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别林斯基的几篇诗评

一八三五年在俄国首都彼得堡,出版了一本叫别涅季克托夫的诗集。据当时俄国一些作家回忆说,这本诗集在文学界和读者中引起了极其强烈的反响,掀起轩然大波。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在他的《回忆录》中写道:“它赢得整个社会全体作家和批评家以及所有青年的赞赏。”其实不然,批评界对这本诗集持不同观点的大有人在。在当时的一份大型杂志《望远镜》上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弗拉基米尔·别涅季克托夫诗集》,这篇文章以坚定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巧妙的分析方法,热烈的语言逆多数公众之舆论,无情地剥去了别涅季克托夫诗的虚假的外衣,把真相展示给人们看,一下子便击倒了人们盲目崇拜的偶像。它所带来的影响和震动远远超过了那本诗集,当然引起许多人的恼怒。“但是说来真奇怪!无论是阅读的当时或者阅读以后,我心里总有一个什么东西在不由自主地赞同“酷评家”,认为他的理由是有说服力的……反驳不了的”。屠格涅夫写道。从那以后便不再有人去读,去提及别涅季克托夫的诗了。这件事在俄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传为佳话。究其实,这说明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活动有着何等重大的意义。这个批评家就是别林斯基。发表这篇诗评的时候,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活动还刚刚开始不久,但已是锋芒毕露了。

别林斯基出生于俄国的小市民阶层,在当时俄国社会贵族阶级思想意识根深蒂固的社会条件下,别林斯基这个曾被莫斯科大学开除的官费生,从事文学批评活动可见是怎样的艰难和冒着风险了。然而,正如高尔基所说的那样,他具有一种伟大的坚忍不拔的力量,“却一下子占据了文坛的的领导地位,无意中迫使人们屈从他的思想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这位当时第一流的文学批评家和最先进的文学专家以他把文学看成重大的民族要举的卓见,使得四十年代的作家们不胜惊讶。”这是对别林斯基及其事业所做的最高,最正确的评价。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论著是极富特色的,他将文学理论家深刻细致的分析和诗人生动描绘的手法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生动,活泼而又气势磅礴的文风,并且充满了强烈的论战气息,产生了极好的效果。他从事文学批评事业虽然前后不过十年时间,但留下的论文浩繁而丰富,他以这些著作和车尔尼雪夫等人替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奠定了革命民主主义美学基础。如果说别林斯基的著作是俄国文学中现实主义理论的宝库,他的那些诗评便是这宝库中的明珠。就以我们所看到的这几篇诗评而论,在任何时候阅读起来都不能不感到它充满了新鲜和战斗的活力,他的这些诗评摧毁偶像,扶植新人,正确地,详尽地解释阐明当时出现的优秀诗作,为广大读者灌输新的,健康而高雅的审美趣味,宣扬新的美学理论。所有这些不仅使我们感到浓厚的兴趣而且值得我们深深地思索和学习。明确点说向这位被列宁称为俄国“解放运动中代替贵族的平民知识分的先驱”的文学批评家学习,汲取其精华则是我们的主要目的。

不过学习和评价这部分文章,我们应该对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活动所处的当时社会和文学的历史背景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俄国文学是毫无生气的。当时大量的占统治地位的是弥漫于文坛的以茹科夫斯基为首的消极浪漫主义。高尔基认为当时“俄国文学总是折衷地袭取一切于他是新的花样,而且有意无意地感受了浪漫热潮的影响,便迅速地摄取了它的一切劣点”,因此,“在欧洲百年之前浪漫主义者早就企图摇撼资产阶级的势力,而在俄国他们今日反希望帮助它树立起来。”可见这样的文学是多么保守,多么腐朽了。这就是别林斯基在开始文学批评事业时所面临的俄国文学的特点。无怪乎一八三四年当别林斯基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文章《文学的幻想》时就大声激呼“我们没有文学”了。俄国当时的文学潮流对野蛮的农奴制度不是给予揭露,不是鼓舞人民起来斗争,而是以一种感伤抑郁的情调和神秘主义的幻想号召人民鄙视现实,麻痹人民的革命斗志。大部分作家,诗人的思想是趋于保守和颓唐的,根本不知文学的社会意义。只是到四十年代,普希金的创作才给俄国文学带来新生。别林斯基的出现“以他把文学看成重大民族要举的卓见,使得四十年代的作家们不胜惊讶,他们心中谁也没有这样严肃地看待自己的事业,谁也没有体会到语言与形象的力量及意义……他用教师兼哲学家的无可驳斥的口吻说道,是的,你写的相当通顺,有时候还很漂亮,但是,你们却谁都不明白究竟为什么要写,为谁而写,这种劳动有甚么意义”。别林斯基就是以这种战斗的气势,这种惊人的勇气,以当时看来是异端的思想开始自己的文学批评活动。这是一条贯穿于他的著作中的红线,我们读到的这几篇诗评也不例外。

