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应该使孩子
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
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
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
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
1
母爱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得有多好,父爱决定着孩子的人生走得有多远。母爱给予孩子温暖,父母给予孩子方向,在温暖中成长的孩子,充满自信;有方向的孩子,不会迷失。
追剧《军师联盟》,在曹操父子身子上,再次体会到了父爱对孩子的深远影响。
曹操是一个分裂的人,在他身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格,而且两种人格对他人生的影响,都是卓越的:一是作为政治家的人格,二是作为诗人的人格。
这两种人格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是很矛盾的,因为政治家需要的是权谋,是算计;而诗人需要的,是简单,是纯粹。
曹操把这两个不同的人格都做到了极致,在中国历史上,无人能出其右,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
2
曹操有25个儿子,成就最高的当属曹丕和曹植,在文学艺术成就上,父子三人并称为“三曹”,后世能与之比肩的只有北宋的“三苏”,即苏洵、苏轼、苏辙父子。
“三曹”中排第一的是儿子曹植,“三苏”中排第一的是儿子苏轼,印证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父亲对孩子的榜样作用不容小视。
“三苏”也涉足政治,但与“三曹”有很大的不同,父子三人一直相亲相爱,互相扶持,因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标:为国为民。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父亲苏洵对两个儿子一视同仁,没有分出厚薄高下。
孩子多了,很难做到一碗水端平,何况父亲对孩子的爱,往往以个人喜好为标准。曹操对曹植的偏爱,直接导致了两个儿子不同的人格以及人生走向,甚至,让他们成为了彼此的敌人。
3
曹丕是曹操的第二个儿子,在家庭关系中,似乎有一个魔咒,老二总是处于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地位,曹丕就中了这个魔咒,因为他有一个极受父亲喜欢的哥哥曹昴。
越自信的男人,越想生儿子,因为希望自己的基因以及事业能够得到延续并发扬光大。作为老大的曹昴,满足了曹操对儿子的全部期望,无论是性情还是文才,都像极了曹操。
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这样阐述父爱:父亲是有条件的爱。父亲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我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
生不逢时的曹丕,注定了一出生就活在哥哥的阴影下被父亲所忽视。
最大的打击来自曹昴之死。
曹操有一个癖好,喜欢收编别人的老婆。收降张绣后,见张绣的婶婶貌美,便把她给收编了,这让已经投降的张绣很没面子,于是反叛,对曹操发起了突然袭击,在逃避过程中,曹昴把马让给了父亲,同时用身体护住了弟弟曹丕,保全了父亲和弟弟,自己却死于乱箭之中。
曹昴之死,成了曹操一生的痛,但他却把愧疚和自责转嫁给了曹丕,从此更加不喜欢曹丕。
曹丕的心里,从此有了挥之不去的阴影。
这对曹丕是很不公平的,因为他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又有什么办法呢?父亲在家庭的权威性,决定了孩子必须看父亲脸色的生活方式。从此,他活着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父亲认可。
越是被忽视的孩子,越希望得到认可,缺少了这份认可,他会怀疑自己存在的价值。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一切,反而造就了曹丕隐忍的性格,凡事深思熟虑,越来越具备一个政治家该有的素质,也越来越像父亲曹操属于政治家的那一面。
