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书山花开
这个学期期末卷是学校自改的,年段交换,而且是网上阅卷,这好处之一是本年段学生的学科试卷可以“一网扫尽”,一览无余。忝为备课组长,这好处占得惭愧,闲暇之余,遂浏览许多份试卷,偶用浏览器自带的剪切工具,加以剪切保留,稍有心得,略存于此。
按所剪切的顺序排列,图后略缀数言,并不存轩轾之意,单写浏览后所带来的感想,或由此触发的联想,因此也不存所谓“循循善诱”而欲以明写作或答题之道的意图。开头特加说明,以免产生误会。
大有“物是人非事事休”之感。对于正在发生的“变化”,即将逝去的“风景”,那份追思以及感怀,读来感同身受——何况也正在“身临其境”中呢,更易于触动情思。写挖土机、脚手架等,关注声音、颜色和气味,进行多角度展现;“银杏树下扔扔金黄”,包含着记忆,带着温情,充满着画面感。
有点像写“慢下来的时光”作文的感觉。初中生就能想到“平息追求名利之心”,说明《与朱元思书》那样的古文没有白读,传统文化的浸润,影响深远,在日常的生活里思考世界与人生,最能发现其动人的力量。龙应台曾引用王阳明的话:“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有时候,也许就那么神奇:单是那来自古圣先贤的一个思想或者一句话,就能让原本蒙昧的生活瞬间“明白起来”,人生因此“澄明”。
内心剖析像是写反思。讲述的口吻可以快速地呈现变化的大概情况,也带有“那时的我”与“此时的我”两个“我”的冲突带来的认知和情感反差,但同时也删减了“过程”的具体性和细节化内容,缺少故事性和感染力,在表现力方面大打折扣。
写风携芳香,轻拂脸庞,多官联动,极为细腻;写路灯,用拟人法,年岁已高,将届退休,也生动有趣;“好奇心”推动,欲“一探究竟”,设置悬念,增加阅读的期待感。所可斟酌的是,整体协调性不够,其所需要呈现的或意图勾勒的,到底是优美惬意,是阴森恐惧,还是带有历险性的“刺激”,不够明确或突出。
以排比句式,通过黑云、孤鸟、寒风等景物,予以着力渲染,突出暴风雨将临之状。以景衬情,引出下文写所的事,既形象具体,又巧妙自然。王维《青溪》“我心素已闲,清川澹如此”,读到此句才领悟到前面所写的景色,不仅写青溪本身,写游览的心境,更是在写人,青溪是诗人自我的写照,如此,才能做到“含而不露,耐人寻味”。由此可知,写景之用,不仅仅在衬托心情而已。
第一段或许会觉得习作者的视角有些问题,窗外月挂中天、车辆稀少、街灯自照等,非凝心于作业或仅窗外一望所得而尽知者,其实也无妨视其为心里之景,即心情外化之景。自然,也可将“我”的活动(“我正在书房写作业”)移于景后,用全知全能的视角写,可避免产生此类问题。
本习作片段中的“事”,很耐人寻味。孩子的“世界”只有自己,一旦沉浸在作业之中,此外就没有天地,这时前来问候的“母亲”就成为一个“闯入者”,于是,对于那个世界的“烦恼”就全部集中在“闯入者”身上,而“母亲”的角色也由此变化,瞬间变得小心翼翼,甚至战战兢兢。她的关心和问候,以及深夜的等候和陪伴,都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作业”占据了这块天地,异化了彼此的关系,淡化了固有的亲情。直到作业了了,那个“异度空间”暂时消失,一切才恢复正常,理智回归,伦理依旧,这时作为孩子的“我”才清醒地反省所做的一切。这是一个令人警醒的残酷的“现实”。
潘新和《语文:表现与存在》指出:“人的人格道德的培育,思维的发展,学养的增进,性格的磨炼,情感的养护,等等,都是通过言语表达来达成的”“读和写,一切的言语活动,是人类的最佳存养和修为方式。”(p776)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习作不但可以看出表达上的问题,更可以看出其多方面的不足。片段7,文章背后的那个“人”,显然和其文字一样,是混沌无序的。对于学习的认识,也属于“无明”的那种。迫于外界的压力和谴责,因此不得不学习,而学习,在其心目中本身也是无聊无趣单调的同义词,这就是其认知的起点。