文学批评是文学中进行思想斗争的武器,比起文学创作来,文学批评是一项更为艰险和重大的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勇敢地为真理而战斗的神圣事业。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之所以受到崇高的评价,就在于他不是一般的从社会的,政治的角度出发而是具有强烈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原则,有着不可动摇的信念。在当时俄国社会条件下,别林斯基的活动是多么不容易啊!他的顽强,有力的论敌不止一个,然而他无畏地奋起迎击,扬起自己战斗的旗帜。他有自己的文学信念,有自己对真理的信仰,因而他在当时的文学现状中,不肯迁就,更不顺从一般的保守的文章公论,反而要以自己的文学见解去引导公众,引导社会,岂非异想天开!但是事实证明,他仅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他鬼使神差,奇迹般的使公众,使整个社会纠正了自己的偏见,端正了审美观点。当他们在别林斯基的指导下重新去看待文学的时候,他们不能不承认别林斯基是正确的。正如我们已经知道的关于别涅季克托夫诗的评论就是这样。这个别林斯基呀,从一些诗评中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做了一次这样的事就罢休了,他那文学批评的锐利武器在当时俄国文学中真是所向披靡,锋芒所指总是取得胜利。我们来看他是怎样使诗人巴拉廷斯基一败涂地的。

就连别林斯基也在自己的文章中多次地承认巴拉廷斯基不仅是和普希金同时期的,具有一定名声的诗人,他的诗也曾煊赫一时。当时俄国文学界对巴拉廷斯基的创作有着很高的评价。别林斯基对巴拉廷斯基的诗先后发表了两篇评论,即一八三五年的《论巴拉廷斯基的诗》和一八四二年的《巴拉延斯基诗集》,中间相隔七年,这七年在别林斯基本人的活动事业中是一段重要发展时期,他的思想经历了一个与现实和解的危机之后,有了一个正确的转变。不过这对我们探索别林斯基的诗评妨碍不大,因为他的前后两篇文章观点始终未变而保持一致,第二篇的观点甚至更为明确,立论更加有力。

