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似乎是每个父母最大的心愿,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有多少父母抱着这样的期望,打着为子女好的名义,做着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事情。
1
这段时间,我回了一趟老家,老家的一切还是没有变化。窄窄的水泥路上在家带娃又可以工作真的是最理想的状态沾满了尘土,弯曲的巷子里还是三三两两谈闲的邻居,就连庄稼地里的玉米也还是和我记忆中的一样,一片连着一片,一望无际。
村子里的人其实已经很少了,留在村子里的以老人孩子居多。我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个画面:白发苍苍的老人,在一个个弯曲的巷子里东张西望,寻找调皮的孙子回家。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孩子爸爸妈妈呢?当你问起的时候,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我爸爸妈妈去外地挣钱了。”几年之前如此,几年之后,依旧如此,村子里空巢老人,留守儿童比比皆是。
在家门口玩的时候,我看到邻居家一个脏兮兮的七八岁的小女孩坐在自家门口发呆,别的小朋友都会三五一群在一起追逐嬉戏,或者玩游戏,而她从不参加,第一天如此,第二天如此,一连好几天都是如此,我问她话,她也不怎么答话。
后来,我每天都会过去跟她说话,问她怎么不去和小朋友一起玩呢?问她为什么总一个人发呆呢?起初她似乎对我心存戒备,因为她看我的眼神有点怯懦,似乎要拒我于千里之外。后来时间久了才渐渐跟我说几句话。从她断断续续的诉说中,我才明白过来,原来她是想自己父母了。
她是一名留守儿童,她爸爸妈妈都去南方打工了。她看起来一脸忧伤地给我说:“我爸爸妈妈说他们要去挣很多很多的钱,然后给我买漂亮的裙子和公仔熊,可是我不想要,我只想要爸爸妈妈。”
听过她的话,我蓦然一阵心酸,也许是因为我曾经也是一名留守儿童的缘故,我竟然能特别理解她的心情。
曾经,我也经常一个人坐在门口,望着远方,希望爸妈能突然回家,然后给我说以后再也不离开我了。只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在一次次的失望过后,我竟然学会了不再期待。那时候,爸妈也经常给我说他们是为了给我更好的生活才去打工的,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能陪在他们身边就是我最好生活的模样。
2
我经常会在新闻上看到留守儿童与父母分别时的场面,每次看过之后心都会被揪得疼痛。
之前,我大侄子才一岁多的时候,哥哥和嫂子去外地打工,我带着侄子去送他们。汽车还没有来,嫂子的眼泪早已如决水之堤。那时候,我还是未出嫁的姑娘,我没有孩子,自然不能体会作为母亲对孩子的依恋和不舍,如今,我身为人母,每次想到不得不去上班,不得不暂时和孩子分离的时候,我的心都会痛了又痛。
如今,不管带孩子多累,我都会坚持写文章,不管阅读量多少,我都告诉自己,千万不要泄气,在你没有成功之前,别人拒绝你是理所应当的,而你能做的就是一直坚持,一直努力。
重拾写作,重新拿起手里的这支笔,一是因为我真的喜欢写,我想实现我曾经关于写作的梦想;二是因为我的孩子,我想有足够的时间陪他一起成长,既可以给他优渥的物质基础,又可以给他最长情的陪伴。我审视了自己很久,发现自己一无所长,除了还有爱好写作的激情依旧没有被磨灭,于是我拿起了手里的笔。
我不想等他长大了,懂事了,我不得不和他分隔很远,然后每次离开都给他说:“宝贝儿,你要在家乖乖听话,妈妈是为了你好才去外地的。”每次想要这样的画面,我就难过得流泪,我不想那样,所以我才要努力的。
努力以后,我最理想的状态便是:留在家里,足不出户,却可以经济独立,靠写作的收入来养活我和孩子。也许距离成功还很遥远,但我已经决定迈开脚步,朝着目标努力。
我有一个朋友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
她学习的美术,后来又学习的ps。结婚生子以后她便辞了工作,相夫教子。孩子断奶以后,她不忍把孩子留在家里,不忍自己孩子那么找就成了留守儿童,于是她在网上找了很多和设计相关的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找到了可以在家上班的工作。如今,工作带娃两不误,既做了自己喜欢的事业,又不曾缺席孩子的成长。
3
为人父母者,不要再以“一切都是为了孩子好”为借口,你所以为的为孩子好,只不过是为了给他宽裕的物质条件,而他所需要的也许只是你简单的陪伴。物质的匮乏尚且可以在日后通过努力来弥补,而孩子内心的匮乏和爱的缺失,将会是你一生再难弥补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