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不惑仁不忧,君胡戚戚眉双愁?
信步行来皆坦道,凭天判下非人谋。
用之则行舍即休,此身浩荡浮虚舟。
丈夫落落掀天地,岂顾束缚如穷囚。
千金之珠弹鸟雀,掘土何烦用镯镂?
君不见
东家老翁防虎患,虎夜入室衔其头?
西家儿童不识虎,持竿驱虎如驱牛。
痴人惩噎遂废食,愚者畏溺先自投。
人生达命自洒落,忧谗避毁徒啾啾!
——王阳明《啾啾诗》
这是王阳明在平息宁王朱宸濠叛乱之后,反遭奸人诬陷时所写的一首诗,诗行中无不透露出一位圣者的坦荡和磊落。
在平定宁王叛乱之前,王阳明才刚刚剿灭困扰大明王朝多年的南漳贼患。体弱多病的王阳明在经历了龙场之难后,本是一心讲学,多次请奏辞官归隐。奈何赣南及汀漳地区的匪患已严重威胁当地的秩序,民不聊生,甚至官匪勾结,鱼肉百姓。一介弱书生硬是凭借其过人的胆识和智慧,仅在一年半时间内就先后剿灭了盘踞多年的江西、湖广、福建、广东四省的匪患。而王阳明更是在最后与大贼首池仲容周旋的过程中,始终对池仲容苦口婆心,极力劝降,怎奈池仲容冥顽不灵,一意孤行。就在捕杀池仲容之际,王阳明竟然当场晕倒在地。
剿匪建功的王阳明再次向朝廷请辞未准,适逢其爱徒徐爱病逝,疼爱自己的祖母病危,身心俱焚的王阳明在奏疏中称自己已是“废人”一个,但朝廷仍不顾其死活,令其继续前往镇压福州的叛乱。就在王阳明从赣州前往福州的路上,一个足以撼动大明江山社稷的叛乱在南昌爆发了,这一次是蓄谋已久的宁王朱宸濠。朱宸濠养兵千日,坐拥十万精兵,身边更是笼络收买了一批能人谋士,甚至当年的唐伯虎也为其所用。幸好唐伯虎识得朱宸濠狼子野心,装疯卖傻躲了过去,否则历史上又会多了一出王阳明大战唐伯虎的好戏。
此时的王阳明只带了百八十名的亲信随从,本是受命前往福州平定贼乱,现在却忽闻宁王谋反,杀尽不配合的官员,并公然称帝。而且朱宸濠早已视王阳明为眼中钉,派出去追杀王阳明的杀手已经在路上。而此时的朝廷还一无所知,昏庸的正德皇帝朱厚照还在豹房里和许泰、张忠等奸佞小人饮酒作乐。危急关头,王阳明几乎是凭一己之力,先是用缓兵之计,把朱宸濠本已浩浩汤汤开往南京进而北上攻打帝都的大军拖延了半个月。又在江西各府县临时组织起一支三万人的军队,在朱宸濠攻打安庆时,突袭了朱宸濠的大本营南昌。不仅解了安庆之围,还迫使朱宸濠放弃进攻南京而折返南昌。就在鄱阳湖两军决战中,王阳明生擒了朱宸濠。
寥寥数语无法将其中的惊心动魄和王阳明的呕心沥血一一道明,也无法将王阳明即使面对战争仍然凭着一颗大仁大爱之心将战争伤害降到最低的细节一一展开,功过是非估计王阳明早已抛诸脑后。可是令王阳明气愤和无语的,并不是狗皇帝朱厚照对王阳明拯救大明江山的功德置之不顾,也不是直至叛乱平息朝廷的兵马却仍然在路上,而是明明叛乱已经平息,捷报已经上传,可这个朱厚照却听信太监许泰、张忠之言,还要搞个“御驾亲征”“活捉朱宸濠”。此时朱宸濠已被活捉关押在大牢,许泰、张忠说不行,一定要等到英明神武的吾皇大部队开到江西,然后把朱宸濠放回鄱阳湖中,让朱厚照亲手活捉。看来这个朱厚照的名字真没起错,脸皮着实够厚。
王阳明岂能让狗皇帝如此胡闹,大乱之年,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朝廷不仅不平抚民心,重建家园,反而大张旗鼓劳财伤命。不怕死的王阳明公然抗旨,说皇帝大人不必劳您大驾,我亲自送朱宸濠上京。遂连发数张奏折,熟料贪玩成性的朱皇帝哪管你那么多,“御驾亲征”变成了他过家家的好玩游戏,下令叫王阳明原地待命,不得押送朱宸濠上京。王阳明拒不领命,拖着病恹恹的身体硬是把朱宸濠等一众逆犯沿水路押往南京,为的就是远离南昌,不让本已饱受战火摧残的南昌百姓雪上加霜、遭受荼毒。
这下还了得,皇帝的面子都不给?于是忠、泰二臣编织了王阳明的罪状,说王阳明哪里是平定叛乱,分明是与宁王勾结,演了一出戏而已,好让王阳明邀功。如此荒唐的理由朱皇帝居然也信了,而王阳明明知受奸人所害仍义无反顾面圣领罪,于是乎便有了文章开头的这首诗。当然小人并没有得逞,王阳明依然用他瘦弱的“废人”之躯昂首挺立在天地间,终得以成为旷绝千古的一代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