在第一篇文章中,当他并非无意地发了一大段议论之后便自信地宣称巴拉廷斯基诗问题不大,并且问题也是十分清楚的,紧接着便劈头盖脸提出了几个问题:“巴拉延斯基是不是诗人?如果是诗人,他的作品对我们文学发生什么影响?这些作品给我们的文学带来什么新的因素?它们具有什么显著特点?最后,它们在我们的文学中有什么地位?”天哪,这是些什么问题啊,他自己就说过:“作家的自尊感比一切其他各种自尊心都更敏感,更为仇念深重。”可是,他对巴拉廷斯基的诗仅提出这一连串尖锐,深刻的问题。从不同的批评对象出发,别林斯基的每篇诗评在接触一个诗人和他的作品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地总有一篇很长的开场白,不管叫议论也好,还是叫联想也好。他所以这样做,的确并非是无意的,因为他的这些议论,滔滔不绝地讲的不是俄国文学的发展情况,就是诗的艺术的发展动态以及诗的实质性问题,再就是像《佛拉基莱尔·别涅季克托夫诗集》这篇文章,开始便大谈其什么是批评?这就是说别林斯基对待一个诗人及其作品,并不是简单地,孤立地去看,而总是从一个更高的,具体的角度即社会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生活,或者是文学史的演变,艺术的变化等方面去考察。然后切入正题。他评巴拉廷斯基也是这样,那么他到底要把巴拉廷斯基怎么样呢?毕竟巴拉廷斯基和别涅季克托夫不能一概而论,所以他也没有使用像对待别涅季克托夫那样狡黠而巧妙的办法,将他的诗折开来按散文的样式排列,让他的诗自己暴露出没有思想,没有艺术和虚假光彩的弊病,他这无情的一招一下子便从人们的印象中抹掉一个诗人。他对巴拉廷斯基要慎重的多。在把他放到俄国社会和文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考察的时候,他所采用的是文学批评中最普通的方法:分析和比较。别林斯基的分析和比较不是简单,肤浅的满足于摘取片言只语的浮光掠影,而是建立在对一个诗人和他的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本质方面深刻洞察的基础上,举出最能代表诗人思想和艺术本质的作品,加以剖析,提出批评。对于巴拉廷斯基的评价别林斯基是以普希金的诗为准则来做比较的。普希金是第一位伟大的俄国诗人,别林斯基对普希金在俄国文学史上的评是众所周知的,他以此来和巴拉廷斯基的诗来做比较是完全可以的,也是足以说明问题的。“有比较才能有鉴别”,普希金诗那深刻的现实主义和艺术性使巴拉廷斯基的诗在相比之下不仅黯然失色而且把缺陷暴露无遗。别林斯基对巴拉廷斯基的诗做了分析以后,恳切地指出他的诗失败在于“把生命看作死亡的猎获物,把理性看作感情的敌人,把真理看作幸福的危害者”指出这种现象的基础便是“思想和感情,真理和信念的不幸纷争,因而巴拉廷斯基的诗缺乏坚实的富有生命力的思想”,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巴拉廷斯基虽然是和普希金同时期的诗人,但是“普希金的影子早就孤零零地屹立着,越过自己的同时代人和战友们把手伸给普希金生前就已经接触过,尝试过其才能的新生一代的诗人”。可是巴拉廷斯基呢?“他的作品的出版人们竟对它不赘一词,在杂志上几乎都没有提及一下。他的诗早就没有人读了”。这实际上是诗人自己的创作所酿成的后果。别林斯基作为一个时代的批评家,没有丝毫的偏见。他并没有完全否认巴拉廷斯基的创作才能和他的作品,从评论文章中可以看出他以同样认真的态度来做这一工作,他欣赏巴拉廷斯基卓越的才华,称赞他的一些作品的诗句音调铿锵,急骤有力,但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所有的诗人,甚至包括伟大的诗人,都必须同时是思想家才行,否则纵令具有才华,也无补于现实”。总之,别林斯基最终回答了自己评论巴拉廷斯基时所提出的问题。这就是指出巴拉廷斯基做为一个诗人到底表现在那些方面,他的诗在俄国文学中带来的影响和他的诗在俄国文学中的价值。当我们读完前后两篇评论的时候也就一目了然了。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因而文学现象常常是纷纭复杂的。特别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个特定的时期,各种流派的创作思想和方法,各种不同的审美观念都会出现,都会表现出来。处于这种时代,一个杰出而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不仅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而且需要一个坚持正确原则的头脑,敏锐而深刻的洞察能力。别林斯基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在当时沙皇专制统治下,在反农奴制的解放运动不断高涨中,当俄国文学界弥漫浪漫主义气氛的时期能够坚持以普希金为代表的由果戈里等人发展了的现实主义文学道路,并为此而不掘不挠地战斗着,有效地发挥着文学批评的威力。这不独表现在那些宏伟有力的文论中,在他的诗评中也是这样。我们已经看到因他的评论,别涅季克拖夫的诗在当时俄国公众的印象中被抹掉;因他的评论巴拉廷斯基的诗在俄国读者中销声匿迹。这些都说明别林斯基的诗评其威力和影响是何等的巨大。

