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悖论,就是无论我告诉你什么道理,当你的心智没有达到这个境界或接近的水平时或经历过一些事情的时候,你是不会理解这个道理的。或者你以为你知道这个道理,其实你不知道。
在教育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老师总是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或是举例当年,“我当年就是没有好好学习,现在才过得那么苦。”“我就是后悔当年没有好好学习。”云云之类的话,听到这里我们不禁反问,为什么你当年没有好好学习,你的老师家长没有规劝你,鞭策你嘛?只是你和他们一样,在那个年纪,那个心智下,无法理解那个道理罢了。
我常说,“每个人在那个年纪都应该被允许做自己这个年纪该做的事”。为什么?当你回首往事时,你才觉得精彩。你的记忆里不是一成不变的努力生活,而是丰富多彩的。一道菜若是只有甜味,总有一天,你会吃的腻味了。酸甜苦辣才是真,你总是要撞过南墙才肯回头,不然你总在思虑,撞了到底会不会疼?南墙的那一边是怎样的景色?
然而,作为一个老师,在孜孜不倦的教学之外,总还得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所谓教书育人,这个词该理解为教书是为了育人。为何家长老师都知道磨破了嘴皮子,孩子都听不进百分之一,甚至于会厌恶,会叛逆,却总是忍不住要去说呢?因为,如前文所说,我们已经经历过了,心智到达了一定层次了,所以我们在尽可能的保护孩子。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为了让他们不去撞的头破血流,也为了回首往事时,少一点后悔与苦涩。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如何去打破这一悖论?沟通方法是关键!站在孩子的位置上看问题,讨厌写作业是罪恶嘛?一百个人里你找不出几个人爱写作业的。这完全是正常的行为。想想你学生时期的叛逆,告诉你的孩子,你曾经对谁挥舞过拳头之类的捣蛋小故事,他没准会缠着你告诉他结局是什么。然后呢?你告诉他,现在觉得当时完全没有动手的必要,现在想想那是多么小的事情,怎么值得大动干戈呢?这样是不是更好呢?
我教过小学生也交过初中生。小学生挺烦的,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什么的。到了中学生,把网络用语当作自己的口头禅。真是没法交流,这时候才觉得小学生还挺可爱的 。
有些阶段是人的必经阶段。当你看到比你年幼的人在一个不太好的方向路上走的时候,你觉得有必要以自己的经历来劝导她,甚至是严正指责她,希望她能改邪归正。可是想想那个阶段的自己,释然?不是。迎合? 也不是。想要她改变那么就交流吧,摩擦碰撞火花。
明明我们都从学生时代走来,或努力或叛逆,为何理解不了我们的孩子呢?你有你的世界,孩子也有他们的世界,别抢着在他们的世界画上你的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