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里有一种温柔的安静,只有空调发出的微细嗡嗡声,比起暑假的人满为患,现在可谓舒服极了。国庆假到来之际空气中都弥漫着节日的气氛,人心有种躁动,秋阳安详,在这里静静读完毕淑敏老师的新作《世界如锦心如梭》,心里涌起对着世界的敬畏。
环游世界大约是每个人的梦想吧?不过直到听到樊登读书会上的采访和看完书才知道,环游世界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除了财力不说,更重要的是对人心智的考验,100多天在茫茫的海面上航行,像大航海时代的人们要克服单调无聊寂寞,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最最吸引我的不是讲述各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传说,除了作家本人在危地马拉坐包机的惊险刺激让人听着后怕外(旅行有危险,外出须谨慎。)书里最打动我的是“马萨达永不再陷落”和“在加德满都直面生死”。
其中又以在加德满都观看烧尸的经历最为震撼,想过很多生死的问题,这次由一个医生告诉你人死了之后一般烧4到5个小时就完全化为灰烬了。而且尸体在火中会动,火焰烧到了关节韧带,韧带会猛的收缩,人的手会举起来,腿脚也会一弹一动,最严重的时候,死尸会在火焰中坐起来。
这是我第一次听到死亡的真相,内心的震动可想而知。
我们中国人向来是不习惯谈论死亡的,死在我们是丑陋肮脏不洁黑暗的,不知生,焉知死?夫子教育我们要好好的活着,可是他不语怪力乱神,正因为文化的禁忌让我们对死总是保持了一种神秘和疑问。正因为对死的惧怕我们才寻道炼丹祈求长生不老,正因为对生的留恋我们才向往死后的极乐世界,也正是因为对永生的信念法老才发明了木乃伊,还发明制造了千年不腐的莎草纸。可是永生之门可曾向任何人敞开?天堂是否是图书馆的模样?这些都是未解之谜。
虽然能量守恒物质不灭,可肉身一旦消亡,就像九月的风就像刚刚过去的夏季,一切都是永不再来,永不再来。虽然可能会化为山间的一缕清风,清晨的一滴露珠,化作春泥更护花,可是回不来了,永不再来,永不再来......这回响echo让我想起了沙漠里的奇女子三毛,三毛也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任何走了的人都不会再回来,至少不会再化为一模一样的人形了,如果有那也是造化的极少的恩赐。
毕淑敏老师在书中写道“印度教认为,人的生命来自“地水火风空”五大元素,对死者进行火葬,将骨灰撒入水中,符合自然的轮回,河水会带着死者的灵魂流到恒河。”每个灵魂有八千四百万次生命,每经过一次轮回都会提升一个层次,入了圣河,灵魂可以不再进入轮回,直接通往天堂。恒河的人们对生死都保持着一种平静和淡然。
马萨达永不再陷落讲的是犹太人坚贞不屈宁愿自由而亡也不愿做罗马人奴隶的真实历史,那967人最后只有2个妇女和5个小孩躲在水池中而幸存了下来,从此犹太人离开了“流着奶油和蜜”的“应许之地”迦南开始了他们几个世纪的流亡至今无家可归的历。
他们不是被敌人杀死,而是选择了为自由而毁灭,因为教义不允许自杀所以他们是由抽签选定了10个人杀了这900多人,然后剩下的10个再选1个杀了这9个,最后一个人自杀,自杀之前烧掉整个宫殿但是留下粮食让敌人知道他们是为自由而死不是饿死的。场面之惨烈非笔墨可以形容。
人必有一次,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些人为信念而亡,一剑封喉,最后的一刻他们内心是安宁的吗?实在超出我的想象。
活着是什么?是当下的这一秒吗?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以其不变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生命如沧海一粟,肉体总会消灭,精神却可以代代相传,狄金森在她的诗歌中写道“如果我能帮助一颗心,免于哀伤,平息一种酸楚,帮助一只昏蹶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巢中,那么我就不虚此生。”
活着的价值就是利他,帮助他人圆满同时升华自我,德兰修女是这样的人,圣雄甘地也是,孔夫子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我们也许做不到这样的光芒四射,至少我们可以帮助一只昏厥的知更鸟回巢,这也许就是活着的意义。