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家大卫·艾肯(David Elkind)的研究中有一个著名的“人生金三角”理论,其中“爱”、“工作”(努力)与“玩耍”构成了人生的金三角:一个人成年之后的悲剧,就是将三者分离开,或者三缺一。爱、工作却无玩耍容易身心疲惫,抑郁不欢;爱、玩耍却不工作,则不长进,游戏人生;工作、玩耍而无爱,则生命缺失意义,由此可见三者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往往弱化了玩耍的重要性。
2005年在《儿童和青少年医学文献》(Archives of Pediatrics&Adolescent Medicine )中的一篇报道表明,从1981年到1997年,儿童自由玩耍的时间缩短了1/4,为了让孩子上一所好大学,父母牺牲了孩子的游戏时间,给他们安排了很多课外活动。近年来随着各种高大上的特长培训班、考级热和学区房的兴起,这种现象越演越热。
哪怕少部分人听过要劳逸结合、寓教于乐的声音,甚至为人父母后的我们都知道应该关掉电视,少玩手机,多花些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但是然后呢?
养育与游戏,看似是两个不相干的概念,然而只需要借助一点点外力,两者就可以联系起来。
在美国国家亲子出版奖——金奖获得者劳伦斯·科恩著有的亲子畅销书《游戏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游戏力的概念,它是一种基于玩耍式游戏的养育方式。
作者劳伦斯·科恩,临床心理学家,专长为儿童游戏,游戏治疗,亲子教育。常年开办面对父母,教师和早教专业人员的游戏力工作坊。著作有《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游戏力2: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
而《游戏力》这本书,正是对孩子内心世界的揭秘。书中通过几十个案例,带领我们重新解读孩子的行为;运用几百个方法,启发我们的灵感,指导我们巧妙化解亲子关系中的日常冲突。那么,我们将如何通过玩耍做游戏,激发孩子活力,产生亲密感,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书中为我们做出了有效的解答。
我们想通过“游戏”这把钥匙打开通往孩子心灵的那道门,走进孩子的世界,首先要弄明白两个问题:
一、孩子为什么喜欢玩游戏?
有些孩子是天生的领导者,另一些则是追随者;有些孩子喜欢玩魔方、拼图一类偏静态的游戏,而另一些则热衷于运动类如踢足球、奔跑的活动,但几乎所有的孩子天生都热爱游戏,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在这个充满幻境与想象的世界里,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出入。
对成人来说,游戏意味着休闲,但对孩子来说,游戏就是工作。
往浅了讲,玩游戏是孩子们尝试成人角色、体验生活以及探索学习技巧的主要途径,能够满足孩子对联结、对亲密情感的无尽需求,并且从情感创伤中得到康复,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男孩女孩总是热衷于玩过家家游戏的原因。
从理论层面来理解,游戏具有三方面的意义:(一)游戏可以培育亲密,远离孤独感;(二)游戏可以培育自信,远离无力感;(三)游戏可以培育情感康复力,不再深陷悲伤。
二、大人们为什么不再热衷于游戏?
成人常常觉得,压力、责任与工作让我们很难再去发现乐趣,在一天的辛苦工作和繁琐家务后,我们疲惫不堪失去耐心,在现实生活中早就没有游戏的空间了。孩子旺盛的生命力和天生的好奇心,常常被我们曲解为“无理取闹”和“惹是生非”,我们暴躁、不耐烦却无计可施……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强加干涉;要么事前不预防,等到事后又来惩罚。我们用成人自己的方式,以体育竞赛或休闲度假取代了游戏,但这些活动远远比不上儿时游戏的自由自在和充满想象力,也与孩子间筑起了一道墙。
三、面对爱玩游戏的孩子和不热衷游戏的成人,如何让游戏力持续发力?
