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少明
身材、相貌等等皆为外在,而不变的也许是就是人的心,正是这颗心,让人成为血肉丰满的人,呈现出良知和人性。
1.相貌皆外在,人贵是良知。
人本身也是动物,动物属性也必然存在,人就会在动物性和人性之间摇摆,如果泯灭了人性,动物性十足,便会容易触犯法律,沦为危害社会的渣滓。
《资治通鉴》有这样的一段话:“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愚者虽欲为不善,智不能周,力不能胜,譬之乳狗搏人,人得而制之。小人智足以遂其奸,勇足以决其暴,是虎而翼者也,其为害岂不多哉!夫德者人之所严,而才者人之所爱。爱者易亲,严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于才而遗于德。”
为恶之人,勇足以决其暴,犹如猛虎添翼,祸患无穷了。
最近看了甘肃白银案的一个采访,看高承勇的面相,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年人,看不出是大奸大恶之徒。但从办案人员与其交谈中,就会发现不同常人的一面。办案人员与高承勇谈心谈话时,很难打开他的心扉,不经意间,他的内心刚打开一条缝,随后自己发现了就把大门紧闭。
办案人员问他,小时候跟父母的关系怎样,高承勇说不是很好。接着问,有什么事发生过吗。高承勇随即就说,自己忘记了。办案人员问他如何评价自己的一生,高承勇说自己无法评价,也不会评价。
从他画的房树人来看,画了一颗枝干如匕首的大树,一处房屋宛若寺庙,还有一个没穿衣服的男人,心理的阴暗面就可见一般了。
高承勇的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好,对问题看得也很清楚,直面自己的死亡。尽管也意识到自己对不起儿子,儿子很优秀,考上了研究生,而且现在已经工作了。
据高承勇交代,儿子和自己交流的很少,大多是逢年过节回家的时候才能见面。自己近些年没有作案,大多也是年龄大了,另一方面也是觉得儿子如此优秀,一旦自己被抓,儿子便会抬不起头来。被抓到后,问他想不想见儿子,他说不想见,也没脸见,只求速死。
对于一个连良知和人性都没有的杀人狂魔来说,面对自己的亲人的时候,还能提及没脸见。可谓人性之复杂,人有着动物性的一面,也有着人性的一面。
高承勇把动物性的一面施加给受害人,对于亲人则呈现的是人性。
为何犯下如此多的命案呢,仅仅是为了钱财吗,十余起案子,十几条人命,仅仅得到一百多元钱、一条皮带、一个戒指。据高承勇自己说是为了刺激,为了自己的私欲,十几条人命就没了,有的还是孩子,耸人听闻。一念之差,就走上歧路,也就再也没有回头之路。
对于高承勇这样的犯罪嫌疑人,倘使把对于亲人的良知放在被害人身上一丝一毫,也不会连续作案十几年,伤害十几条人命。只需简单的做一下换位思考,倘使有人杀害了高承勇的母亲、妻子或是女儿,他的又将会承受何样的痛苦。也许对于这一点,高承勇从来也没有想过,也在没有机会想了。
2.主客观间鸿沟,逾越即成长。
从电影之中,我们对走上犯罪道路的之人的人生轨迹也可窥见一二。
苏有朋导演的电影《嫌疑人X的献身》,抛开影片悬疑的故事情节,犯罪分子和警察的斗智斗勇不谈,抛开数学天才为了报答邻居的救命之恩而去不惜杀人来掩盖邻居的犯罪事实不谈,单就影片里关于人性以及人在生活中的细节,深深引起思索。
数学教师石泓每日都穿着一件深黑色的外套,每日都从简陋的住宅小区走出来,按照既定的路线穿过桥边拥挤不堪的街道,这位数学天才(当然影片里说国内为数不多的人接到参加数学论坛的信,里面就包括刑警学院的唐川教授和数学教师石泓,可见在影片中,协助办案的唐川和犯罪分子石泓都是国内顶尖的数学天才无异)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满屋子都是数学方面的书籍,就连墙上的黑班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
