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好,无为的思想一直在拯救着人类。所以才有《金刚经》的存世与传扬,才会有为世人演说得福无量之说,应该如何向世人演说呢,佛祖如来告诉我们要“不取于相,如如不动”。如如不动:心如明镜,故曰如如不动,经之结穴也。不取于相,万法皆空,如如不动,即圆融自在也。万法归于真性也。如如不动,即两仪四象之归于太极也。
如如不动,是一种什么状态?回答这样的问题,只能从反方向中寻找答案,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动,为什么做不到如如不动。首先“动”是心动,其次我们心动的原因是喜欢、是想占有,喜欢来自自以为是(符合自己心意),占有来自于欲望与贪婪。而这一切是心住世间诸相产生的,所以佛祖如来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何以故?”不取于相是如如不动的前提和基础。
达到如如不动,心已经是在不住于相的境界中。这是修行成功的佛与阿罗汉们的心。他们面对一切世间的境缘,心里不产生执着。不取于相,不执着世间的任何一种事物;如如不动,心的平静状态,面对一切事物,心理上完全以随缘与平静来应对。如如不动,心中自然会有此种心态:有种种相貌不等,不得作分别之心。但了空寂,如如之心,无所得心,无胜负心,无希望心,无生灭心。
为什么与人演说,要如如不动呢?佛祖如来告诉须菩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有为法我们在前面解释过就是人为之事。梦幻,梦出无心,幻成有意。梦觉入幻,幻结疑梦,怕人人顛倒起也。泡影,水沤为泡,泡随水消,形照为影,影从形灭,皆虚无实也。露,露以日晞,电以霁散,尤为倏起灭也。六观,梦、幻、泡、影、露、电,六者,谓之六观。六观皆假,则真观显露,真观难何,即如如不动,先天三觉之真空实相也。这里佛祖如来已经对“有为法”说的很明确,就是要让世人抛弃“有为”的思想,进入无为的境界。说明白一点,就是做事要按事物发展的规律办理,切不可自以为是。
如如不动,是宇宙间无为大法的状态,是真理、规律的状态。无为大法,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无所不能,他平等的对待一切,无因无缘。与人演说大法,也必须持此种状态,平等的对待一切众生,一切听经者,无任何自见。每一个听经者每一位众生,都是平等的,不因其个人的原因,不因其自己的见识而对众生有区别对待之心。讲经之心就是爱心,而爱心是无区别的无差别的。如如不动,既是佛法的状态,也是对修行者的要求,更是对讲经者的要求与讲经标准的设定。不住相,则不动。话讲起来轻松,道理也听起来明白,就是不知道何为“事物发展的规律”,怎样才能找到事物发展的规律,就是要修行,离相修行。这是一个很宏观的概念,又是一个很微观的准则。宏观,在于将人类放在自然界(宇宙)中思考问题,和合共生。微观,在于将个人放在内心中思考问题,返观内照。宏观中我们才能看到自己只是自然界的一份子,与其它物种是平等的。微观中我们才能看到自己其实就是宇宙,是能量的中心。心动,不如行动,祸众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