眺湘江对岸,城市的轮廓隐隐约约,在天空留下一条痕迹。橘子洲嵌在江心,绿色点缀在蓝绸带上,不突兀。再近些,是错落有致的房子,湖大、中南、师大摊在绿色里,扎堆在山脚下。
没有久留,赶着下山吃饭,下午又要赶去湖南省地质博物馆进行学习。只好把岳麓山先放在心里,寻一个机会再次探访,慢一些,久一些,又有不同的风景和感受。
下到山脚,夹在初中生放学的人流里,随便找了家店解决了午餐,就跑去旁边KFC小坐休息。从背包里拿出一本没看完的书——蔡元培《简易哲学纲要》,细读两三页,也算是打发时间。毕竟,脚步可以快,心灵不能快,要慢下来,思索,思索。
匆匆一别,择日再访。
岳麓山,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