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必须踏上这样的道路,因为生命何其短暂,而在这短短的余生里自己究竟要成就什么,是需要我们反思的。
精要主义是什么?它不只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生活方式,关于你如何能过一种有目的、有意义的生活的哲学。它不是一种你偶尔尝试就遗忘的方法,而是你一旦对生命本质进行思考,就会想要转变自己并努力想过的一种生活,一种实践。
“只有极少事务具有非凡价值”,这是精要主义的核心精髓。
简单来说,就是追求“更少,但更好”。要过一种了无遗憾的生活,在了解了生命留给我们的时间少得可怜这一情况下,必须最大化你的个体贡献值,通过只做最重要的事,做出最明智的时间和精力投资。
这个社会用忙碌来衡量成功的虚假方式欺骗了你。你是否听过“成功的悖论”:成功会带来太多的选择和机会,其结果是最初通向成功的那个专注点土崩瓦解。
事实是:你要做的决定越多,决定的质量就会越差。很多人患上了习得性无助和选择能力缺失,是由于过分强调了选择(面临的选项)的外部条件,而低估了做出选择(行动)的内在能力。很多公司最终失败的关键原因也是不假思索地贪多求全。
绝大多数提高生产率的方法都不外乎增强适应性,提高效率。精要主义的本质在于排除最重要事务以外的一切,因为我们正在努力完成的事情中有太多是根本不应该做的。
要应付繁忙复杂的生活,很多人采用的是拉伸自己的方式,努力让自己接受、适应和改变,挤出时间搞定各种不同的事情。但问题正如彼得.德鲁克所说: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拥有选择的人数有了极大增长,而我们的社会却还完全没有准备好应对这一切。你的选择呈指数级增长,可你选择的能力却迅速的衰减甚至丧失了。
没有比高效率做无用功更无用的事了。——彼得.德鲁克
精要主义的价值基础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定理,很多人可能都听过:
1.帕累托原理:20%的事物产生了80%的效果,不管是社会中的财富分配还是你的个人时间分配。也叫做重要少数法则,巴菲特说他90%的财富仅仅来自于10项投资,他的投资理念虽然简单,但也是这一法则的典型应用。
有时候,你不做什么恰恰和你做什么一样重要。——沃伦.巴菲特
2.幂次定律:大多数人都体会过,有时候更多的努力会导致发展进入不再变化或增长的稳定期,甚至停滞不前。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线性的回报。
不需要频繁的买卖,只要几次决定便能造就投资财富。——查理.芒格
某种努力与其他努力相比,会使结果呈指数级增长。几乎一切都不重要,只有少数事物效果非凡,影响巨大。你需要拒绝好机会,拥抱真正的契机。
精要主义的核心真理
要成为精要主义者,你必须摒弃这三种错误思想:我必须做、这些都重要、我能两者兼顾。
取而代之的,你要相信:我选择我要做的事、只有小部分事情是重要的、我能做任何事但不是所有事。——如果你不能自己安排生活的优先次序,就只能任由别人替你安排。
当然,这一切不会那么容易,你会面临很多阻力,选择精要的生活方式,不仅是心智的训练,也是情感的训练,必要的时候还要对社会压力说“不”。
精要主义的思维方式
你只做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事,忽略其他一切别人要求的事——专注于最重要的事务,决绝摒弃非精要的一切,同时为了减少未来执行重要事情的难度,你需要把要做的事情建立成一种常规或体系,使未来每天的执行变得更容易。
保证自己能够主宰自己的一天,而不是成为这一天的奴隶。
一、唤醒并主动运用选择的能力
高度重视选择能力,将之视为一种战无不胜的力量,它的存在独立于其他任何事物、任何人及任何力量。在行动之前系统地探索和评估,探索更多的选项,
二、将有意义的少数,从无意义的多数中甄别出来
时刻提醒自己:几乎一切都不重要,只有少数事物效果非凡,影响巨大。
三、做出取舍
强迫自己权衡,并战略性地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能极大地增加实现自己目标的机会。
精要主义的养成步骤
步骤一:探索
精要主义者的做法是在专注于某项事情之前,先广泛地探索和评估各种选项。因为精要主义者只在少数重要的想法和事情上集中精力“大干”一场,他们最开始时探索更多的选项,就能保证以后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
精要主义者们用更多的时间来辨别,以便花更少的时间来做,正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工。
精要主义者知道什么是最有价值的事情:我们需要思考的空间,需要观察和倾听的时间,需要有享受娱乐的心态,需要聪明地让自己该睡就睡,需要在作出选择时自觉自律地运用严格的选择标准。