不过当时俄国诗坛,现象可真是够纷繁的。一八四一年在彼得堡也出版了一本《亚波隆·马伊科夫诗集》,这是一个年轻诗人的作品。他的影响远远不如我们已经知道的别涅季克托夫的诗,出版所引起的轰动,但是它那独特的古希腊罗马风格却是鲜明地引起了读者的反响,也引起了别林斯基的观注,而且就此发表评论。这篇评论发表的年代可能正是别林斯基从自己思想矛盾的迷雾中走出来的时候。这篇文章不仅保持了批评家一贯的那种以俄国文学为己任,以生动具体的分析阐明观点的风格,同时理论原则更坚定,更明确。

马伊科夫是这样一位诗人,当时他还仅二十岁,他的诗的才能和作品用别林斯基文章中的话来说“像希腊诗才一样,从大自然中汲取柔和的,安谧的,贞洁的,深刻的灵感,他像古希腊诗才一样,在还是幼稚而明朗的灵魂里,还在大自然怀抱中直接感觉到自己的一颗心灵里找到那无穷尽内容来编写芬芳而又谐婉朴实又优雅的歌谣”,就是这样“古希腊的观照构成马伊科夫君的才能的基本因素,他用希腊人的眼睛来看待生活”,不过看来马伊科夫的这种古希腊罗马风格的作品写得还真是成功,别林斯基这位严厉的批评家在文章中通过对列举作品的分析,考察对马伊科夫的这类诗给予高度的评价和赞扬,断定“作者拥有卓越的超乎寻常的才禀”。但是别林斯基文学批评的可贵之处在于他没有使自己的思想和观察停留在对批评对象做一般的现象上的分析,不满足于对作者的才能和作品做肤浅的,缺乏实质性的考察。在这方面也显示出无论在什么时候,别林斯基都没有忘记自己一个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的使命。他一方面对马伊科夫的古希腊罗马风的诗给予大量的生动而响亮的赞扬,但是并没有为此而陶醉,没有停止做进一步深刻而深入的分析。别林斯基是勇敢的,富于探索的批评家。他曾对古希腊罗马的文学做过精细的研究,是一位通晓古希腊罗马文学的专家,“通过马伊科夫充满着希腊明朗天空的甜蜜和柔美”的表面现象,别林斯基指出:“渗透着合理性和优雅性的跟大自然结成和谐统一,还远不是古代宇宙观的独一无二的因素,古代诗人的生活不仅表现在田园诗或者宴饮歌中,并且也表现在构成他们生活的基本因素之一的悲剧中”这一点上看,无疑是马伊科夫古希腊罗马风作品的主要问题的所在。别林斯基明确地指出来以证明马伊科夫这类诗的思想意义实在不称高。除此之外,对于另一类诗即马伊科夫脱出古希腊罗马风范围的作品,别林斯基却丝毫没有给予赞赏,而是对一些诗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指摘多于赞美,他批评马伊科夫的这类诗内容空洞无物,缺少诗意,玩弄词藻。尽管如此,我们看到别林斯基对马伊科夫这位年轻的诗人无论是赞扬还是指责,他所依据的是事实,是对作品具体的考察和分析,他的动机始终是纯正无私的,赞美充满了爱抚,指责则充满了希望和期待。针对马伊科夫的诗他正确指出“在诗歌方面取得成就光有才能还不够,还需要在时代精神中有所创造,有所发展。诗人已经不可能生活在幻想世界里,他已经是他同时代的现实世界里的公民”。这个结论当时对马伊科夫是完全正确的,就是现在对诗歌脱离现实的创作倾向也具有很大的说服力,读来令人感到充满生命的活力。

