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一年没完没了下雨的季节。墙壁湿答答往下流水,地面突突地往上冒水,到处黏糊糊,湿漉漉… 我不喜欢这种湿答答的天气,从小便是。一年之中,“梅雨”和“台风”是两个最让我惶恐的词眼。台风自然不消说了,那一个月阴雨绵绵的梅雨季节,就足以使人心生杂草。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要不是赵师秀笔下这两句给梅雨天平添了几许诗情画意,我还真找不出更多喜欢它的理由。在城市,雨是无所顾忌的下着,上班的埋怨,做生意的埋怨,游街串巷的也埋怨,怨气冲不了这雨,生活还是得过吧。骑车的,张一颗彗星,拖着尾巴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穿梭;卖水果的,支起一副雨棚,坐地吆喝;挑担卖菜的,穿件雨衣,头顶一个塑料袋儿,沿街找运气,此时,菜因雨水却自然多了几分卖相;各类店铺的门大开着,一朵朵蘑菇进去了又出来,商铺由此变成了一个个菌类种植场了。一个片区如此,一个城市如此,大半个江南也如此。这种忙忙碌碌,这种无可奈何,还真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境相似了。这座小城自然会被时间和生活酝酿出此番旷古的的诗意来。
雨是最公平的,凡是它能到达的地方,都会无一例外的到达;雨也是最自恋的,无论到达哪里,它都尽情的倾泄,不管此地喜不喜欢。
现在想来,梅雨也真够冤的。它只是一种自然现象,从来不曾想引起人们的厌恶或讨得人们的欢心。把它骂成“霉雨”也好,把它写得“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样如梦如幻也好,都只是文人墨客们的一厢情愿。“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一想到梅雨季节过后将迎来炙热的盛夏,不免对这一段清凉的日子留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