假如将作文片段8,看作是一个教育的案例,很引人深思。已不止一次听到,说现在的孩子厉害,说道理,父母根本不是他(她)的对手。文中的“我”,轻轻巧巧的一个反问句“(作业)早就写好了,不然我还会看电视吗?”,就把年迈的“奶奶”给糊弄过去了,由此,不但电视看得“理直气壮”,而且让监护人“无言以对”并且“无所作为”。孩子的“厉害”,可见一斑。直到“图穷匕首见”,期中考试把其杀个“体无完肤”,才幡然悔悟“这个学期我做了什么呀!”,但决不会就此痛定思痛,痛改前非的,因为“沉浸电视中无法控制自己”,积习已成,痼疾难除。几天之后,依旧故态复萌,自欺欺人,直到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彻彻底底的差生,到“万劫不复”之地,才彻底死心的。这样的“孩子”,见得多了。一旦家庭教育,监护人管理失控,加上学生本身的自制力不足,就必然会到这样一步,这几乎没有任何悬念。
“变”有时候是“残酷的”,豆腐西施的杨二嫂变成了细脚伶仃的圆规,那叉开的姿势,令人不敢正视。文中“他”拈着烟以及搭在浓妆艳抹女生身上的“手”,也使“我”惊诧而茫然。因为那只“手”出卖了规则、规矩以及该有的纯真与希望,在和记忆的比照之下,显得触目惊心。
抑制住情感的“冷静”,就像暗流涌动的平静湖面,看着比歇斯底里式的表达要真实有力许多。那灰白的脸,含泪的微笑,以及言而未竟的叮嘱,这弥留之际的场景,不仅留在小作者记忆的心海里,历久弥新,也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受,深刻的印象。
该文可和《紫藤萝瀑布》和《一棵小桃树》并看。在复盘:《紫藤萝瀑布》曾提到“《紫藤萝瀑布》的写作,可以提炼出一个母版,即:遭遇,遭遇前情绪低沉或消极,遭遇物或事详细生动描写,遭遇后产生影响,发生变化。”本文也是如此。树是心境变化的关键,而重点在于“树”是否真的有这样的一种力量,这就取决于作者能否写出树那一份传递于人的不可遏止的蓬勃的“生命力”。
接过孩子的书包,一件小得不能小的事情之所以需要写下来,在于文中的“奶奶”年老体衰且腿脚不便,而且有一种“非背不可”的执念。一方在努力地按照积习在施与关爱且履行职责,另一方却将目光聚焦于“奶奶”那满是青筋的手和令人骇然的皮肤,以及拖拉着腿的怪异的动作。看上去有些残酷,就像杨绛《老王》里写老王像棺材里倒出来的直僵僵的身体,可正是因此如此逼真的呈现,才昭示了这样一个“真实”:爱,从来就不是对等的,而发现并反思这种“不对等”,是“成长”必须经历的一个台阶。
登山,是写作的一个好素材,为我们所熟知的,像杜甫的《望岳》、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以及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等,或寄托情志,或借以说理,都是运用此素材而写出的好作品。而该作文片段有意思的是,还融合了莫怀戚《散步》的“选择”,更使寻常的“登山”有挑战意味,既说明“无限风光在险峰”这一个道理,又使文章摇曳生姿,添出许多波澜来,增强阅读的趣味。
差不多用10行的文字,讲一些谁都了然的道理,想想也觉得可笑。泛泛而谈,是议论的大忌。尽管猪的哲学,或许会使人莞尔一笑,但仍无救于其议论的空泛不切或“言之无物”这一致命缺陷。
托“鞋”言志,是比较别致的写法。“走过,才明白”,而走所依仗的鞋,自然是更明白的了。鞋穿得舒服与否,只有“脚”知道,但脚也并非先知先觉者,所以只有经历过“又酸又痛”,才明白原先所谓的“舒服”,其实不过是“一厢情愿”而已。
这是一个梦,所以所谓的“走过”,只在想象之中。而借助虚构,替代角色,换位思考,终于明白教师的“不易”,这是难得可贵的。老师的“不易”表现在:(1)教师讲得口舌生疮,但学生从不理会;(2)教师讲得不知多少次的知识,仍有学生不会;(3)借助所谓的小组讨论,学生们肆无忌惮讲话甚至唱歌;(4)教师教育学生的手段极其有限,叫学生“门口站着”虽违规但也是“技穷”的表现。“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不管是做梦,还是真实的教学常态,大抵属于这种无奈而惶恐的“轮回”,它所定格下来的“场景”,限制了人的想象,也让“文章”带着不可避免的苦涩的悲凉。
有个词叫“反唇相稽”,这个片段里的故事就是这个词的生动诠释。孩子答得不好,母亲就相机教育道“你生活常识不足,需要今后注意”,孩子就说,“我生活常识不好,可你呢,不是年长许多,阅历丰富吗?怎么也答不出来呢!”一个电视节目,引出这番“争论”,导致母亲理屈词穷,黯然神伤。教育者最后被被教育者教育,不但教育归于无效,还颜面扫地,丧失教育者的底气和尊严,这是家庭教育的一个侧面。是孩子变得“聪明”了,还是教育的方法方式存在问题呢?这个片段引人思考。