读别林斯基的诗评,总使人感到他做为一个卓越的文学批评家的高度责任感这表现在他评巴拉廷斯基,别涅季克拖夫,马伊科夫的文字中没有丝毫的陋习和偏见。从现实出发,以作品为根据,以现实主义的创作为原则做出公正的评价。他无拘无束,没有顾虑,他对批评的对象无私而真诚尤其表现出一个革命民主主义文学批评家的坦率精神和广阔胸襟。当他评论一个诗人及其作品的时候,当他分析一个诗人的才能的时候,他往往要把自己的出发点和原则痛快淋漓地讲出来,之后才是独到的理论和见解,具体的分析,热烈的议论,指责或者赞美,无不态度分明,令人信服。对于巴拉廷斯基,别涅季克拖夫,马伊科夫的批评是相当严厉的,然而是有充分说服力的,是正确的。这一切我们看到的是别林斯基诗评的一个侧面,当然是极其精彩的一面。但如果我们忽视了另一个侧面去认识别林斯基,那不仅是不全面的,同时也很难正确认识别林斯基文学批评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中所取得的成就。不,像别林斯基这样的文学批评家,在俄国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现实主义文学清扫道路决不只是运用手中的批评武器有力地去击碎几顶诗人廉价的桂冠,而主要的卓越辉煌地还在于他义不容辞,有胆有识地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发现新人,扶植新生力量上。用我们的话来说,别林斯基是当时俄国文学界一位最有真知灼见,别具慧眼的,爱才如命的伯乐。

柯尔卓夫不是一个很驰名的俄国诗人,他出生于基伏龙湿日的一个小市民家中,帮助年老的父亲经营牲畜生意。无论从那方面的条件来说,柯尔桌夫在当时都不能说是优越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名的,软弱的“蕴藏在他灵魂里的诗的音响被唤醒的”小人物,一棵诗的嫩苗,当他的为数不多的诗歌作品落在别林斯基手中的时候,他是多么的幸运啊,这位大度的文学批评家及时地向柯尔卓夫伸出温暖的手,提供了有益的帮助,他出版了柯尔卓夫的诗集。虽然,他认为柯尔卓夫的出现不是适逢其时,因为当时充斥诗坛的全是像别涅季克托夫之类的诗人,用别林斯基的话说,就是“出现在乌鸦的嘶哑的聒嗓和肮脏的”时候。但是,就像天文学家发现了一颗新星一样欣喜,别林斯基为柯尔卓夫选写了评论文章,把这颗独特的,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新星,展示在当时俄国公众的前面。

别林斯基在一八三五年发表的《柯尔卓夫诗集》是我们所看到的一位文学批评家为文学新人开拓道路的,最出色的文章。这篇文章和批评别涅季克拖夫的文章先后发表在同一年,然而批评家的观点却是多么鲜明的对照啊!它使我们看到一个文学批评家高度的原则性和责任感,文学批评是一项极其严肃的事业,特别是在对待文学新人和他的作品上,不能有丝毫的偏见和含糊,要十分的慎重和小心。别林斯基对此十分清楚,他自己就说过“在不恰当的批评中,如果被颂扬的诗人是一个具有灵魂和心灵的人,他就会走上不应该走的路,在博得刹那成果,昙花一现的荣誉之后会被活埋,变成文学界恶名的牺牲品,反之,如果是一个空虚无聊的人,就好使他妄自尊大,博得名不副实的成就,其结果是十分有害的”。柯尔卓夫不知是出于性格,还是自觉出生微贱,他是一个谦卑的人,缺乏那种从事高尚事业的气魄和勇气。这样的人即便是珍珠,可也很容易被埋没。但他的才能和诗所具有的特点遇到别林斯基,就像杂草丛生的荒野中一株俏丽的鲜花被明眼的园丁所发现。别林斯基十分看重柯尔卓夫,他为他的诗集写的这篇文章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别林斯基以抑制不住的喜悦,认真慎重的态度“深切的观注,敬仰和珍贵之情”来对待柯尔卓夫。他首先分析他的才能,这对于批评家来说是一件极其细微和精致的工作,它需要多么深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头脑啊,而且多半是冒着风险的。别林斯基的伟大之处,就是他对自己所评论的对象敢于进行大胆的论断。无论这个诗人或作家的创作发展是成功还是失败,他都能依据事实做出预测。事实也证明,他的预测往往是成功的。我们已经知道他对别涅季克拖夫的诗的评论和对他的诗进行预见是那样惊人的实现了。在这里对柯尔卓夫的诗和才能的评价,别林斯基也不是毫无根据的,他是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的。虽然,别林斯基在每次遇到他们所喜爱的诗人和作品的是时候,其感情总是过激,其观点往往超脱,但对柯尔卓夫的分析和判断毫无不实之词。他说“他拥有的才能不多,但却是真诚的,他的创作禀赋不深厚,不强大,却是货真价实的,不是矫揉造作。”分析一个诗人,判断一个诗人,最重要,最可靠的依据是他的创作成果。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思想和感情无不凝聚于此,其才能的特点和本质也无不在作品上打下鲜明的烙印。别林斯基举例分析柯尔卓夫的诗,说他的诗没有华美,漂亮而夸张的词藻,没有艳丽的外表,他是以深刻的思想和朴素,深厚的辞句见长的。特别是在当时俄国诗坛,柯尔卓夫诗中出现了俄国老百姓的形象和对他们生活的描绘,这是令人感到新鲜,感到耳目一新的。也是俄国文学史上的第一次。对于这种“表现我们老百姓的生活的诗情画意”别林斯基写道“我给予崇高评价的正是这种民族性,柯尔卓夫作品中的民族性是高贵的。”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诗人,这种评价的确是够高的,它会给诗人带来光荣,带来声誉,会给他的诗打开通向公众的道路。柯尔卓夫以自己独特的诗歌为俄国文学开拓了眼界,别林斯基为柯尔卓夫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史上奠定了地位。