他每天都在固定的线路上,穿过嘈杂的河堤边巷道,这时的石泓始终穿着那件深黑色的夹克,略显驼背,眉头紧锁,眼神彷佛是游离于眼前的一切。
路边有一个乞讨的乞丐,当别人路过的时候,都给这个乞讨的人施舍。而石泓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的走了过去。他对于街边那些跳舞的大妈,逗鸟的老人,卖早点的小贩更是视而不见。
当他见到这个十几年没见的同学唐川,两人一起走在这条路上的时候,石泓对唐川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他们每天都这样的重复着,有什么意义。这话说的就是庸常的生活里这些庸常的人,到这时,其实我们能看出石泓心理的阴暗的一面。
在他眼中,这些每天周而复始重复着生活的人,是无意义的。
他后来为啥要无辜的杀死乞丐,只是为了帮助邻居陈婧掩盖犯罪事实,只是为了报答她巧合的救了自己一命。
当这位数学天才,面对不能突破的数学算法的瓶颈,便觉得人生无路可走,已经将绳索套在了自己的脖子上,恰好新来的邻居陈婧带着女儿来借书,于是偶然间,石泓的房间里洒进了一束光,因为即使在白天,石泓家也是昏暗的,也许是阴暗的环境正好契合了他阴暗的心理,于是他的家里都是被窗帘挡上的。
邻居陈婧的到来,让他感受到生活的气息和生命里的一束光。尽管石泓知道自己不会走进这她们的生活,只要每天听到陈婧女儿练琴,或是母女二人的忙碌的庸常的生活,石泓就很踏实。
从这里也就能看出,石泓厌恶庸常生活里那些周而复始的人,自己却也是这样生活中的一份子,谁都无法逃离。因此,这个数学天才可以说在个人的生活上却是孤寂的,因此他就更珍惜陈婧母女给他生活里带来的一点温暖。因此他便每天都到陈婧所在的欣欣小吃店,每天固定的要一份外卖带走。
如果不是陈婧的前夫闯入家中,欲非礼陈婧,后被陈婧母子失手杀死,也许这庸常的生活依然会继续着。而事发时恰好被石泓发现,而石泓生命里难得照进来这样一束光,不想就此失去,于是不惜自己犯罪来掩盖陈婧母女的罪行。
如果只是毁尸灭迹,石泓还不至于走上不归路,恰恰是他把高智商用在了犯罪上,甚至杀死乞丐,企图扰乱警方的调查视野。
而影片中,唐川教授对于郁郁寡欢而好似看透生活的石泓对于生活的绝望,触发了思索。
唐川教授奔跑在石泓每日走在的那条堤边巷口,依然是拥挤不堪,依然是跳广场舞的大妈,遛鸟的大爷,热气腾腾卖着小吃的摊贩,而在唐川的眼里却是那样的有生活气息,每个人都是如此充实的活着。
唐川眼中的世界和石泓眼中的世界是如此的不一样,客观世界没有变,只是他们看世界的心态是不一样的。
于是想到了,在琐碎的生活中,我们该到底怎样的生活。
是因为看淡了一切,而超然的绝世而立;还是看穿了生活后,还依然的敞开胸怀,拥抱生活里一切。
何为成长,人从读书时建立起来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接触、矛盾、冲突、适应、和解等一些列的过程;也就是我们建立起来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是有鸿沟的,我们掉入到鸿沟里,就是挫折;从鸿沟里爬出来,就是成长。
其实对于石泓,他的主观世界是强大的,完全可以痴迷于自己的数学王国,而在现实的客观世界中,他又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就连在给初中生上课的时候,在讲台上面讲课,学生在下面肆意的玩耍,甚至将纸团扔在他的身上。这位石泓老师依然的无动于衷,只能将自己高贵的理想深埋在庸常的生活之中。
然而他终究无法跨越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鸿沟,为了抓住偶然间照进生命里的光,却不惜戕害他人的生命来保护生命里的那一点点光亮。普照的阳光下,却怎麽也照不进他阴暗的心理;高智商却无法与现实社会的客观世界达成和解,才是他走向悲剧的根源。
也许这时你会想到了很多犯罪分子,什么是压倒他们生活的稻草,大多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鸿沟无法跨越过去。
