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篇》第六章: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解析:
孔子说:“小孩子在父母跟前要孝顺,出外要敬爱师长,说话要谨慎,言而有信,和所有人都友爱相处,亲近那些具有仁爱之心的人。做到这些以后,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用来学习文化知识。”
《论语.学而篇》第七章: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解析:
子夏说:“一个人能够尊重贤者而看轻美色;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即使他自己说没有学过什么,我也一定要说他已经学习过了”
《论语.学而篇》第八章: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解析:
孔子说:“一个君子,如果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即便读书,所学也不会牢固。行事应当以忠和信这两种道德为主。不要和不忠不信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要不怕改正”
《论语.学而篇》第九章: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解析:
曾子说:“谨慎地对待父母的丧事,恭敬地祭祀远代祖先,就能使民心归向淳厚了。”
今天一口气读了四章,解析理解完之后,深深的重新再一次认识了中国“礼仪之邦”这个称号。
相信看到第六章的一些家长朋友都会觉得有点眼熟,好像这些字在哪里也见过。没错,这几年被传扬得十分厉害的《弟子规》的开篇就是出自第六章。
弟 子规 , 圣 人 训, 首 孝 弟, 次 谨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有 余 力, 则 学 文。
《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一生只中了个秀才,却依靠着研讲四书就过了还算体面的一生,同时用长长的篇幅解读了孔子的这句“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被现代人所传唱。没读过《论语》的人恐怕还以为这是他的学说。可想而之好好读书确实是能让人有所为的。
之所以《弟子规》能够被传唱,且被现在的人广泛应用在儿童教育上,是因为文章三字一句,易学易记,文中穿插了相关文史知识、成语典故,很容易被孩子们接受。同时也让孩子们在诵读的时候,理解到了“孝悌谨信爱仁”这六个字的意义,从小就能规范好孩子的言行和思想,让孩子能成为一个懂礼和识礼之人。
做为一个教育家,孔子的一生非常注重人的道德教育。第六章的这几句话很好的反应了孔子的育人思想:先育德再育才。
孔子认为对于孩子的教育应当从伦理道德方面的教育开始,从小要让孩子知道,在家要孝顺父母,敬重兄长:出门,要学习待人接物,做到谨言慎行,诚实守信;待这些道德的基础打好后,再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
而中国几千年以来的教育传承中也确实延续了这样的风气。
古时的家教中关于要对长辈晨昏定省,长幼尊卑有序,千百年来人与人相处中的各种礼仪要求,无时不在传承着这样的一种仪式感,同时也培养着华夏人民骨血中的一种敬畏之心。
正是有了这样的敬畏之心,才成就了今天的“礼仪之邦”。
今天看的这几章全是孔子及其弟子关于道德方面的言论。除了第六章中提到的“孝悌谨信爱仁”,第七章至第九章都是在这六个方面的一些展开谈论,还谈到了忠诚于国家这个品德。
仔细的品读完这几章之后,我也恍然明白了,为什么汉武帝时会出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现象。
如果对佛教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佛家讲的是众生平等,众生皆可成佛。宣扬的是缘起性空,众生皆苦,一切皆可放下。而了解道教的人也知道道家讲的是清净无为,道法自然。道家崇尚的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其理想的社会是一个无剥削、无压迫、无阶级特权的和谐社会。这两家的学说都太过的清高和出世,希望人能变得无欲无求。
可是,人类如果要繁衍生息,绝对不可能全部走上佛家的路,全部出家修佛。那样,可能我们今天无法出现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按照道家的思想,人们都只是简单的生活,满足基本的口腹之欲,每个人都一辈子平淡无奇,这个世界的文明也不可能会进化到今天的样子。
唯独儒家讲的是中庸之道,三纲五常,告诉人们怎么入世的生活。孔夫子建立的这套儒家思想教会了人怎么样能变得优秀,怎么样才能成为君子,怎样形成礼法,怎样区分尊卑长幼。
子夏说:君子爱重贤德要胜过爱重美色,其一,可以理解为在寻找伴侣时,不要过分的注重外表,而是要注重品格。其二,可以理解为居上位者应该要注重贤明的能人多过注重美丽的女人。一句话中,有家又有国,有生活也有政治。
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一段将人理伦常中的父子、君臣、朋友都谈到了,这都是人类社会关系中所无法避开的社会交集。子夏在这里给出的这些处世的建议必定也是受到了孔子的影响。也表明了孔子是一个非常注重人伦有序的人。
君子不重则不威,在这里,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庄重大方,才能具有人格的威严。虽然后面跟着的是威严持重方才能学习稳固。可是相较于别的思想中的无为放下,这个提倡自重而威的说法就有了不同的意味。
人为什么需要有威严呢?当然时希望别人尊重自己,被人尊重的人自然会具备一定的社会影响力。相较于不具备威严的人会有了一定的区别,这仿佛才是人的真实需要,也是社会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形态。威严和被尊重才会形成领导力,具备这种条件的人才能够去号召他人。
出现了领导者就自然会有被领导者,两者之间自然就会出现从属关系,才会衍生出对“忠”和“信”的需要。这样的社会才会变得有秩序有组织,才会有了更多的可能。
慎终追远,人类之所以最终能与兽类区别开来,大概在伦理纲常上的认知也有一定的关系。人类清楚的分出了亲缘辈分,也找到了自己族群的归属感。这种家族文化的建立和传承是人类社会关系的底层建筑,家庭、氏族、部落、国家,这就是社会体制不断演变的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团体不断强大的进程。人因为知道了自己来自哪里,才会产生归属感。对家的归属感衍生了孝,对族群的归属感才产生了忠。
把这些道理细细的分析出来,这都是我们现在社会上最为尊崇的形态,而今天的太多法理体制都是建立在这样的思想认知上面。相较于佛家的清心寡欲,道家的无为自然,儒家的这套三纲五常仿佛更有烟火气息。
虽然,儒家的思想在法治上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但是它确实循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顺序,理顺国家政权和家族个体之间的关系。在那个时代,它对人伦礼法的提倡,对个人品行的塑造,也让中华民族在这样的体制中实实在在的创造出了一段不可替代的文明,影响至今。
以前我们批判封建思想,其实封建思想的底层思维就是儒家文化,现在这样理解下来,凡事都该一分为二的看,或许只是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不同,在那个时代毫无疑问,儒家思想的确让中国走向了文明。
发现读读“之乎者也”,也能让人变得更加理性,明天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