没有比别林斯基更能深刻地去识别和理解一个作家或者诗人的创作才能已经作品的价值的了。在十九世纪俄国文学的普希金和果戈里时期是不能缺少别林斯基的,这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幸运。多亏别林斯基充满信念和坚强力量的批评事业才使这一时期的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光彩夺目。众所周知,别林斯基对普希金所做的专论和对果戈里小说创作的评论都是极其出色的长篇宏论,在诗评中对诗人莱蒙托夫的评论也属此列。

无论从哪方面来做比较,莱蒙托夫都要比柯尔卓夫显赫和重要的多。莱蒙托夫的诗歌创作活动在俄国十九世纪文学史上是一个较为特殊的现象。他的成名之作《致诗人之死》紧随着谋杀诗人普希金的枪声传遍彼得堡。而首先又是别林斯基对莱蒙托夫的出现给予最密切的关注和最热烈的评论。他称他是俄国文学的一颗新星星“……却几乎是在荒凉的天际闪烁着,在大小和亮光方面没有敌手。”四年后,当莱蒙托夫也丧生于决斗的枪口之下的时候,批评家也“被沉重的损伤所摧残,被未能实现的希望所凌辱”,他称这一时期的文学是“穿着丧服的,孤苦伶仃的,悲惨暗淡”,由此可见别林斯基,这个俄国文学的一代批评家,对于一个有才华的诗人是多么的关切和重视。一个作家和诗人的创作简直就和批评家的生存和命运联系在一起的。别林斯基对莱蒙托夫所做的,无论是对散文作品的评价还是对诗所作的长篇评论表现的尤其是这样。不过别林斯基的文章太蛊惑人了,他虽然不是诗人却有一枝胜过诗人的笔,他用以赞美诗人的语言亲切,生动,充满了炙热的情感,现象的描绘,而且极其富于感染力。因此,颇能使读者和他产生一样的爱和憎。每当他读诗,谈诗人的时候,他是多么从容自如,滔滔不绝啊!可是却不是盲目的。我们欣赏他一个文学批评家的语言活泼,生动,批评论著的魅力和目光远大,但引起我们注意,思考的是评论莱蒙托夫这样的一个举足轻重的诗人,他所依赖的是什么?他在莱蒙托夫的诗中发现了什么?阐明了什么美学原则?及他的长篇宏论的支撑点在哪里?