记得我们读初中,第一篇课文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探讨的就是关于为什么学习和为谁学习的问题。该片段也讲为“谁”学习的问题。孩子首先质疑母亲的观点“读书是为你自己的”,理由是孩子所学习的内容并非出于自己的选择,更不符合其主观的意愿,因此所谓的“自己”并没有落到实处,而实际上,伴随着孩子一路走来的,时时处处带着父母“强制”的痕迹。这很有普遍性。孩子处于“无明”状态,不明所以,学习处处被动;父母带着强烈的功利色彩,作出一厢情愿的规划与设计,执行着不接地气的“路线图”,最终事与愿违。孩子的想法或许是幼稚的,而父母的做法,也大有可商榷之地。
“犯事”后,孩子对于是非曲直无所关注,他最大的担忧是“挨打”。这个片段真切地写出这样的心理:挨打可能到来和挨打终将到来。从父亲的脚步从楼梯间响起,到父亲的逐渐走近,看到他愤怒的神情以及依稀攥紧的拳头,那份“挨打”的恐惧萦绕于心,念兹在兹,逐渐加强,不断“升级”,直到“走进办公室”,找到相对安全的空间,紧张的心才有所减缓,而与此同时,班主任的“证词”又将他拖到“万劫不复”之地,让那把刚刚放下的利剑又高高悬起,“挨打”是最后的审判,是他这个事件带来的最终“猜想”。卡夫卡提到父亲对他的惩罚是一种“悬而不决”的“折磨”,那种痛苦伴随着他的一生,刻骨铭心,而本片段也有类似之处,是家庭教育中非常真实的“个案”。
这是写山行的情形。山间也许是美好的,鸟鸣春涧中,野芳发而幽香,可小作者呈现的重点并不在此,泥路的坑坑洼洼,石头的棱角尖利,都给行走带来不便,甚至是痛苦,这是其所关注的核心,也是其对山行的主要认知。出生于城市的孩子,如果没有切身的体验,是很难有这样真实感受的。王士荣《学生写作学》提到写作的指导原则“见心成文”,写作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自然记录,作文的底色是生命,“从衣食住行写起,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P46)。
日本儿童精神医学专家佐佐木正美在《关注孩子的目光》说“孩子如果没有养成自己的年龄相符的社会性,就无法融入同龄人中间。孩子还必须从孩子身上学习。如果孩子间缺乏互相交流,就无法形成适应社会所需要的社会性人格。”不能真正融入同伴之中,不能通过同伴获得有效的学习,成长就变得缓慢,甚至因此而停滞。作文片段21,就呈现了这样一种“事实”:因为丧失自信,没有同伴,备受被“嫌弃”和“嘲笑”的煎熬,所以郁郁寡欢,自暴自弃,变得“一无是处”。
陌生的环境,寂寞的旅程,这时候“游戏”等虚拟性成为替代品进入生活,孩子就沉浸其间,不能自拔,由此,虚拟成为左右他人生的主角。成绩的“一落千丈”,早在意料之中,因为为寻求所谓的“温暖”,心不在此间久矣。成绩差是一“果”,而导致成绩的差之“因”,则不知有多少呢!
夏日空调间里玩手机,是一件很惬意的事,这是基本的认知。孩子认为“风景”在手机里,所以写外面的太阳很酷烈,母亲则不以为然,觉得“天气那么好”,所以需要出去走走,可见外面的太阳决不会像片段开头所写的那样“烘烤着大地”。同样的景,认知不同,感受也不同,正如《水浒》白胜所唱的那样“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同对火烧般的赤日,一则心如汤煮,一则悠然摇扇。
发卡至微,可在孩子的心中,重如泰山,几乎是她的全世界。得之,则喜,可骄其同伴;不得,则怫然而怒,怒不可遏。这是成人所不能理解的。即便是成人,他们的世界也有为人所难以理解的。如小说《天龙八部》中的马夫人,仅仅是乔帮主不看她一眼,就耿耿于怀,非要乔峰身败名裂不可。如苏雪林,崇拜鲁迅要命,可等见到鲁迅,而后者并不理会,于是怀恨在心,从此,将骂鲁迅成为毕生的事业,孜孜不倦,死而后已。情之为物,不可理喻,如《牡丹亭》所言“情之所起,一往情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但“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情动人,因情生文,岂不在于“情”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