1.加入孩子的世界,建立联结,培育亲密关系
游戏,是孩子的语言,有些事情孩子可能不会说给我们听,但会玩给我们看。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营造出医生看病、老师上课或者看护婴儿的场景,牵引我们重返童年,放下身段,以孩子的视角和孩子调到同一个频道上,用孩子们自己的语言,这样更容易与孩子产生联结,建立起安全的依附感。
“躲猫猫”作为最典型的联结游戏,不仅建立了联结,还戏剧性地玩出了亲密的体验:现在你看不到我了——我出来了,你又能看到我了,它反映了联结和断裂、存在与缺失之间的微妙平衡。
当然,在这个过程里父亲的作用也是不可或缺的,现今大多数父亲的角色在家庭教育里逐渐被边缘化,陪孩子们玩游戏,对父亲们而言,渐渐变成一件可有可无的事,这种现象对于女性来说是不公平的,但对排除在外的父亲们来说,又何尝不是一种不幸呢?所以现在的社会才前有丧偶式婚姻,现有丧偶式教育一说。
2.培养孩子的力量感,远离无力感,帮孩子做好面对世界的准备
劳伦斯·科恩在书中用“自信力”来代表“力量”的正面意义:为正义挺身而出、安全范围内的冒险精神、勇于自省、完成任务的毅力以及快乐游戏的能力。与它相对的是“无力感”,表现为处世消极、情绪压抑、胆小恐惧以及怨天尤人,此外还有另一种表现被称之为“虚张声势的力量”:恐吓、伤害他人的言语行为,专横跋扈的态度,小偷小摸的勾当,对安危满不在乎的姿态。
值得幸运的是,孩子们在适应这个世界的过程中,获得一波又一波的力量感。
第一波自信力,来自孩子刚刚出生时获取基本生存需要的能力,自主呼吸、吮吸母乳、逗笑啼哭……
第二波自信力,来自发现自己可以说“不”,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意识到自己是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这个时期也通常被宝爸宝妈们称作“Terrible Two ”——可怕的两岁叛逆期。
第三波自信力,贯穿于孩子寻找自己位置的全过程。
通过游戏,孩子们学会了清洁整理、上班下班、争吵辩论、做饭烧菜、看护婴儿……反复练习这种游戏,孩子们变得越来越自信。
参与竞技类的游戏,孩子可以直观感受到输赢,家长可以从中引导孩子不过份看重输赢的结果,又能了解未来生活中残酷竞争的一面。
总而言之,通过游戏这种属于孩子自己的“语言”,孩子们正在与父母、周围的人,与这个世界进行对话。
3.培养情感康复力,远离悲伤
在关于成人的心理治疗中,大家关注的常常是父母的反面作用,例如小时候受到家暴、父母离异、偏爱、留守、重男轻女思想等带来的负面影响。但是在孩子的成长中,父母其实更能够发挥强大而正面的影响力,跟孩子发生争执和矛盾时,通过游戏能够很好地缓解气氛和化解对峙。
特别是在对待男孩和女孩的问题上,仅管很多人不愿承认,但潜意识里,其实孩子们从一出生就开始受到区别对待,女孩得到安慰,但不被鼓励去冒险或探索,男孩被允许去探索,甚至被鼓励要勇于冒险,但在害怕,寂寞或难过时,却没人理睬他。这个问题正中我怀,初为人母时我曾给未出生的孩子写过一封信,信中表达了我对孩子未来的期许,如果是男孩我希望他在未来里能够独立自主,去探索去冒险去见识外面的世界,如果是女孩则只希望她慢慢长大,乖巧安稳度过一生。直到看了书中这一观点,我才发现自己其实忽略了孩子另一面的情感需求,我们需要通过游戏力来给男孩更多关怀,给女孩更多的勇气和力量。
4.父母需要为自己充电,成为擅长游戏的父母
在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教育的纪录片《镜子》中,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从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和家庭的模样”。游戏只是孩子与父母之间沟通的媒介,我们需要通过游戏“翻译”出孩子背后的需求,搭建和谐亲子关系的桥梁。为人父母,更需要一种活力,一种自信,一种情趣,一种幽默,翻译过来就是游戏力,只有先蓄满自己的“杯子”,才填满孩子情感的“空杯”。
你有多久没静下心来陪孩子玩了,你还在对孩子玩过家家、男孩玩洋娃娃感到不解和嗤之以鼻吗?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上“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的诗句吗?希望这些描写稚童自由自在玩耍的诗句不再只是停留在纸上的文字,让孩子们赋予这些文字生命力让一切都变得鲜活起来。
《触龙说赵太后》中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们与其要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不如运用游戏力的养育方式,和孩子共同成长,引导孩子共同搭建我们人生的“金三角”,一个人可能走得很快,但三人行将会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