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孔子说到:中庸之道为何不能大行其道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之人自以为是过了头,愚蠢之人智力不足而无法理解;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之人做得太过分,不贤之人根本做不到。这就象人们每天要吃吃喝喝,但很少有让能够真正品尝滋味一样的原因。
中庸之道乃自然之道,不以人智而过,不以人愚而不及,这与《道德经》所言之道并无两样。孔子在这里为什么有依然顿悟的感觉,这是从人对中庸之道的认识和实践中去观察当下社会实际发生的现象,也就是所有人都以自我为中心去生活,于是逐渐偏离中庸之道。
人是群居性物种,可恰恰是群居性这样的特性,人都有求关注而证明自己与众不同的属性,惟恐得不到群体的认同或被群体遗忘,于是所有人为了证明自己存在以及在群体中的价值,就会去向自以为是,一旦被群体否定或者得不到自以为是的肯定,那么早就忘了中庸之道。
通常在社会中许多人不想对群体负责或者拍自己受累,就会去向所谓的中立,总以为这样就去向中庸,其实对中庸最大的误解,中庸是道而非行。
在实践中,如何去体会中庸之道,那就要去觉知,去觉知当下自己处在何处?在干啥呢?为什么是这样?同时不要去向思维判断,而是真实的体验,发自内心的真实。
觉知是唯一体验中庸之道的践行,生活就是觉知的道场,也如禪乃生活一样,觉知是最真实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