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的家,是我一切爱的源泉。
如同大多数八十年代的独生子女一样,从小,我就集父母的万千宠爱于一身。他们总是竭尽所能的把自己能够拥有的最好的都给我。
父亲在上大学之前在高中担任过体育老师,他对体育的热爱深深的影响着我。学校操场上经常会出现一大一小两个身影,跳远,跑步,打球,一起迎着日出,一起送走落日。小小的身影越拉越长,旁边的身影却从未改变。夏天,我总喜欢跟着父亲一起去游泳,小小的我趴在父亲的背上,最喜欢的就是让他背着一圈接一圈的游。前年我们带着父母去普吉岛游玩,当他背着我的孩子在水里游来游去的时候,当年的画面突然跳入了脑海,我分明看到了父亲爱的绵绵延续。
小的时候,看到我喜欢音乐,在那个物质资源并不充足的年代,父亲托人买来了当时全楼唯一的录音机。收音机、卡式磁带,这些现在的孩子们很少能接触的东西,却在当时带给我无限的快乐。看到我喜欢出去玩,每到周末,父亲就会带着我奔波于各种公园、游乐场。我清晰的记着,就为了当时一个非常稀缺的海豚表演,为了让我有机会第一次近距离的看到、摸到海豚,他托人辗转反侧好不容易弄来了两张水族馆的门票,演出过程中我几次扭头看着父亲的时候,他始终望向我的眼中,闪烁着无比温柔的光芒。那一刻,我知道,我是他的世界。
在我脑海中,儿时跟父亲在一起的时光从来不单调,充满了斑斓的色彩。
父亲是胶东人,骨子里镌刻着对家庭的重视,对家人的关爱。因为和姥姥家在同一个城市,奶奶远在烟台,从我记事起,家里雷打不动的规矩就是:周末去看姥姥,寒暑假去看奶奶。每个周末去看姥姥的时候,爸爸买的水果、罐头、点心,每一样都足以让我垂涎三尺。但因为经济条件有限,爸爸经常会跟我说:姥姥身体不好,我们先给老人吃,你将来有的是机会吃好东西。每到寒暑假,爸爸妈妈便带着我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他们坐在床头跟老人唠家常,我帮着奶奶拉风箱烧火的场景,一想起来就历历在目,充满家的味道。直到后来我结了婚,每年过年,父母从来都是鼓动我回去跟婆婆家一起守岁,他们总说,婆婆家离得远,过年就盼着我们回去团聚,他们跟我们近,见面时间多,不差这几天。我心里明白,他们何尝不想一家人拥坐在一起暖暖地过年,只是他们更希望我们能像他们那一辈一样,和谐和睦。
我的母亲身上,凝聚了中国传统女性所拥有的绝大部分优点。她温柔善良,对待家人对待同事,总能如春风般润物细无声;她任劳任怨,从家里到单位,各种繁琐的杂事,在她那里总可以被安排的条理妥当;她隐忍大度,总能用自己的包容和智慧,化解生活的挫折和困难。
回想起儿时的母亲,有两个场景是我终生难以忘怀的。我初一的一天下午,特别大的雨,那天我早上出门没有带伞,碰巧同学的家长去接,顺便把我也捎了回来。刚一进门,父亲便告诉我母亲早就去给我送伞了,在那个通讯还很落后的年代,没有电话,没有寻呼机,一时间联系不上母亲。当我掉头跑回学校的时候,远远的,在滂泼大雨中,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校门口,踮着脚尖,在焦急的朝校园里张望。偶尔经过几个从里面出来的学生,她就会马上凑上去询问。尽管打着伞,但她身子的一半已经被雨打湿,唯独手里紧紧握着的一把伞始终放在胸口,生怕被雨淋到一点儿。
后来我去国外上学,中间有一次母亲去看我。分别一年,当我在机场看到母亲的身影时,一瞬间我突然觉得母亲变老了。两鬓的头发开始泛白,身形也略微有些蜷缩,但唯一不变的是她看到我时一瞬间眼中的兴奋和光彩。回到宿舍,她把带来的两个大箱子一一翻开,各种家乡特产、小吃摆满了地板。还跟我描述着在海关差点儿因为超重人家让她扔东西,她好说歹说解释着是因为看孩子,人家才放行。我埋怨她带了这么多东西,可她只是笑笑,我没事儿,再多也拿的动,这些都是你喜欢吃的!
长大后,我的家,是我生活的精神支柱。
2011年,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初为人母的我在刚开始的阶段时常手忙脚乱,母亲义不容辞得从家里赶来帮我们。因为当时父亲还没退休,母亲一面放心不下我,一面又牵挂着父亲。有一次母亲在和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无意中被我听到,电话那端的父亲一直在宽慰母亲,“我没事儿,我这么个大人怎么不能照顾自己,孩子那边需要你,你先照顾他们,别挂着我,我这边赶上放假就过去看你们哈!”母亲嘴上轻轻地应着,手却不住地忙着擦眼泪,生怕让我看到。那一刻,我深深地体会到父母为了子女的牺牲、奉献和成全。
2016年,我们的女儿出生,有了老大的各种经验,此时的我们面对新生命的到来,更多的是从容、欣赏和接纳。即便如此,为了更好的照顾我们,父亲母亲仍然决定放弃原来城市的生活,全身心的投入到了我们的家庭中。父亲原来一直有打乒乓球的习惯,来到青岛,全新的环境,没有了原来熟悉的球友,没有了熟悉的打球环境,我一度很担心父亲待不住,曾试着帮他打听附近的球室,可这件事总是被各种琐事耽搁,一拖再拖。一天,我突然想起来,跟父亲说这两天就继续帮着再找找合适的地方,父亲马上说道:“我已经找到打球的地方了哈,就在咱们住的附近,看你每天这么忙,也没跟你说,不用再操心这个事儿了哈。”听到这里,心里只剩内疚和愧欠。
2017年,我们想为儿子选择红岛的学校。父亲第一时间提出了反对,“新学校,能不能像你们说的这么好还不一定呢,你们也别太盲目了。”母亲怕我们和父亲因为这个事情起冲突,背地里劝了我很多次:你爸没有别的意思,你们也多理解下他,好不容易在这里有了自己的生活圈子,去了那边又要重新开始,他也是觉得会不习惯。我们当然理解,也非常能体会老人的不舍和不易,但商量再三,我们还是决定要举家搬过来。虽然父亲口头上表示了很长时间的不情愿,但当我们真正开始在红岛的全新生活后,父亲一如既往的以他的方式继续爱着我们,支持着我们。我们都看到也都感受到了。
现在,我的父母,我的家,是我永远的爱的港湾。
曾经以为所有这些回忆都会永久的封存在我脑海中,但当接到学校老师的邀请,让我们跟孩子一起来说说“我的家”时,所有的这些心绪再次被翻腾了出来。昨晚在电脑前记录的时候,好几次因为泪目看不清屏幕不得不停下来。感谢这样一个机会让我们重新面对我们的父辈和家庭,感恩父母和家人这么多年的默默地爱与付出。
感恩父母给了我强健的体魄,让我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艰辛和苦难。
感恩父母给了我丰富的阅历,让我走遍千山万水归来仍是纯真少年。
感恩父母给了我丰沛的内心,让我可以有机会感受世间温情和感动。
感恩父母给了我乐观的性格,让我始终对美好的世界保持兴趣和激情。
感动,感恩。
我的家人我的家,我永远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