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精要主义者会选择给自己创造探索和思考的空间。
留出点时间来喘一口气,四下望一望,好好想一想,是必不可少的。有意识地留出没有分心物的时间和没有分心物的空间,除了思考,绝对不做任何别的事情。你需要这样的安静清明来创新和成长,创造一个空间,来探索一百个问题和一百种可能性。
所有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一个良性循环:通过在现实中偶尔抽离,为探索和思考留出空间,留出观察和倾听的时间,把眼光放在大局上,以关注真正重要的事情;同时,注重游戏和睡眠,它们是你的身心资产,让你更有能力探索世界、建立联系;建立严格的选择标准,放弃那些还“不错”的选项,只等待“最好”的。
步骤二:排除
有6种方法,将自己从无意义的事情中摆脱出来:
1.客观的评估一个事情的价值。
2.通过澄清目标,我们可以学着做一些一次性决定,它们相当于未来的一千次决定,这样就省得一次次用同样的问题来折腾自己。
3.有勇气,优雅地说“不,只答应真正重要的事。
4.及时止损,忽略沉没成本,放弃就是最大的赢。
5.删除冗余,自律地抛弃那些好选项、用有意义的活动取代无意义的活动、审视自己的活动和行为是否与自己的核心目标相符相配。
6.设定边界会带来自由,别人的问题不是你的问题,找到自己的坏事者,事先沟通约定界限,避免直接说不。
步骤三:执行
为了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你需要:
1.提前准备,基于最佳情况,考虑最坏的可能,为意外情形设置缓冲。
2.通过问“重要事务实现道路上的拦路虎是什么?”,来锁定和扫除你推进道路上的“最慢行进者”。
精要主义者不关注需要增加哪些精力和资源,而是关注哪些限制和障碍需要连根拔起。
“哪一个障碍扫除之后,其余的障碍会立刻消失?”根据这个问题,来给所有的障碍排列优先顺序。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间,有且只有一个头等要事,如果主要障碍岿然不动的话,盲目扫除障碍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3.从小处着手,为自己创造动力。
直观地看到自己正在朝着目标进步,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
不要再从大处着手,然后除了浪费时间和精力,一无所获。要真正做好重要的事情,必须从小处着手,创造动力。然后,运用这种动力创造下一个胜利,再下一个,长此以往,直至取得重大突破。
4.让重要事物处于默认状态。
Twitter和移动支付公司Square的联合创始人杰克·多西就把自己每周的常规活动安排得有滋有味。他把一周分成几个主题。星期一的主题是开会以及处理公司经营方面的工作。星期二主攻产品开发。星期三致力于营销、传播和发展。星期四关注开发人员和合作伙伴。星期五的主题是公司文化建设。这种常规设计,有助于这家高速成长的新兴公司在面临千头万绪时能够冷静应对,镇定处事。
如果我们能够创造一种处理重要事务的常规,执行就如同拥有了自动驾驶仪。这样,重要之事就不用我们有意求之,而是水到渠成,无须思虑。某些情况下,精要主义者仍然需要付出努力,但是由于有了正确的常规,每一分努力都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常规的作用力来自于大脑掌控全局的能力,它不断生长,直至成为一个完全无意识的过程。
常规还有另外一种认知优势。一旦脑力活动转入基底神经节,精神空间就得以释放,可以专注于新事物。我们无需再把有限的自律性用于一次又一次地做同样的决策,只要把决策嵌入到常规中,就可以把这种自律调拨到其他精要事务上去。
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常规,你并不需要真的去改变行为。你需要找到引发非精要活动和行为的刺激事件,并设法让这个刺激事件与确属精要的事情相关联。
5.专注于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不为未来担心,不为过去焦虑,专注于当下,享受当下。
当你面临很多很多的任务,以至于不知该从何下手的时候,停下来,深呼吸。投入到当下,问问自己此时此刻最重要的是什么——不是明天最重要的是什么,甚至不是一小时后最重要的是什么。如果不确定,那就把所有争抢你注意力的事情都列出来,然后划掉所有此时此刻不重要的事情。
对过去的错误不能释怀,或者对未来要面临的事情颇有忧虑,也是人之常情。然而,在担心过去或未来上花费的任何一秒钟,都在分散抽离着你对此时此地重要事务的关注。
聚精会神、心无旁骛,这是现代人需要努力修炼才能收获的技能。
活在当下,这是我们的愿望,也是精要主义者奉行的原则。如果你也在拥挤不堪的生活和工作中希望能找到片刻安宁,希望本书能带给你一些收获,在合适的时间里选择一条合适的路。
附上整理的思维导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