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0年,大唐长安忽然来了一行满面尘土、形容憔悴,一看就是经历了长途跋涉的使者。
天子问使者团为首的僧人悟真:法师从何处来?
悟真颤抖地拿出一份文书呈上,忍不住涕泪横流道:将军张议潮,已率当地民众,收复沙州。特遣我等持书来禀陛下,沙州百姓,几十年来心怀故国,今日愿重新归顺大唐。
满朝文武闻听这一消息,无不震惊。
震惊的原因之一是,自从安史之乱以来,吐蕃趁机入侵了河西走廊,包括沙州,也就是今天敦煌在内的河西各州都被攻陷。大唐国力孱弱,想收复河西却始终有心无力。没想到今日,沙州百姓竟在张议潮的领导下,靠本土的力量驱逐了吐蕃人。
震惊的原因之二是,沙州虽然光复,但它地处河西的西南面,和大唐中间还隔着其余被吐蕃占领的各州,使者团是怎么避开途中的种种凶险来到这里的呢。
悟真一一他们解开疑惑。
当初沙州被吐蕃围攻,整整坚持了十一年才投降。随即,吐蕃进行了惨无人道的统治,直到几十年后,大唐使者路过此处时,沙州人仍老泪横流,向使者哭问:大唐皇帝还记得我们这些陷落的百姓吗?
张议潮将军世代都是沙州豪族,见吐蕃不仁,暗中结交各种势力,密谋起义归唐。
848年,已经 50 岁的张将军一声令下,满城的汉人纷纷响应,赶走吐蕃守将,然后立即修书准备告知大唐。因为沙州和长安相隔千里,中间还有吐蕃势力隔绝,张议潮将军保守起见,派出了十个使节团,拿着同样的文书,从十个不同的方向,纷纷向长安奔赴。
悟真的使节团走了比较远而相对安全的路线,穿越沙漠,长途跋涉,终于不辱使命,而其他九个团,估计都已丧命在途中了。
天子闻言,不免一阵唏嘘,又为张议潮将军的忠肝义胆击节赞叹。
悟真借此机会,说出文书中最重要的一点:张议潮将军志不仅此,他认为河西各州人民无不希望摆脱吐蕃的控制,回归故国。他希望大唐可以出兵,和他东西两面夹攻,一起彻底收复河西走廊。
但考虑到使节团花了两年左右才到达长安,再等大唐的使者返回,这样的计划显然已经不太现实了。而苦等不到回音的张议潮,早已经开始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实现收复河西的目标。
果然,在悟真到达长安的第二年,张议潮将军又派出了使节团,这次到达长安异常顺利,因为除了凉州以外,其余十一州都已在他的领导下光复。大唐因此在河西设置“归义军”,由他领归义军节度使。
又十年,仅剩的凉州也顺利收复。自此,陷落吐蕃近百年的河西走廊,在张议潮将军几乎没有政府军援助的情况下,彻底打通。十二州的河西百姓,重新成为大唐子民。
正是:赖得将军开旧路,一振雄名天下知。
收复河西的 6年后,69 岁的张议潮主动离开沙州,离开他的军队,前往长安为质,因为安史之乱后,朝廷对于拥兵自重的节度使始终有提防戒备之心。这也是他为国尽忠的最后一点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