杀死同舍室友的马加爵,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他自认为自己智商很高,所以在玩牌的时候,总是能赢。而出身贫穷的他,总感觉同学瞧不起他。当他赢牌时,同学说他是作弊。于是在他本来就脆弱的心理压上了这根致命的稻草,就连平日里他认为对自己好的同学也这样践踏自己的尊严。
于是马加爵这位还有半年就毕业的学生,面临着美好的前途,就匆忙的走上了人生的不归路。客观世界真是如此吗,他的贫穷真的能成为他杀人的理由吗,放眼望去,那些处在社会底层的人比比皆是,感受到尊严被践踏的事例更是不胜枚举。而只能说,他的心理就是阴暗的,倘使他遇到了生命里的一束光,也许命运就会不同。
面对着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那自认为强大的主观世界,被客观世界无情的碾压之后,依然要有希望,也许我们的心里产生了裂痕,但是有了缝隙恰好能照进阳光。
3.相貌皆外在,善恶全由心。
其实即使在我们看来是罪大恶极之人,当提及他们的父母或是孩子,也能出发他们内心中最善的一面。从这些犯罪分子的身上还能看到的人性和良知,也大多是从他们对于父母和孩子的情感之中能够得以窥见。
在《死刑犯》一书中,有这样一个年轻人,因为贩卖毒品,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他最牵挂的和觉得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母亲,因此让行刑的人员将自己随身携带的母亲照片放在自己的面前,随着一生枪响,这位青年人便一头栽倒在母亲的照片之上。
梭罗在《瓦尔登湖》中也曾说过,自身存在着两种属性,一种是动物性,一种是人性,两者正好是此消彼长。在瓦尔登湖畔,有时觉得自己的动物性依然存在,甚至见到小动物,都能把它逮着吃掉。而自己喜欢钓鱼、打猎,这些最原始的快乐,其实更大的成分是具有动物性的快乐,后来梭罗意识到这点,就不再钓鱼打猎,也很少肉食,动物性的快乐减少,而人性的快乐却逐渐的增多。
芥川龙之介的寓言故事《蜘蛛丝》;佛祖经过莲花池塘,透过池塘,看到地狱里的人都在经受着苦难和挣扎,一杀人放火的大盗窃犍陀多也身处其中,虽十恶不赦,犍陀多也做过一件善事,就是在森林中看到一只蜘蛛,抬脚想将其踩死,转念一想,不可不可,蜘蛛虽小,也是一条性命,便放了蜘蛛。佛祖念其曾经的善念,打算救犍陀多一次,便把蜘蛛吐出的细丝抛入地狱。
犍陀多看到上方有一根细丝,便不停的攀爬,快到地面的时候,犍陀多发现后面一串的人都攀着细丝向上爬,便生出了恶念,怕细丝断掉自己也不能出地狱,又不想看到如此多的人逃出地狱,便回身大喊让其他人滚回去。吼声过后,细丝绷断,犍陀多风驰电掣般的重新堕入地狱。
真可谓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如何来看待善恶,有的人做过小善,但也做过大恶;有的人做过大善,却也有小恶存在。人性本来就是很复杂的,不会是非黑即白,如果善恶的想法能够及时的外化,也许就会看到人经常的在善恶之间游走,那些能够弃恶扬善之人,自是修养很深之人;善恶并存善较多之人,则是为数众多的普通之人。那些一心为恶之人,也便是沦落人性之人。
4.结语
世间的一切,不过是在内心这面的镜子的投射,而善念和恶念,也许就是一念之间。
正如同一颗种子,如果种下去的恶念,阴暗潮湿中滋长,便会如绕树之枯藤,将一个人牢牢的束缚,无法挣脱;如果种下去的是善念,则会随着阳光雨露的滋润,成长为参天的大树。
善念,如春之秧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恶念,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还是用这句话来结尾,心者貌之根,行者心之发;心为行之始,行为心之念,如是而已。
(2019.03初稿 2019.10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