事实上任何一个文学批评家在分析研究一个评论对象的时候,都不是毫无原则的,都不能没有一定的思想基础,尤其是像别林斯基这样一个革命民主主义的文学批评家,他的使命,他所肩负的社会职责不允许他对一个诗人和作家掉以轻心,草率从事。因为文学虽然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反过来又极大地影响着社会的变革。莱蒙托夫在俄国文学史上是一个有影响的诗人,在别林斯基的笔下是一个重要的人物。其实别林斯基在自己的评论工作中就是把莱蒙托夫当做俄国文学中的一座山峰来对待的。在评论《莱蒙托夫诗集》的文章中照例开始又是长篇大论,可以说是关于诗的理论,这一部分很值得一读。好在别林斯基的文章向来具有诗人和政论家结合的一种风格,虽然有时是抽象,思辨性的理论也并不枯燥乏味。我们从这里不仅可以理解莱蒙托夫诗的实质,同时,也可以基本了解别林斯基的一些并非错误的美学观点。我们知道,别林斯基的思想发展分为前期和后期,中间一段思想矛盾,由于“与现实和解”的思想直接影响到他的文学和美学观点,使我们在涉及到他的文学和美学观点的时候,不能不谨慎地对待。他在关于莱蒙托夫的诗论中,提出了“诗在自身之外有没有目的”和一些涉及到诗人和现实,诗人和创作,关于诗的形象思维等等问题,这都是属于美学范围内的问题。但我们的目的不是去探究他的美学观点,况且在这里又不好做全面理解,对于这部分评论我们就只能联系莱蒙托夫的诗去研究其中的一部分关于诗的观点。我们知道,别林斯基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现实主义的文艺理论家,表现在评论莱蒙托夫的文章中也是这样。这可能是莱蒙托夫的诗启导了他,也可能是他的美学在莱蒙托夫的诗中找到了印证,这里有许多闪亮的现实主义观点,无疑有助于我们认识莱蒙托夫诗的重大意义。

别林斯基显然是把莱蒙托夫做为一个成熟的诗人,普希金现实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者来对待的。他以莱蒙托夫的诗为依据来阐明诗与社会,诗与生活的关系,反过来又以这方面的理论来剖析,评价莱蒙托夫。所以在这里我们很有必要择其要点记录一些别林斯基关于这方面的论点。“诗是生活的表现,或者更正确地说诗就是生活的本身,不仅如此,在诗中比在现实中生活更显得是生活”。“诗主要是生活,是生活的本质,它的所谓最美妙的醇精,高度的精汁,精髓”。“诗人是画家而不是哲学家……诗用形象诉于灵魂,而这些形象就是那永恒的美的表现,它的原形闪耀在宇宙万有中,大自然的一切局部现象和形式中,诗不能容忍无形体的,光秃秃的抽象概念,抽象概念必须体现在生动而美妙的形象中,思想渗透形象,如同光亮渗透多面体的水晶一样”。“一个诗人越是崇高,他就越是属于他所出生的社会,他的才能的发展,倾向甚至特点也就越是和社会的历史发展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一个伟大的诗人讲到自己,讲到自己的我也便是讲到普遍事物;讲到人类,因为他的天性包含着一切人类赖以生活的东西”。

以上这些,别林斯基认为“都很容易应用到莱蒙托夫的诗上来”,这样我们就找到了别林斯基评论莱蒙托夫的支撑点,也找到了理解莱蒙托夫诗歌作品的钥匙。因为别林斯基的思想观点在写这篇评论的时候,还没有完全摆脱唯心主义观点的束缚,表现在对生活的概念的理解上,也表现在对诗人才能的理解上。不过当我们把他的理论观点和评论对象结合起来做为一个整体观察时,我们觉得他的理论还是正确的,具有一定的说服力,使我们还不感到有荒谬的地方,并可从中有所收益。

