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 中庸》中有这样一段话: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读来很是喜欢。每一个人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孤独如你我,再平常不过。而“慎独”二字并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各种电子产品逐渐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你是否认真计算过,每天花在手机和网络上面的时间到底有多少?似乎醒来第一件事是看手机,睡觉前的最后一件事也是看手机,因为网络,手机成为了很多人的心灵寄托。或沉醉于精妙绝伦的网络游戏之中,或遨游于共享时代知识的海洋,个中利弊其实不可一概而论,毕竟任何一种存在并不都是非利即弊的。
不可否认,网络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拉近了很多人之间的距离,消除了很多空间或者时间上的阻碍。但是网络在给人们带来各种便利的同时,又在无形中产生了新的阻碍和更多的孤独。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幅漫画,互联网被形象的描绘为一张立体的蜘蛛网,将空间隔绝成一个一个的小室,小室之间没有门也没有窗,不互相联通,每个小室里面都是一个人和一台电脑,构成了互联网。这幅漫画将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孤独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渐渐人们在这孤独里迷失了自己。
我们可以想象同样在如今的课堂,老师在讲台上尽其所能的想要将知识传授给每一位学生,而在讲台下面,每个人和他的个手机似乎构成了一个个与世隔绝的孤岛,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思绪天马行空,努力完善着那个虚拟世界里的所谓的自己,无论是打怪升级还是用华丽的辞藻来修饰自己,那都不是真正的自己啊。看起来无比的孤独却又不自知。
傍晚时分,透过窗户,我看到对面楼一户人家的餐桌旁,父母和孩子同坐在餐桌边,暖色的灯光照在餐桌上的菜肴以及一家人的脸庞,一旁还有一只正在欢快的摇着尾巴的宠物狗......这画面看起来无比温馨。但是现实是餐桌旁的父母和孩子各自低头捧着手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他们互相之间谁也不理谁,桌上的菜不知放了多久,或许早就凉了吧。这本该是其乐融融的一家人,哪里来的孤独?
人们常常抱怨在某一个时刻突然“孤独感爆棚”,可是当我们身处在看似不孤独的环境中是却又想方设法地制造着孤独。
那么慎独该从何说起?人本来就是带有社会属性的个体,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但是城市的不断发展,高楼林立,交通便利,但是人与人之间似乎少了面对面的交流,因为追求高效,很多事情都可以在线上完成。在这样快节奏生活下,孤独似乎已成为了大多数人生活的常态,这种孤独并不是我们以往所理解的孤独,而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孤独。这也就是为什么有的人虽身处闹市繁华的街区,依旧会觉得孤独。
独处的时候,似乎抛开了一切外界因素,一改往日在他人面前所展现得那副模样,因为那只是自己愿意被他人所看到的一面,但人本就是多面的存在,而自己才是那个了解自己很多面的人。但是独处并不意味着孤独,独处时,一段音乐、一本书都可以成为心灵沟通的挚友。而孤独,则是一种情绪郁积到极致无法排解,也无人述说,因为根本就不知道从何说起,就好像突然之间天黑了,但是你并不知道接下来它会不会亮。这个时候的恐惧是最真实的,而这个时候的你自己也是最真实的。
当你被孤独包围的时候,请多倾听内心的声音,或许,你能遇见最真实的自己。
你会是一个怎样的人其实并不是取决于你在人群前的行为,而是由在你不被别人看见的时候的行为所决定的,因为没有旁人的时候,你可以抛开所有的顾虑,没有了他人眼光的影响,你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你自己。但是很多人似乎并没有明白,虽然独处的时候,旁人无法打扰自己,但是更重要的是自己不可影响到旁人。
自网络的使用率不断刷新纪录的时候开始,网络以有其自身时效性的特点,将家事、国事、天下事等及时传送到我们眼前的同时,却因着其虚拟性,致使很多孤独地个体开始借助网络这个平台,躲在一个个虚假的马甲后面,随意散布谣言,对他人评头论足甚至恶意的攻击。很显然,这些个体是孤独的,他们躲在屏幕背后,用偏激的甚至错误的言论,希望通过语言来影响他人,殊不知他们就在这样孤独地情况下迷失了自己。
可能很多人会说,那个在虚拟世界里的由我的文字创造的人并不是真的我啊,但事实并不是由你来改变这个虚拟的人,而是他在无形之中影响到了你,让你渐渐变成了那个你以为不是你的人,而往往那才是最真实的你。因而,无论是独处还是在网络信息平台的背后,需要谨言慎行,不要因为是在别人看不到、听不到的地方而放松自我要求,也不要因为是细小的事情而不拘小节。
每个人都是孤独的个体,但每个人却又无法脱离社会这个群体而独立存在。希望你在欢聚时不刻意创造孤独。在孤独中遇见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