如果以事业来衡量,曹丕无疑是成功的,但要以幸福指数来衡量,曹丕明显不如弟弟曹植活得快乐坦荡。终其一生,他都无法修复父亲的忽视所带来的阴影。
4
曹植是幸运的,作为曹操的第四个儿子,从出生开始,他就只需要为自己而活,身上不曾背负任何期望,这让他形成了浪漫自由的人格。虽然生在乱世,但有父兄扛起了所有责任,让他能在乱世中享有一隅清静与自由的天地,做一个无忧无虑的诗人。
受父亲的遗传,曹植自小非常聪慧,加上才情出众,进见曹操时每被提问常常应声而对,脱口成章,因此赢得了父亲的宠爱。
恃宠则易骄,放荡不羁的个性对诗人来说,是难得的助力,后世的李白和苏轼都与之有此共性。
如果能这样过一生,那是曹植之幸。有父兄创基业,他只需要当一个衣食无忧又不担心被人欺凌的王爷,写写诗词歌赋,真是完美人生。
可惜的是,他的命运被父亲赋予了新的使命,从此他再也不能安心地做自己。
一个诗人被逼从政,本身既没有从政的野心,又缺乏从政的智谋,注定了他的失败。
当一个人被逼着去做自己不喜欢也不擅长的事时,除了内心压抑和痛苦,就是缺乏主见,以听信他人的建议为主。
自由快乐的诗人曹植从此成了杨修的傀儡,成了他实现个人抱负的工具。
身为父亲的曹操就这样因为个人喜好,撕裂了曹植的幸福人生,让他卷入了政治漩涡。
5
曹操爱的天平完全倾向了不想从政的曹植,但他却不能一意孤行地直接把他立为世子,因为他无法让群臣信服。
群臣对曹丕的支持,不仅因为他是嫡长子,而是站在局外的他们,对于谁才能挑起重任,他们比曹操看得更清楚。
集团董事长选择接班人,也是需要获得众董事支持的,因为集团的长远利益,是所有董事的共同利益。
一个是有心又有力,一个是无心又无力,曹丕和曹植的世子之争,早就分出了胜负,只是曹操依然一意孤行,直到那一次考核,曹丕完胜,曹操的爱开始向曹丕倾斜。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在这次考核中,曹丕赢在了顺从,曹植赢在了忤逆。可笑的是,顺从和忤逆都不是他们的本意,而是身边谋士的策略。
亲情一旦掺杂了利益,真相就被掩盖,作为父亲的曹操,再也无法看到儿子的真实内心。
上有所好,下必从之,占据权威位置的人之喜好,成了下属言行的风向标。父亲的榜样作用是一把双刃剑,要么把孩子带向光明,要么把孩子引往黑暗。
曹植失去争夺太子之位最后筹码的,是司马门事件。醉酒后的曹植借着酒兴私自坐着王室的车马,擅开王宫大门司马门,在只有帝王举行典礼才能行走的禁道上纵情驰骋。这次事件性质相当恶劣,属于无视法令法规的行为,触犯到了曹操的底线,从而导致曹植在父亲心里的印象一落千丈。
已是成年人的曹植,即使醉酒,又怎么能做出这样忤逆的行为?究其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被父亲宠坏了。
因为希望曹植接班,曹操可以说是力捧他,却没想到有一种伤害叫捧杀。
一个恣意放纵的诗人被卷入政治纷争,最终只会成为炮灰。
于是有了著名的“七步诗”的故事。
这个故事让曹丕成为了难容手足的恶狼,曹植则是纯洁善良的小白兔。
从心理学来分析,如果这个故事真实存在,它的合理性应该是这样的:
经过艰苦卓绝的隐忍与明争暗斗,曹丕终于继承了父亲的王位,笼罩在心里20几年的阴影终于可以挥散了,但他还有一口恶气要出,那就是对曹植深深的嫉妒。你不过是比我会写诗,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比我强?凭什么你就可以无条件地得到父亲的宠爱,而我做什么都是错?
那么,好吧,我就为难一下你,看看你的诗才到底有多高。于是有了“七步成诗”的生死瞬间。
曹丕从来不曾想到要同胎弟弟的命,他要的只是公平,是来自父亲爱的公平。
被父亲不断打压的曹丕成就了帝王霸业,用事实证明了他才是最合适的继承人,但父亲带给他的阴影,他一辈子都不能释怀。他慢慢活成了父亲的样子,却英年早逝,终年40岁。
被父亲力捧的曹植整个下半生都陷入难以自拔的苦闷和浓浓的悲愁中,在忧郁中病逝,终年41岁。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这是汝南许劭对曹操的评价。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马上定乾坤,这样一个文武全才,却是个不称职的父亲,仅仅因为个人喜好,而让孩子们彼此消耗、亲密关系日渐疏离。
父爱应该使孩子对自身的力量和能力产生越来越大的自信心,最后能使孩子成为自己的主人,从而能够脱离父亲的权威。——弗洛姆《爱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