对戴像莱蒙托夫这样的诗人,别林斯基不仅从以上诗的现实主义观点去论证,同时,也没有放弃对他的作品做一番全面的,深刻的考察和解析,不论短诗还是长诗都不放过。从莱蒙托夫最初发表的一些诗作上,别林斯基就从内容和实质上指出:“它完全不同于普希金的诗”,他用以震撼读者心灵的是“虽然渴望生活,洋溢着感情,但却惨淡凄凉,对生活和人类感情失掉信心……显然,莱蒙托夫是一位完全属于另外一个时代的诗人,他的诗是我们社会的历史发展锁链中的一个完全新的环节”。从这个分析中我们看到别林斯基一开始便抓住了莱蒙托夫的诗所表现出来的主要倾向,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角度去观察,认为莱蒙托夫和他所处的社会是不调和的。别林斯基从莱蒙托夫诗发表的时间开始,大段大段的摘引,我们很熟悉别林斯基的这种方法。由于别林斯基详细生动的分析,就仿佛我们自己在阅读和审视作品似的,并借助于他的批评的望远镜和显微镜,窥视到了莱蒙托夫诗的丰富内容和深邃的意义,所以不是感到腻烦,而是读得津津有味。别林斯基对莱蒙托夫创作的大量抒情诗进行了严密的审查,他认为只有根据这些诗篇才能看出莱蒙托夫的丰富的精神因素,以及对待社会的态度。在别林斯基举出的许多抒情诗篇中,他都极其深刻细微地发掘出诗人在这些篇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并且指明那些是主观性的诗歌,那些是纯粹艺术性的诗歌,以及诗人是怎样从前者过渡到后者的,是怎样走出内心世界的。在别林斯基的文章中,不管你读过没有读过莱蒙托夫的诗,你都会被莱蒙托夫所引起,会深深地喜爱上这个俄罗斯诗人。因为别林斯基不仅仅是分析他的诗,而简直是在生动地,诗意描绘莱蒙托夫的作品。他把莱蒙托夫比做一个经验丰富的天才建筑师,善于使大厦的各个部分协调起来,使任何一个装饰细节都显得不是多余的。他赞扬莱蒙托夫跟现实分不开,现实根深蒂固地植根在他的灵魂里,紧紧地盘绕着他,吸食他心脏的血,要求他献出他的整个一生和全部活动!他说他的诗是“用鲜血写成的,是音乐的叹息,是哀愁的旋律”。他又形象地描绘莱蒙托夫的诗“吸取了虹霓的彩色,太阳的明亮,闪电的光辉,雷鸣的隆隆声,狂风的鸣鸣声”除此之外,他又详细地摘引莱蒙托夫的一些长诗,如《沙皇伊·华年轻的警卫兵和勇敢的商人卡拉希尼科夫》以及《童僧》,逐段地加以分析讲解长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一切都是别林斯基从各个方面向我们展示莱蒙托夫是“一位俄罗斯的最崇高,最高贵意义上的民族诗人,是一位表现俄罗斯社会的历史时机的诗人”。别林斯基的诗评总有这样一种力量,不论对他评论的对象持批评还是赞扬的态度,他的目的总能达到,总要使你屈服于他的理论,他往往能深刻地引导和影响读者,赞扬或者指责一个诗人。

别林斯基的诗评在他浩瀚的文学批评论著中仅仅是一个支流,但就是这个支流的每篇文章的指导原则都服从于他的革命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都没有脱离他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轨道。和他的其他批评文章一样,这些诗评也是他革命民主主义美学思想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能正确地分析对待他所处的历史条件下的思想局限性和思想发展中出现的矛盾,也就是说我们在阅读别林斯基诗评的时候有一个清醒的头脑,我们就能达到和借鉴的目的,就能够从他的批评论著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

一九八二年八月五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194,670评论 5 460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1,928评论 2 37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41,926评论 0 320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2,238评论 1 26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1,112评论 4 35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6,138评论 1 272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6,545评论 3 381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5,232评论 0 253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39,496评论 1 290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4,596评论 2 31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6,369评论 1 32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2,226评论 3 31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7,600评论 3 299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8,906评论 0 17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185评论 1 25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1,516评论 2 34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0,721评论 2 33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