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忙了一天也想了一天,但是一直没有特别想写的主题,我觉得自己才思枯竭了。不过,一个偶然的事件,突然给了我灵感。
故事,还要从2015年2月底说起。
当时高二,一个月只有两天假期,放假我回到老家,写作业之余,就傻不拉几地思考人生的意义,百度一下,偶然找到一本小说《人生》,我就想,这本小说里面肯定蕴含着人生的意义,内心深处就有一个声音:读它,肯定没错。
所以,我就读起路遥的这本《人生》,小说只有十来万字,所以我就爬在书桌上,用一下午就看完了,只觉得酣畅淋漓,叹服作者的良苦用心。
限于当时的水平有限,虽然看的很爽,但是却说不出作者想要表达的意义,就在网上找一些书评看,后来我发到日志里,不料被当时的语文老师看到,老师也很爱惜地给我评论了这样一句:最近正在播《平凡的世界》,电视不如书,书才能让你有“三月不知肉味”的感觉。
从此,《平凡的世界》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也就有了后来的故事。
二
我的高中,是市里面的一高,我在学校家属院租房子,每天中午和晚自习结束后,都要从学校外绕一圈回到宿舍休息。学校附近有几所小学和中学,所以就有很多学生和家长,这也就促成,学校外有很多书摊,因为很多都是旧书,所以比较便宜,我也就经常去淘一些书。
因为经常去,所以就跟那两个书摊的老板有点熟了,其中一个书摊的老板是一对老年夫妇,大概都有70多岁了,靠倒卖旧书过活,2014年寒冬,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10点多回宿舍的时候,恰逢暴雪降临和狂风肆虐,老爷爷在前面骑着三轮车,老婆婆就在后面推着走,速度比蜗牛还慢,我看到之后赶紧去帮忙,一阵忙活,终于把一整车的书安顿好,老奶奶喘着气说谢谢我,我说不用,转头走了。
我们相互不言,却不知,这一别便是终生。
后来,城市搞文明建设,不允许摊贩摆摊,我也就再也没见过他们了,这大概也算是一个值得珍藏的回忆了。
他们,对我的影响很大,因为有他们,我才得以很方便地读了很多书,当时喜欢看杂志《读者》,《意林》 《哲思》,《青年文摘》,《环球人物》,偶尔买一些《老子》,《鬼谷子》,《时文选粹》读读,但对我影响很大的,还是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周国平的散文集,余华的《活着》,特别是后来在书摊买的路遥的《平凡的世界》。
或许真的如柳青所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尝尝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感谢我在最迷茫最孤立无援的时候,遇到他们,遇到那些书,真的,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
三
几天前,我写了一篇《一年多时间,读了近两百本书,我向你推荐这五本》,很多人看了之后就找我借书,有个学弟借了我2015年买的盗版的《平凡的世界》,几天时间就看完了,刚刚还给我的时候,我看他背着书包,就问他准备干嘛去,他说想去图书馆再借两本书看,现在特别喜欢看书,这都是学长你的启发。
我听完之后,心里很暖,很感动,也想起了曾经的我,那个稚嫩的少年。
只是,岁月如歌,那个少年,已经变为学长,并做着有意义的事情,影响着他人,改变着世界。谁说我们一路奋战,不是为了改变世界,只要我们改变自己,成全他人,我们就是在改变世界!
对我影响最大的习惯是读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是《平凡的世界》。我很感谢自己读的这些书,是他们,让我成长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
我希望你们也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些时间认认真真地读几本书,如果不喜欢读书,那是你还没遇到自己喜欢的书,愿你们能尽快遇到那本对你们影响最大的书。
青春的列车缓缓向前,我们都站在岔路口张望,只愿会少一点迷茫,愿正在青春之路远航的我们能尽快找到人生的指南针,永远把握未来的方向。
也许真的是,每个人都有一段不同寻常的生命轨迹,而人生每个阶段,都会镌刻上岁月流过的痕迹,趁年轻,多花一点时间去思考,去感悟,去探索,就会有全新的认识,不一样的体验。
高中时期,对我影响最大的小说就是余华的《活着》了,当时每天都在隐忍着高中的牢笼 是《活着》,教会我去忍受那些无聊和平庸的日子。
愿我们都在平凡的世界里不平凡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